【Alan Turing】二战中的英国天才密码破译专家艾伦·图灵
不久之前,小编曾为大家介绍过艾伦·图灵在二战前的生活,如果没有战争,他只不过在他的圈子里被人熟知,而二战改变了他的人生历程,也让他在史册上留名。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他一生让人铭记的事迹。
1939年艾伦正式前往政府编码密码学校报到,这所学校搬到了布莱切利庄园(Bletchley Park),这里出了无数的英雄,有的如艾伦·图灵被众人熟知,还有一些不被广泛认识的如汤米·佛洛亚斯。在这里,他们破译了德军的密码,改变了战争的进程,挽救了无数生命。

艾伦之前的密码破译状况
这里聚集了军官、学者、普通人,他们每天的工作都十分琐碎。30年代的密码学没有太多的数学技巧,而是一些简单的叠加或替换,但要知道密码机中传递的消息,就必须知道密钥是什么,这种密钥大都没有规律,破译者必须大量分析找到内在的规律,这种工作繁杂而枯燥。
德军的Enigma密码机,使用电力驱动,自动执行字母的替换,每替换一个字母就会进入全新的状态,这大大增加了破译的难度。当时的破译小组收集每天拦截到的无线电信息中开头的六个字母,生成一份列表,希望可以从中找出规律。但德军意识到了这些缺陷,他们不断改进,设计出新的方法。当时波兰比英国在破译Enigma机方面超前,但随着难度的增大,波兰很快放弃了解密研究。
艾伦的初期研究
艾伦最初就设想用机器打败机器,他想使用机器找出Enigma机的矛盾。他在1940年建造了新型炸弹机,但收效甚微。直到戈登·威尔奇曼的加入,戈登自己发明了穿孔卡片方法,增强了炸弹机的速度和准确性。但炸弹机不能完全破译Enigma机,它有自身的缺陷,使艾伦等人至多能破译少量信息,而不能找出整套密码系统。

他们只能靠着破译出的信息进行猜测和分析,到1940年3月,他们破获的密码只是用作试验的信息,他们依然一筹莫展。此时英国严重依赖于海上贸易,德军对英国进行的海战,使英国损失惨重。当时不同的谜机系统被分配给不同的小组,艾伦则负责研究海军方面的系统。
英国海军的情报不足,导致战争时甚至不知道敌军的位置。多次的失败让英国政府意识到如果不加快破译Enigma机,他们将会输掉这场战争。而不断改进的炸弹机的性能,终于让英国海军不再只是被动的挨打了。艾伦在1941年4月破解了4月和5月的海军信息,虽然消息有滞后性,但仍然意义重大。他们努力缩短滞后性,最短缩短到一天。这些消息中微小的细节都可以让英军掌握一点主动性。
破解Enigma机
1941年5月,英军缴获慕尼黑号,6月又缴获了劳恩堡号,让艾伦的解密工作有了突破口。破译谜机后,英军将破获的信息用到实践上,6月初,他们在俾斯麦号之前清扫了德军的运输船。然而这样的行动极有可能让德军意识到谜机已被破译,幸好德军对Enigma机有十足的信心,认为谜机永远不可能被破译,从而影响了他们的判断。英军随即转换策略,伪装成依然一无所知的样子。

而对德军通信的破解,并不意味着战争的胜利。德军对Enigma机进行了改进,防止内部有人叛变,这些微小的改动使密码破译工作难度更大。艾伦知道他必须让人给予他更多的支持,因此他给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写了一封信。丘吉尔在看到信后,决定大力支持布莱切利庄园的工作,满足艾伦的所有要求。
关于“珍珠港”事件的真相,我们已不得而知。有人怀疑英国事先知道此次偷袭行动,却为了让美国参战而隐瞒了这一消息。但不可否认,美国因“珍珠港”事件而全面参战。而此时的破译工作反而陷入胶着,德军在Enigma机上多用了一个转盘,破译难度增加了26倍。艾伦等人的也相应的增加了破译机的转盘,此后秘密信息破译的速度大幅度提升。
美英联手
由于美国参战,英国要与美国共享战争情报。1942年11月,艾伦前往美国,向美国人教授他的方法,双方展开了紧密的合作。艾伦在此致力于创造一个不能被破译的语音加密系统,他的想法是利用声码器。他们发明了“X系统”,经由这个系统,英美之间交流十分便利。

艾伦与琼·克拉克
艾伦在研究海军谜机时,加入了新的成员,其中就有琼·克拉克。《模仿游戏》中,琼只能和别的女性做类似秘书的工作,而在现实中琼是与艾伦他们一起工作的,后来还成为了艾伦的上司。1941年春天,艾伦向琼求婚,并在求婚时告诉了琼他是个同性恋,琼依然答应了他的求婚。
虽然后来两人取消了婚约,但他们仍然保持着友谊关系。艾伦从美国回来后,又曾找过琼,但琼没有与他在一起。他回国后,仍在布莱切利工作了一段时间,但他很快就回到了自己的生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