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lace of Whitehall】消失的怀特霍尔宫
1698年1月4日的一场大火,无情地将当时欧洲最大的宫殿——怀特霍尔宫(Palace of Whitehall )化为灰烬。
怀特霍尔宫的前身是历代约克大主教的住宅——约克坊(York Place),始建于14世纪,临近当时位于西敏寺的老王宫。1514年,沃尔西出任约克大主教,对约克坊进行扩建。作死小能手沃尔西与亨利八世关系破裂后,亨利八世没收了他在西英格兰的所有财产,包括约克坊在内。
亨利八世早对沃尔西奢靡的生活心生妒忌,而西敏寺的老王宫又刚好于1512年被火烧毁,他便顺理成章入住了约克坊,并将其改名为怀特霍尔宫,成为英国十大皇室宫殿之一。此后亨利八世将怀特霍尔宫扩建改造为了自己的安乐窝,在其中修建了一个娱乐中心、一个保龄球场、一个网球场、一个斗鸡场与马上长矛比武场,而宫殿的总占地则到达了23英亩,成为欧洲之最。

后来的君王也在亨利八世的基础上对怀特霍尔宫进行了扩建与装潢,由于每个时期的建筑风格不同,到1698年大火前,怀特霍尔宫已成为是英国最大的复合世俗建筑,拥有超过1500间房间,很多房间的大小与建筑风格完全不同。

怀特霍尔宫作为王室宫殿的100多年间,见证了诸多有名的历史事件:
亨利八世曾不顾教皇的反对,在此与后来被他斩首的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秘密结婚;
莎士比亚许多戏剧的首演曾在这里举行,包括《奥赛罗》、《针锋相对》与《李尔王》;
查理一世在宫外被执行死刑;
克伦威尔在此病故;
查理二世复辟;
威廉三世与玛丽二世在此颁布了《权利法案》……
如今,昔日辉煌的宫殿已作尘埃,国宴厅(Banqueting Houses)是唯一完好保存至今的建筑,已成为伦敦著名的旅游景点。
国宴厅于1581年由伊丽莎白一世修建,当时仅仅是一个临时建筑。但25年后,詹姆斯一世决定将它改造成永久性建筑。尽管新修的国宴厅在1619年遭遇了祝融之灾,詹姆斯一世还是立即重建了它。这一次,国宴厅一直保存到了现在,成为1968年大火中仅有的几座建筑物之一。可惜的是,其他仅存的建筑都大多已被纳入新的政府建筑物中,独留国宴厅静叹世事变化。

国宴厅由建筑大师伊尼戈·琼斯设计建造,有强烈的古罗马风格,起初是皇室举行假面舞会的场所。这里曾经灯红酒绿,丝竹交错,莺歌燕舞,粉饰着斯图尔特王朝动荡的局势。直到一幅天顶画的到来。这幅画名叫《祝福和平》,来自由查理一世盛情邀请的画家彼得·保罗·鲁本斯。鲁本斯是巴洛克画派早期的代表人物,擅长祭坛画、人像画、风景画以及有关神话及寓言的历史。《祝福和平》篇幅巨大,是鲁本斯唯一保存下来的原位天顶画,分别由和9x6m和13x3m的两张画布组成,其绘制难度不言而喻。天顶画安置完成后,查理一世担心舞会的灯火会熏坏这幅伟大的画作,宫廷舞会的魅影从此被转移到别的地方,国宴厅被用于承担正式接待和举行仪式的任务,并成为了王宫中最负盛名的接待室。
查理一世万万没有想到,有一天他会丧命在这个自己精心装饰的大厅外。1649年1月30日,一个寒冷的冬日,被判叛国罪的查理一世走上国宴厅外的脚手架,在发表完著名的临终遗言“I go from a corruptible to an incorruptible Crown, where no disturbance can be.”后被执行死刑。现在每年都会有大量游客驻足在曾经断头台的位置,是非成败,又由几人能说清呢?
1698年那场突如其来的大火后,幸存下来的国宴厅被改成了皇家礼拜堂,后来又改为军事教堂,还曾一度被维多利亚女王授予英国皇家联合服务研究所作为博物馆使用。今天,当游客们走进国宴厅,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灯火通明的冬夜——穿着华丽古怪服饰的戏子们在精美的布景下演出诗剧,优美的舞步伴随着交响乐踏起,人民沉浸在太平祥和之中。
怀特霍尔宫的烧毁永远是一件令人扼腕的悲剧,除了国宴厅外,今天世人已无处窥其盛况了。不过科技却能够帮我们实现这一愿望,英国历史皇家宫殿组织今年推出了“消失的宫殿(The Lost Palace)”互动体验,采用3D音效与触觉技术,带领观众重返300年前,一览怀特霍尔宫尊容。体验时间从2016年1月21日到9月4号,有计划前往伦敦旅游的朋友记得提前订票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