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斯特购物村荣升中国游客宝地
前段时间有个朋友出国游玩,过了几天看到她在朋友圈晒状态:“买了两个旅行袋都装满了,还有一大堆东西没塞下,回不去了肿么办”。我想大家都猜到了——这姑娘买了太多东西!中国人出国旅行,景不醉人人自醉。看到便宜又近在咫尺的名牌好货,情不自禁掏钞票,给自己买完再给家人朋友带……
介于此,John要为已身在英国、即将去英国、打算去英国旅游的中国朋友推荐一个购物宝地:位于英国牛津市附近的比斯特购物村(Bicester Village)。
英国各大旅行社为吸引中国游客,绞尽脑汁准备丰富行程,竭尽全力想让他们感受英国魅力,但发现再怎么努力,中国游客们都不怎么领情,10个里面有8个都会被吸引到同一个地方去——比斯特购物村!比斯特购物村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英国田园乡村,而是一个汇集各大名牌专卖店的购物宝地。它坐落在牛津郡古朴天然的乡村和历史悠久的牛津大学城附近,从伦敦市中心的马里波恩站乘火车1小时即可达到。
许多旅行公司为了方便,会直接将游客拉到比斯特购物村。中国游客们对此举相当满意,因为在这里他们可以买到低至四折的名牌商品,比国内不知道划算多少!但这里我要友情提示一下:比斯特购物村许多专卖店出售的都是往季商品,所以折扣才会那么低。
有位记者采访一位正在英国旅游的中国姑娘,问她是否参观了白金汉宫。姑娘好像被问到了,只好求助身边的男友。过了一会儿两人才得出了一致结论:去过了!但他们很快又补充了一句:“但只在外面瞻仰了一下。”当记者问及他们他们在比斯特购物街的购物情况时,他们立马回答得头头是道。由此可见,中国游客们购买力惊人的同时,也错过了英国一些风景。
对此,专接中国旅行团的英国本地导游是这么理解的:“中国国内的名牌商品都很贵,而且人们害怕买到假货。所以好容易血拼一次,他们就想多买点。我觉得比起精神上的享受,他们更想得到物质上的拥有。”所以很多中国游客乘兴而来,超低价买到一双Clarks鞋子,然后满意而归,即使大多数Clarks鞋子上写的是“中国制造”……
导游还补充道,中国游客也不是完全不看风景,他们最喜欢去的就是温莎城堡(Windsor Castle)。有些也想登伦敦塔,但一听票价那么贵,又心疼了,在外面转转、拍拍照了却心愿。威斯敏斯特教堂也一样,多少人慕名而来,但还是舍不得花那么钱进去。与此相反,中国游客购物却绝不含糊。上周我带了个8人团到哈罗兹(Harrods,英国著名百货公司),结果他们不到两小时就消费了7万英镑!其中一位游客差点买了一只价值29万英镑(近300万人民币)的手表!
中国游客可以在英国消费成千上万英镑,但他们却不舍得花太多钱观景,住酒店也一般选最便宜的。貌似比起旅游的经历,他们更看重物质收获。
在巴宝莉(Burberry,英国传统奢侈品牌)专卖店内,上文提到的那个中国姑娘拎了一件价值2000英镑(2万人民币)的大衣。当问及这是否接直逼她的预算极限时,她的回答和记者采访到的多数中国姑娘如出一辙:“没有呀!看到喜欢的我就会买。”
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远大于英国人,而且有一个趋势很引人注目:比斯特购物村的中国顾客趋于年轻化。中国86%的富人年龄都在46岁以下,而只有相对“土豪”的富人才飞得起国外、舍得跑出伦敦大老远去买件2000英镑的大衣。
中国游客爱“血拼”,但有的也不是为了自己。有位男士就在浪漫地为太太跑腿购物,新款三星Galaxy手机上都是准备发给太太的名牌包包照片。他直言:“我来英国就是为了购物,但不是为我自己,而是为我太太——她想要什么,我就给她买什么。”当同样被问及预算时,他笑道:“都跑了这么远来了,花钱还要计算着就没劲了。我估计会花掉1万英镑。只要我太太满意就行!”
一般第一次到英国的中国游客都会忙着购物,但之后再来购物热情就没那么高涨了。据英中假日集团(China Britain Travel Group)称,再游英国的中国游客更倾向于欣赏伦敦内外的风景。但不管怎么说,购物都是中国游客旅游的重头戏。伦敦哈罗兹百货称,自开通中国银联信用卡支付功能以来,来自中国游客的营业额上升了40%。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