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Hay-on-Wye】海伊小镇,英国的二手书之城

【Hay-on-Wye】海伊小镇,英国的二手书之城

英国人爱看书,伦敦地铁车厢内不难看见一人一书的场面。英国威尔士有一个叫“海伊”的小镇(Hey-on-wye),被称为“二手书之城”,这里连空气都充满着书香,陈年旧味从二手书店徐徐溢出,相信是书虫们极其喜欢的地方。镇上的藏书量据称比世界任何一家图书馆都要多,呆上半天,人人也会变作书生。

从伦敦帕丁顿火车站(Paddington Station)出发,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到达赫里福德市(Hereford),然后转乘39号公车,再有半个多小时,就到了海伊镇。

这里原来就是一个普通的威尔士山区小城,在上世纪中,在英国快速的城市化发展中,它几乎逃脱不掉被大城市吞并,成为千篇一律的都市脸孔的命运。小镇今天与众不同的面貌,归功于一个叫“理查.布斯”(Richard Booth)的牛津毕业生。

上世纪60年代,海伊还是个寂寂无闻的边界小镇,刚于牛津大学毕业的理查.布斯来到海伊镇,买下了当地的旧消防局,开设首间二手书店,并开始从事二手书买卖,在外地买图书,把二手书转手卖给大学。后来他更买下了有九百年历史的海伊城堡,又在电影院开设了号称全球最大的书店,几乎任何英文书都能在此找到。

理查.布斯甚懂得自我宣传,在1976年一次朋友饭局中,宣布海伊在当年的4月1日愚人节独立,身为堡主的他自立为王,同桌友人则被封为内阁大臣。独立当天,布斯派了“战艇”到海伊河巡游,引来大批英国传媒报道,大收宣传之效。经此一搞,海伊以全球首个书城之名闻名欧洲,城里书店亦愈开愈多,由几条上坡道组成的小小城中心,已有约40间书店,吸引不少书迷前来找寻精神食粮,而理查.布斯所经营的几间书店当然成为书城的焦点所在。

理查.布斯共有两间店,一间位于狮子街(Lion Street),另一间则在海伊古堡里。“海伊古堡书店”主打电影书及旧照片,是影迷的寻宝地,“狮子街书店”则由原本设于旧电影院的总店迁来,至今仍被誉为全城最佳书店,尤其有关威尔斯文学及旅游书的藏量十分丰富。

“海伊古堡书店”是布斯太太开设的一家特色书店,由旧城堡改建而成,非常收人瞩目。由环境到内涵,都值得你细看。走进城门,可见一个露天旧书市场,陈年铁架配上老书,每本只售30便士(3块钱)起,有与趣寻宝者大可慢慢挑选,购书时只要自动自觉将钱币投入钱箱即可,没人管,但请自律。

沿石级进到城堡又是另一天地,这里的书显得整齐新淨得多,密密麻麻却分门别类,以有关电影、美术、摄影、旅游及建筑等类别的书籍及杂志最多,尤其是电影爱好者,千万不要错过随意摆在地下的纸皮箱,翻一翻,都是数十年前的英、美电影杂志,全属绝版货,可遇不可求。书室旁边还有一家售卖精品、饰物的小店,多为自家製私品,同样值得一逛。

至于全镇最大的书店则非由旧戏院改建的“海伊剧场书店”(Hay Cinema Bookshop)莫属,这里的藏书量保守估计超过二十万本,形形式式的旧书,应有尽有。进入店内,感觉如逛图书馆,一列列摆满书的书架整齐排放,共两层楼高,由于书量太多,便用上了类似图书馆的分类法,每个架前都贴上各自的类别,方便顾客按类搜索。穿梭其中,不少“书虫”正在驻足打书钉,也难怪,只是一个类别,便有数个书架的书量,不慢慢看,怎选得好书?

至于“博兹书店”(Boz Books),则据称是由旧消防局改建而成的书店,只是店内空间细小,除门口处仍挂一个旧消防局的牌匣外,基本上已看不到任何消防味,难免让人有点失望。只是店主态度异常亲切,店内摆放的二手真皮书籍,任人开柜都没怨言。我曾在这里发现了一套英国文坛巨匠狄更斯(Charles Dickens)一至二十集的真皮文学全集,虽非首版,也非常难得,全套约售2000英镑。若想购便宜点的图书,到街道对面的“敏感书店”(The Sensible Book Shop),全店书籍每本统一价只售1英镑(约10块钱),小说、工具书一应俱全。

看到此篇小文心动的读者,恐怕是爱书之人。我平时上下班,都用iPad或Kindle阅读。不过,真正能被我称为“书”的,就是那些印在纸上,装帧精良,设计雅致,散发墨香的老家伙。

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