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令十字街84號》——一場英國文學的蝴蝶效應
看過《不二情書》的人,一定對湯唯女神手捧的《查令十字街84號》這本書很熟悉,在我們因電影而痴迷於這本書中的時候,我們會發現這本書就像是愛麗絲跌入的兔子洞,只是一個奇幻世界的開端,而這個世界由英國文學組成。以下的書都在《查令十字街84號》中出現過,小編選出了易讀的一些給大家,有《哈茲里特散文》、《致少男少女》、《伊麗莎白時期情詩選》、《佩皮斯日記》、《五人傳》、《柳林風聲》、《切斯特菲爾德教子信札》、《坎特伯雷故事集》和《普通讀者》。

《哈茲里特散文》威廉·哈茲里特
19世紀初的英國評論家大多思想激進,評論性文章中態度鮮明,語言諷刺尖銳,但在他的其他散文中,則不見其鋒芒畢露,反倒是多了些溫柔,語言優美,遣詞造句富有韻律。他的著名作品有《時代精神》和《席間閒談》。比起評論,他的小品文無疑更吸引人,能暫時減其鋒芒,以一種更貼合內心的想法去書寫。
《致少男少女》羅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
19世紀英國詩人及小說家,斯蒂文森擅長寫兒童冒險類作品,《金銀島》、《化身博士》、《新天方夜譚》等都是他很受歡迎的作品。讀斯蒂文森的作品,最受震撼的是他那無邊際的想象力,我們總能從他的故事中去經歷許許多多的奇妙事物,也能從中感悟人性的善惡。《英國大不列顛全書》這樣評價他的《一個孩子的詩園》:「在英國文學中,這些兒童詩是無與倫比的。」
《伊麗莎白時期情詩選》
不是雪萊或濟慈,不煽情卻深情款款,於細微處見真情,書店寄給她這本詩選,剛好在她生日那天寄到。一個人在中央公園讀這一本能裝進口袋的小書,在低聲吟誦中感受那細膩的情感。

《佩皮斯日記》塞繆爾·佩皮斯
既然是日記,當然就事無巨細,塞繆爾·佩皮斯將自己的生活完完全全展示在眾人面前,這本日記記錄了1660-1669年的時間,日記里的一些瑣碎事可能讀者會覺得甚是無趣,但讀下去發現看着佩皮斯的八卦會笑出聲,不知是不是我們都有窺探他人生活的欲望,然後在別人犯蠢的時候不自覺的發笑。但日記從來也不知是簡單地記錄個人的日常生活,家國事也被寫進文字,比如1665-1666年的倫敦大瘟疫、1666年倫敦大火等。又如《安妮日記》一樣,一個小女孩寫出的稚嫩文字卻又震撼世界、成為經典。
《五人傳》艾薩克·華爾頓
17世紀英國作家, 海蓮·漢芙在收到書後這樣說道:「我真為前任書主(扉頁上還留着「威廉·T·戈登」的簽名)感到悲哀,真是子孫不肖!竟然把這麼寶貴的東西一股腦兒全賣給你們。哼!我真想趁它們被稱斤論兩前,拎着鞋溜進他們的書房,先下手搜刮一番!這真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書。」
《柳林風聲》 肯尼斯·格雷厄姆
文學史上的不朽經典,這部作品可以說是伴隨着許多孩子的童年,這些小孩子的童年因此多了一群朋友:鼴鼠、老鼠、獾和癩蛤蟆。不僅僅是小孩,大人讀這麼本也能從中看到自己,每次或許還不一樣,常讀常新大概就是這樣吧,聽說《瘋狂動物城》就從此書中汲取了靈感。

《切斯特菲爾德教子信札》
說起這個人,最著名的就是他寫給兒子的信,可以說是英國版的《傅雷家書》,他是18世紀英國政治家和文學家,書信當中盡顯英國上層人士的風度,但字裡行間中也難免有老派的說教。書信中教導他的兒子如何成為一名紳士,像是如何讀書、如何着裝、如何說話、如何文藝等。更適合年幼一些的人閱讀,從中定能學到很多東西。
作者喬叟被譽為中世紀最偉大的詩人、英國詩歌之父,《坎特伯雷故事集》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坎特伯雷故事集》是一部詩體短篇小說集,敘述朝聖者一行30人在前往坎特伯雷朝拜聖·托馬斯的路上,輪流講故事來消磨路上的無聊時光。書中所講的故事儼然一出人間喜劇,繪聲繪色地展現了英國10世紀的世俗生活。
《普通讀者》弗吉尼亞·伍爾芙
弗吉尼亞·伍爾芙的評論沒有她的意識流小說那麼讓人難懂,但這個讀者也並非書名那麼普通,沒有長期積累的文學素養,哪裡來的看似平常實則深刻的評論。書中內容因為是評論的集合,所以很雜,一口氣看完怕是消化困難。這本書的另一好處在於它也如《查令十字街84號》一樣,可以引發另一場閱讀的蝴蝶效應,我們熟知簡·奧斯汀、喬治·艾略特,但不一定知道瑪格麗特·凱文迪什、克里斯蒂娜·羅塞蒂,這些評論帶我們走進了一個更廣闊的文學世界。

書中的查令十字街84號在現實中的確曾經存在,但現在那裡成了一個酒吧,仍留有書店的牌子,當作紀念。查令十字街是倫敦的書店街,位於特拉法加廣場和萊斯特廣場附近,通向查令十字車站。各種書店(專業的或二手的)坐落在查令十字街上,吸引着來自世界各地的書籍愛好者。這書中提到的每一本書,都是愛麗絲的兔子洞,隨便踏入哪一個都會跌入另一個始料未及的世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