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星凯特·温丝莱特和《生死朗读》影评
可能大部分人对Kate Winslet(凯特·温斯莱特)的了解和记忆始于电影泰坦尼克号,同时也止于泰坦尼克号。毫无疑问,《泰坦尼克号》这部经典佳作从各个方面来说几乎无懈可击,直到现在都能排进人类电影的前100,自然担任女主角的她让人印象深刻。但是如果真正深入地了解这位女演员就会发现,泰坦尼克号的角色扮演仅仅是她演艺生涯中优秀出演之一。如果要论她目前的巅峰之作,个人认为要数《生死朗读》。
并不是说因为出演这部电影让她获得奥斯卡影后的桂冠,尽管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她在剧中的表现、对于角色的把握、感情收放的控制几乎可以作为表演的教科书之一。所以今天我们来一起重新认识一下这位英国籍的奥斯卡影后——Kate Winslet(凯特·温斯莱特),顺便再附上个人对于《生死朗读》的观后感,欢迎大家来稿交流。

Kate Winslet(凯特·温斯莱特)
1975年10月5日,凯特出生于英国伯克郡的一个家庭。可能这个家庭的遗传基因自带演员模式,从凯特的外祖父母到父母和叔叔都是职业演员,这也让她从小就受到家庭的熏陶,对表演充满热情。5岁的凯特就以儿童演员身份参演了舞台剧《处女玛利亚》;11岁时便为自己做主,从外婆那借够钱进入戏剧学校就读,13岁时开始接拍广告,透过镜头来表达自我。
凯特从学校毕业后的四年,她不仅参演了很多舞台剧,被电视台相中出演电视剧。更重要的是凯特出演了电影《罪孽天使》,这部由导演Peter Robert Jackson(彼得·杰克逊)执导的以同性恋为题材的电影。尽管这部电影的争议很大,但是这部电影却为凯特打开了演绎之路,凭借本片的她获得新西兰影视奖最佳外国女演员奖和多伦多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为她日后出演《理智与情感》和《泰坦尼克号》打下了基础。

1995年凯特出演华人导演李安(Ang Lee)执导的电影《理智与情感》,并入围奥斯卡和金球奖这两个顶级电影奖项的最佳女配角 。1997年凯特担任《泰坦尼克号》女主角后,在英国几乎家喻户晓,并且再次入围奥斯卡。2001年,凯特出演的《携手人生》让她三度入围奥斯卡于金球奖的最佳女配角。随后凭借《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恋爱假期》及《身为人母》五度冲击奥斯卡。
2008年是凯特人生中极其重要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她出演了两部非常重要的电影:《生死朗读》和《革命之路》。虽然两部电影的剧情、人物设置和故事背景完全不同,但是凯特所饰演的两个角色都有丰富的内心戏,其掌控的难度非常高。当然,凯特多年的演技积累也没有白费。在两部影片中的她似乎并不是在演戏,而是由内及外的完完全全的成为了剧中的那个人物,带领观影者走进故事,深入地感受电影。

凭借这两部作品,凯特获得了2009年金球奖最佳剧情片女配角和女主角奖。更值得骄傲的是在凯特第六次冲击奥斯卡时终于如愿以偿,以《生死朗读》中无以伦比的演技获得第81届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 。2012年6月,凯特被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授予“二等勋位爵士”的封号,这是对她个人极大的肯定。
近几年,凯特的作品也不断:《杀戮》(2011)、《传染病》(2011)、《电影43》(2013)、《劳动日》(2013)、《分歧者》(2014)、《小混乱》(2014)、《乔布斯》(2016)等等,都是一流的佳片,值得好好影迷朋友好好观赏。
《生死朗读》影评

故事概要
这部电影围绕一名德国少年Michael(米夏)和一名中年女子Hanna(汉娜)展开。电影开始不久两人便相识并产生了的一段忘年恋,但汉娜不久便不告而别。似乎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不过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当再度见到汉娜时,米夏是一位年轻的律师,而汉娜被指控在战争后期担任一个集中营的警卫。尽管米夏知道汉娜一直有一个比她以往纳粹时代更糟的秘密,这个秘密足以推翻对她的指控。但米夏一时的犹豫造就了两人终身的遗憾。
影评
简单。这是《生死朗读》带来最直观的印象,不是所要表达的内容简单,简单是它的语言,它的情节。尽管故事有起伏,但整个故事是以一条较为明朗清晰的主线——即女主角的背后隐藏着秘密所展开,没有任何多余的语言。
深刻。米夏和汉娜的爱情编写的这个故事,见证了一段真正的爱。然而这段爱却交织着背叛与矛盾,过去与现在。在看完电影的第一遍时,不明白自己心中为什么如此的感动与震撼,也无法对《生死朗读》原著后面附录中的问题作出解答。当看完第二遍时,终于慢慢地了解了那份感动。在扣上电脑的那一刻,讶异于这短短几个小时带给我的感动。
15岁的米夏遇见36岁的汉娜,开始了他们的故事。
什么是背叛?谁又背叛了谁?是米夏背叛了汉娜?抑或反之?
什么是爱?爱要求理解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米夏最后真的理解汉娜吗?如果是的,他为什么还是会迷茫呢?或者他根本还是不理解,那又怎么能说爱就是理解呢?

电影原著作者认为“是爱将米夏卷入了汉娜的罪责之中;是爱,孩子对他们的父母、亲人、老师和神父的爱将战后一代卷入了他们上代人的罪责之中”。米夏一生都陷在理解与谴责的矛盾中,他一生都活在忏悔中。他不断地问自己,自己是否有罪,因为他爱上了纳粹集中营的女看守;汉娜曾经的作为是残暴的,他选择了她,尽管当时他并不知情。
从他们的世界,我们看到了20世纪战后德国的迷惘。两代人的爱与背叛,该如何面对?也许爱要我们去了解,可是当看到人性的另一面,与背叛照面时,又将如何面对?当下一代因为上一代的罪责而深深自责时,这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生死朗读——这一标题起的非常得深刻。经历了这一切,也许作者想告诉我们的是汉娜才是真正的朗读者!
“人并不因为曾做了罪恶的事而完全是一个魔鬼,或被贬为魔鬼;因为爱上了有罪的人而卷入所爱之人的罪恶中去,并将由此陷入理解和谴责的矛盾中;一代人的罪恶还将置下一代于这罪恶的阴影之中。”——本哈德·施林克
推荐阅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