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Roger Waters】Pink Floyd靈魂人...

【Roger Waters】Pink Floyd靈魂人物羅格·沃特斯

說起迷幻搖滾之王Pink Floyd(平克·弗洛伊德),大家就會想起Roger Waters(羅格·沃特斯)。他是平克的低音吉他和主唱,他的才華主要體現在《月之暗面》(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迷牆》(The Wall)兩張專輯上。在《The Wall》中,《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t. 2》由Waters一人包辦了所有創作,而這支單曲就是《迷牆》的冠軍單曲。在業內,Waters的頭銜有作曲家、音樂家、作詞家和歌手,他還被歌迷親切地稱為「水爺」。

Roger Waters

Waters早年經歷

Roger Waters出生於1943年,他的父親是位教師,也是一個虔誠的基督徒。在二戰期間,Waters父親被迫參戰並死於戰爭之中,而這時的Waters很小,這對他造成了巨大的傷痛,因為厭惡戰爭,Waters才寫出了《The Wall》這張專。

Waters在劍橋男子高中(Cambridgeshire High School for Boys)求學時就認識了Syd Barrett(席德·巴雷特)。那時候,David Gilmour(大衛·吉爾摩)就住在同城的米爾街(Mill Road)。15歲的當時Waters 就是青年爭取核裁軍運動的主席,他設計了團隊的海報、參加了許多活動組織。Waters還熱愛體育,他是一位優秀的運動員,在高中時代就一直保持着板球和橄欖球的高分記錄。但是Waters並不喜歡自己的教育經歷,他後來回憶說:「除了玩遊戲的時候,我討厭在學校的每一分一秒。」當時學校的管制非常壓抑,學生之間因為無法發泄而產生暴力行為,而老師對待學生的方式也是非常暴力的,Waters非常討厭這樣冷漠粗暴的教育方式。所以他後來在《Another Break in The Wall, Pt. 2》中寫到:「Hey! Teachers! Leave them kids alone! All in all you're just 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Roger Waters

Waters在倫敦學習建築專業的時候認識了Nick Mason(尼克·梅森)和Rick Wright(理查德·懷特)。Waters是在1962年進入大學進修建築專業,他建築學的非常好,也很適合這個領域,以至於他最初的時候還打算成為一名機械工程師呢。1963年,Waters開始厭煩學校的生活,他開始專心研究音樂,Waters最開始非常喜歡吉他演奏,也組建了幾個團隊,但是成員都相繼離開了。

Pink Floyd時期

這幾位迷茫困惑的年輕人因為對音樂的熱愛而相逢,Pink Floyd就誕生了,Waters最輝煌的音樂作品都在這支樂隊裡完成。在1965年,Waters和鼓手Nick Mason、鍵盤兼吉他手Rick Wright及主唱和詞作者Syd Barrett組建了平克·弗洛伊德。Waters在樂隊成立之初開始轉向貝斯演奏,這時候樂隊由Syd領導,Waters的才華沒有被充分展露,但是這段時間也是Waters極好的學習進步階段。

Roger Waters

1967年,平克發行了首專《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黎明之門前的風笛手),這張專輯是平克樂隊的實驗性專輯,非常的成功,甚至將平克帶到了他們後來都無法企及的高度。而Waters第一次創作是這張中的《Take Up Thy Stethoscope And Walk》,因為這時候Waters是貝斯手,所以這支單曲中的貝斯真的超級贊。

但是在1968年,Barrett的精神狀態越來越差,不得不離開樂隊。Syd離開樂隊後David Gilmour加入,Waters便接任了樂隊的詞作者和主唱及樂隊的領導者。這時候的平克非常艱難,Waters開始規劃平克的藝術路線,讓平克越來越太空、越來越迷幻。在演唱方面,Waters的優點在於音域極寬,在搖滾和流行音樂界都是數一數二的。更重要的是他不僅音高,而且他的聲音變化豐富,轉接自然流暢,讓人充滿無限遐思。在《月之暗面》之後,平克發的專輯都是概念專輯,大部分的詞都由Waters創作。從這些詞中可以看出,Waters獨具藝術風格,這些歌詞都具有完美的哲學思辨氣質和大氣恢弘的天人視角,格局和意義都非常高,堪稱詩歌般浪漫輝煌,這點在單曲《Echoes》中體現得很明顯。

Roger Waters

Waters為平克的音樂注入靈魂,《Wish You Were Here》、《Animals 》等專輯大部分都是Waters所寫,這些專輯帶有Waters強烈的個人經歷,將反戰和失去父親的傷痛都融入其中。直到最後一張專輯,他都在緬懷父親。《迷牆》是根據Waters自身經歷寫出來的,《The Final Cut》也由Waters一人全部創作,他的歌詞尖銳批判當局,表達平民的心聲,被認為是Waters個人的戰後安魂曲,只是被平克演奏了而已。

單飛後的Waters

正因為Waters的才華太盛,讓這支樂隊的個人色彩太濃了,Waters與其他成員的創作理念產生了矛盾。雖然在水爺的帶領下Pink Floyd漸漸取得了國際性的成功,但專輯《The Final Cut》發行之後,樂隊面臨着解散的危機。1985年,Waters出於法律考慮離開了平克。但其餘兩名成員還用Pink Floyd的名義演出,Waters將他們告上法庭,希望不允許人再用Pink Floyd的名義演出,最後水爺勝訴,這讓平克合體再無可能性,直到18年後, Waters才和平克其他成員同台演出過。

Roger Waters

單飛後的Waters在1984年發行了首張個人專輯《 Pros and Cons of Hitch Hiking》,之後他陸續發行了《Radio K.A.O.S.》《 Amused to Death》等專輯。總體來說也有一些很好的單曲,但是都不如平克時期那樣名聲大震了。

在1989年,柏林牆被推到了,1990年,Waters舉辦了一場異常盛大的超現實歌劇演出——The Wall-Live in Berlin,官方報道超過20萬人觀看了此次演出,但事實上可能人數至少是這個數字的兩倍。在這場演唱會裡,Waters邀請了東德交響樂團和合唱團、一支蘇聯行軍樂隊並調用了美國空降指揮中心的一架直升飛機,場面十分恢弘壯大。這個虛擬的柏林牆被設計成25米高和170米長,許多的搖滾音樂人被邀請參加,但是令人唏噓的是Gilmour、Mason和Wright卻缺席了。隨着Waters的年老,後期很少活躍在歌壇了,但是他為平克所創造的奇蹟,將被歌迷永遠銘記。

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