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Pink Floyd經典神作《月之暗面》
1973年英國迷幻搖滾樂隊Pink Floyd(平克·弗洛伊德)發行了著名概念專輯《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1993年的 CD 版本標題為《Dark Side of the Moon》)。

Pink Floyd簡介
先簡單介紹一下這支樂隊。Pink Floyd樂隊組建於1965年,成員最早由以下四人組成:吉他手Syd Barrett(席德·巴雷特)、貝司手Roger Waters(羅格·沃特斯)、鼓手Nick Mason(尼克·梅森)、鍵盤手Rick Wright(理查德·懷特)。組織者是Roger Waters,但是時年21歲的天才Syd Barrett迅速成為了這個樂隊的核心,此人才華橫溢,既有創作天賦,又有超凡的吉他演奏技巧。

最初在Syd Barrett的領導下,樂隊很快形成了迷幻搖滾的風格,並發行了專輯《The Piper at the Gates of Dawn》(黎明門前的風笛手)。該專輯發行後不久,Syd Barrett患上了精神緊張症(疑似吸毒過量),導致無法正常演出。開始的時候,Roger Waters試圖挽救這一現狀,但是很快,他就忍無可忍,終將Syd Barrett開除,並邀請另一位好友Dave Gilmour(大衛·吉爾摩)為樂隊的吉他手。Royer Waters和Dave Gilmour構成了Pink Floyd重組之後的核心。
此後的Pink Floyd依然堅持迷幻搖滾的風格。經過多年的積累和實踐,1973年3月,搖滾史上最偉大、最神秘、最深刻的專輯之一:《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月之暗面)誕生了。該作品初次從Roger Waters手中呈現在樂隊成員手中時,他們誰都沒有預料到它未來的份量,起初它只不過是Roger Waters寫出的一組諷喻現代生活陰暗面的歌曲。但是當它經過樂隊精心的配器和效果處理之後,逐漸散發出難以至信的魅力。該專輯在美國銷量超1500萬,世界銷量超3500萬,在美國Billboard專輯總榜的在榜周數1650周(32年),居史上第一。

關於《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在錄製《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期間,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插曲。當時Pink Floyd成員寫了很多奇葩的問題,比如:「你怕死嗎?」,然後去問阿彼路音樂室(Abbey Road Studio)的全部工作人員,連雜工和看門人都沒有放過,當時的披頭士(The Beatles)成員Paul McCartney(保羅·麥卡特尼)都被問到了,因為Paul當時正和他的The Beatles樂隊在同一地點錄製專輯《Abbey Road》。徵求到的回答都被一一記錄,最好的回答包括在《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這張專輯裡(大家可以去猜猜是哪些)。不過,Paul的答案沒被選上,因為「他的答案幽默過分了」。

整個《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走的是超現實的路線,將人性的心理矛盾和貪婪、甚至是人的精神疾病都表現在了整張專輯中。並且,該專輯所有10首歌曲都是直接相連而無間斷的,但絕不是把歌曲進行簡單的集合,這種「概念專輯與完整主題」成為他們日後發表作品的一項特色。(值得一提的是,1994年竇唯發行的迷幻搖滾專輯《黑夢》也是採用這一方法,並獲得空前的成功。)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被認為是代表Pink Floyd創作理念的巔峰之作,理解這張專的內涵比較有難度,因為內容比較隱晦,而且極具個性。它的封面設計也極具科幻色彩,一束白光穿過三稜鏡被分成6色彩,這6種色彩在背面又被融為一束白光。這個極具科技色彩的設計到底表達什麼意義到現在都是眾說紛紜。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單曲賞析
1. 《Speak to Me》/《Breathe》
《Speak to Me》是專輯開篇序曲,但這個只有1分零幾秒的序曲和第二首《Breathe》連接得是如此緊密,以至於讓人誤以為這兩首是一首歌曲,所以在很多版本中,乾脆就把兩首作為一首,題為《Speak to Me/ Breathe》。

《Speak to Me》古怪的地方不只於此,這甚至是幾乎沒有旋律的序曲,只有類似心跳一般的腳步聲、機翼旋轉的聲音、Nick Mason喃喃自語聲和詭異的笑聲……Nick Mason自語着:「I've been mad for fucking years, absolutely years……」(我他媽的都瘋了好多年了,絕對有好多年了……)然後伴隨着女人悽厲的吶喊,《Breathe》出現了。真正的旋律隨着吉他和鍵盤開始出現,緩緩的、從容不迫地帶你進入夢幻狀態……「Run,rabbit run,Dig that hole,forget the sun,And when at last the work is done,Don't sit down,it's time to dig another one……」歌詞很詭異,不是嗎?我們在這時間忙忙碌碌於瑣碎之事,就像兔子一樣不停地挖洞,虛度光陰。
2. 《On The Run》/《Time》

而第三首《On The Run》是沒有任何歌詞的音樂,利用各種音效營造了一種充滿焦慮與恐懼的氣氛。在這種焦慮和恐懼中,進入第四首《Time》,鬧鐘、掛鍾齊鳴,跟心跳節律同步的節拍聲、空靈的鼓點和鍵盤,帶你一起追悔那些虛度的光陰,懷念故鄉的美好。歌中這段歌詞相當富有哲理,「And you run and you run to catch up with the sun,but it's sinking,And racing around to come up behind you again,The sun is the same in the relative way,but you're older,And shorter of breath and one day closer to death .」三分半開始出現的吉他solo更是將這種情緒推向最高潮,並在歌曲後段加入了充滿無奈和後悔情緒的女和聲,使這首歌成為搖滾史上最出色的歌曲之一。
3. 《The Great Gig in the Sky》

第五首《The Great Gig in the Sky》則又是一首充滿死亡氣息的歌曲。但是男子卻輕輕低說,「And I am not frightened of dying,any time will do,I don't mind. Why should I be frightened of dying?There's no reason for it,you've gotta go sometime.」(我並不怕死,隨時都可以,我不介意。我為啥要怕死?沒道理啊,人總是要死的)。 其中的鋼琴部分被Rick演奏得非常出色,非常美,優美的死亡,呵呵。悲號似的女聲是由Clare Torry演繹的,這個人應該沒有一點名氣,因為沒有資料可以查證她是不是專業歌手。當時Clare走進錄音棚,樂隊告訴她,「沒有歌詞。這歌是關於死亡的,你就隨便唱點什麼吧,姑娘。」當時只錄了一遍,樂隊就說,「喔!就是它了。」於是這位女士得到了六十英鎊的報酬。
4. 《Money》
借來下的歌曲《Money》和《Time》一樣是專輯中最具分量的歌曲,進入過各種排行榜。很顯然,這是鞭策了金錢至上思想的作品。歌中毫不客氣地指責「Money,it's a crime ……Money,so they say,Is the root of all evil today.」(金錢是罪惡,是一切魔鬼的成因)。值得一提的是,歌曲中有一段非常好聽的薩克斯獨奏,儘管如此,隨後Dave Gilmour的吉他Solo更是充滿亮點,薩克斯和吉他交相輝映,聽完後不禁讚嘆,真他媽的是魔鬼的靈感!哈哈。

5. 《Us And Them》
《Us And Them》也許專輯中旋律最優美的一首歌,有很多人對它的喜愛甚至超過了《Money》和《Time》。歌曲中同樣有薩克斯,只是這裡不復高昂和憤怒,變的非常抒情、甚至略有含糊。這首歌的主題是反戰,歌詞很簡單,「你我都是普通人,只有上帝知道我們不該如此選擇」。歌中甚至這樣譏諷,「Get out of the way,it's a busy day,And I've got things on my mind,For the want of the price of tea and a slice. 」(滾一邊去,我忙着呢,腦子裡的事多着呢 ,要考慮一杯茶和一片麵包的價錢。)
6. 《Any Colour You Like》
《Any Colour You Like》又是一首過場音樂,沒有歌詞。歌曲的音效營造出來的氛圍極似萬花筒的感覺,五顏六色、眼花繚亂。這是一首非常隱晦的歌曲,具體表達什麼含義沒有確切的指明。但是聯繫到上一首歌曲中有這樣一句,「Black and Blue,And who knows which is which and who is who.」(黑色和藍色,誰知道哪是哪誰是誰?)這裡的黑色代表死亡,藍色代表悲傷。所以這一首據我的理解,很可能是表示一種迷茫無助的情緒,在這個複雜紛紜的世界迷失了自我。

7. 《Brain Damage》
《Brain Damage》中通過描述一個瘋子和其受到的遭遇,藉以諷刺那些所謂的「正常人」。這是一首非常具有弗洛伊德意味的歌曲,也是整個專輯的精神所在。「And if your head explodes with dark forbodings too ,I'll see you on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And if the band you're in starts playing different tunes,I'll see you on 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如果你所在的樂隊開始玩另一種調(暗指Syd Barrett)我將與你在那月之暗面相見。) 兩句歌詞都直接點名《The Dark Side of the Moon 》這個主題,歌曲最後的苦笑聲則聽起來更是那麼的無奈。聯繫樂隊的發展史,我們知道,樂隊前一任核心Syd Barrett因為吸毒過度被迫離隊,在這裡,Roger Waters也許就是將歌曲描述的瘋子來指代Syd Barrett,並表達了對他的懷念和惋惜的複雜情感。
8. 《Eclipse》

最後的結束曲《Eclipse》更像是一首詩。很多朋友大概知道北島這樣一首詩歌:《一切》,北島的這首詩可以看作是對《Eclipse》的最佳註解。歌詞採用同樣的手法,在羅列了一大堆的「一切」之後,卻在結尾說「And everything under the sun is in tune,But the sun is eclipsed by the moon.」(一切在陽光下都是和諧的,但是太陽卻被月亮遮蔽了。),「There is no dark side of the moon really,Matter of fact it's all dark.」(根本沒有什麼月之暗面,其實一切都是黑暗。),表達出一種蒼涼的哀愁和無奈。
總評

作為迷幻搖滾的堅定踐行者和集大成者,Pink Floyd呈現出超脫凡俗的個性。樂隊通過對電子器材的熟練把玩和創造性的實驗應用創造出了全新的音樂效果,產生出令人遐思神往又無法抗拒的音響想象力。不管是《Time》中David Gilmour令人神魂顛倒的吉他Solo,《Money》中霸氣粗放的薩克斯演奏,或是《Us and Them》中同樣迷人的薩克斯演奏均表現出樂隊對現代樂器的熟練掌控。另外,專輯中錄入了各種緊張不安的轟鳴、爆裂、奔跑、心跳、鐘聲齊鳴等等豐富多彩的環境音效,則是樂隊對電子合成器,音響效果器的熟稔運用。可以說,即使你不是搖滾樂迷,單就該專輯的音響效果,你都應該反覆聆聽。
原文來自:九臨書齋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