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paper】英國主流報紙大普及
歐洲人有閱讀的習慣,英國人自然也是如此。儘管互聯網的崛起很大程度地衝擊了傳統媒體,然而英國的報業直到現在還依然堅挺,這一切都要感謝英國人長期形成的愛讀報紙的習慣。地鐵上、火車上、餐廳里、酒吧、辦公室、家裡、超市、大街上到處都有報紙和那些讀報紙的人。如果沒有報紙,說不定英國的下午茶也不會如此悠然自得,畢竟發呆的時光也不是人人都消遣得來。

是不是所有英國人都愛讀同一種報紙?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暫且不說其他國家發行的報紙,就連英國本國的報紙就有千百種。上流社會有上流社會愛讀的報紙,中產有中產偏愛的報紙、普通大眾和底層人民又有自己心儀的報紙。有人說只要看英國人在讀什麼報紙,就大概知曉他所處的階層和社會地位了(儘管這麼講不免有些政治化,然而事實的確如此)。
英國的報紙主要分為嚴肅類報紙、通俗類報紙和八卦小報,只看分類名稱就能領會這些報紙分別偏重報道什麼。嚴肅類主要討論的是政治話題,儘管他們標榜着自己與任何政黨都無關。通俗類報紙不僅談政治,題材比較廣泛,經常談一些有趣、有益的東西,整體比較溫和。至於八卦小報,不厚道地說它們是三種報紙里最少道德情懷或崇高理想的一類,但是發行量卻是最大。
The Times(泰晤士報)
泰晤士報是英國高端的主流報紙,中文通常翻譯為「泰晤士報」。總的來說這家報紙的讀者自我定位為政治家和社會精英,通常比較關心國家大事。報紙在報道內容上非常全面,國內外大事都是關注的重點,並且一直致力於打造嚴肅的形象。在被默多克(Rupert Murdoch)的新聞媒體收購以後,報紙風格有一些小小轉變,不過增強了的可讀性也沒能撼動以往嚴肅的基調。

排版風格很顯著,喜歡用大篇幅的照片,印刷也算是英國報紙里相對好的,不免看出《泰晤士報》的自我要求和野心。儘管《泰晤士報》一直以來宣稱自己是最獨立和客觀的媒體,然而比較保守的政治立場讓他們在很多重大國內外事件上比較趨於主流,而且現在有默多克和美國政府的關係,以後的走向還不一定。
The Guardian(衛報)
比起《泰晤士報》,《衛報》所處的立場清晰可見,自我定位為一張自由民主派的報紙。實質上《衛報》代表左翼,讀者多是年輕人,在歐洲知識界有極大的影響力。除此之外,英國中產階級也非常青睞《衛報》,因為《衛報》愛好和平,熱愛生活,強調高品質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生活理念,這與當下英國中產階級的許多觀點不謀而合。
《衛報》為了爭取更多的年輕用戶,一改往日大尺寸版面,將報紙設計成為更易攜帶的「柏林版式」(Berliner),旨在嚴肅類報紙和通俗類報紙之間尋求一種平衡,正如報紙名的字體是非常典雅的「衛報埃及體」一樣,從外在到內容風格都很統一。必須指出的是《衛報》在文化、藝術、人類社會、自然社會上許多深度報道,焦點也不局限於當下,是一份可讀性強的報紙。
The Independent(獨立報)
在英國曆次大選中,《獨立報》是唯一沒有公開表示支持某黨派的報紙。不過這已經是歷史,因為現在的《獨立報》已經開始支持工黨和自由民主黨。不過總的來說比起保守派的泰晤士報及左派的衛報相比,《獨立報》算是比較中立的報紙。
《獨立報》的讀者多是受過良好教育的人,時常會有「被原子化」的擔憂,有點憂國憂民的傾向。不過面對今日如此躁動的社會,多一份反思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The Financial Times(金融時報)
售價偏昂貴,《金融時報》是英國最高端的報紙。時不時的漲價仿佛一點都不礙事,因為它對讀者有信心。的確,《金融時報》的購買者多是金融才俊、企業高管,或是有錢家族的成員,豈會在意這一點的小漲幅?不僅如此,還必須承認的是他們中的許多人才是真正的社會精英和財富所有者,他們對於整個英國政治及英國社會有很大的話語權。如果量化讀者平均實力,《金融時報》一定完勝。

《金融時報》主要報道商業和財經新聞,並且列出每日股票和金融產品的價格及變化走勢。專欄里也不乏有大經濟學家的專業文章或知名專欄作家的評論。無論是寫這些文章的人,還是看文章的人,說不定能力大到能影響一家公司的估價。不用眨眼,就是這麼牛。
The Telegraph(每日電訊報)
報紙行業整體在衰退,報紙行業內部也有曾經的老大讓出第一的情況,《每日電訊報》就是這位曾經的老大。讀者多是老一輩的保守主義者,關注體育賽事,時不時懷念一下大英帝國昨日的輝煌,整個報紙的基調頗有這個意思。
但老大的位置怎能輕易地拱手想讓?所以現在的《每日電訊報》風格順應潮流,發生了很大轉變。不僅加入了新鮮的內容外,縮短文章篇幅來應對現代人快速閱讀的習慣。另外,報紙還與大量博客合作,與互聯網結合,是歐洲第一家網上報紙,在網站上可以拓展觀看收聽各種豐富的視頻和音頻。
Daily Mail(每日郵報)
通俗類報紙也有偏嚴肅和偏八卦之分,《每日郵報》明顯偏嚴肅。讀《每日郵報》既可以了解重大政治經濟事件,也可以閱讀到一些輕鬆、有益的內容,讀者多為中產階級家庭主婦。
因為走得是主打女性路線,所以報紙版面採用了更多顏色和字體,內容也多樣化,完全打破只有男性才愛讀報的壟斷。這樣下來另一半市場的巨大潛力在慢慢被開發,現在《每日郵報》的發行量越來越大,相信不久以後,這份側重女性話題的報紙會更加有分量。
Daily Express(每日快報)
《每日快報》的文章短小精悍,文字通俗易懂,採用不繞彎,簡單幹脆的報道手法來講好每一則新聞和故事。報道內容涵蓋了財經、娛樂和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適合普通老百姓和小知識分子閱讀,不浮誇,也不隨波逐流,算得上是一份踏踏實實的報紙。
至於讀者,多是社會的中堅力量,具備一定的經濟基礎,也受過基礎教育,持有自己的觀點,但不激進。總之,他們就是平凡得再平凡不過的普通人。
Daily Mirror(每日鏡報)
著名的八卦小報——《每日鏡報》,內容以娛樂、體育、八卦、醜聞為主,基本不涉及政治,但有時愛抨擊政黨政策,調侃一下政治人物,然後再取樂一番。由於《每日鏡報》的編輯多是從時尚雜誌社請過來的,所以整個報紙會情不自禁地流露出雜誌的風格,什麼大紅、大紫、粉色的顏色也用過於標題,讀者也習慣了。

相比下面即將登場的《太陽報》,《每日鏡報》要相對八卦得溫和點,手法主要以嘲諷為主,不會太過份的直戳痛處,也算是留一點面子。
The Sun《太陽報》
敢直接娛樂自己報紙標題的媒體恐怕只有《太陽報》了。凱特王妃第一胎生下王子後,《太陽報》直接把自己報刊名「The Sun」(太陽報)改成'「The Son」(兒子)!還不忘用那紅底白色,十米開外都能看見的經典標題樣式展示出來。這,就是《太陽報》。
每天的標題都像打了雞血,哪家八卦報哪家。什麼市長褲子沒系好、政治人物打瞌睡、小公主流口水·······越沒有節操的話題他們越愛報,可是怪的是大家也偏愛看。每天報紙賣得最快的就是《太陽報》,自然銷量也是全英第一。
順帶也八卦一下,「The Son」成就了「The Sun」史上最火的一天。
除了報紙,我們還給大家普及了英國的主流期刊,感興趣的請繼續閱讀。
最新评论
希望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
原文出自魯曉涵《英國不裝腔指南》,2015年1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