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The National Gallery】英國國家美...

【The National Gallery】英國國家美術館旅遊攻略

  • 英國國家美術館的歷史
  • 英國國家美術館的宗旨
  • 英國國家美術館展廳分布
  • 英國國家美術館的經典藏品

作為世界頂尖的時尚、藝術、文化之都,倫敦擁有世界頂級的博物館和美術館,更值得傲嬌的是這些資源都免費向公眾開放,這在歐洲乃至全世界恐怕也是少有的福利。倫敦的美術館數不勝數,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館、美術館最多的城市,大英博物館、國家美術館、國家肖像館、泰特現代美術館,這些世界聞名耳熟能詳的地方,讓每一個喜愛藝術的人心生嚮往。這些館藏作品見證了世界文明、文化的發展,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不可多得的精神財富。這次就帶大家走進位於倫敦市中心的The National Gallery,英國國家美術館。

英國國家美術館

英國國家美術館,又名國家畫廊,它坐落於倫敦特拉法加廣場(Trafalgar Square),是倫敦最重要的旅遊景點之一。

國家美術館及周邊景區

成立於1824年的英國國家美術館至今已有一百七十餘年的歷史,是擁有西歐繪畫最多、最全面、最具代表性的畫廊之一,在歐洲公共美術館中有着獨特的歷史地位。

國家美術館在1824年開館之時僅有38幅畫作,1824年4月,喬治四世說服英國國會下議院通過決議,撥款57000英鎊購買銀行家約翰•朱麗斯•安格斯坦收藏的林布蘭、拉菲爾等人的38幅名畫,直到今日,這38幅畫依舊是國家美術館的核心收藏。在喬治•比芒特爵士的資助下,博物館最初在安格斯坦住宅的4個房間中展出。1838年,國家美術館新館在倫敦著名的特拉法加廣場落成,博物館從此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

其後,收藏家喬治·布蒙特等人不斷收到民間收藏家的寄贈,藏品數量日漸增多。1855年,首任館長查理·伊斯特列克爵士買入大量初期意大利繪畫,1856年又有泰納收藏的寄贈,藏品開始豐富起來。美術館創設三十年後已然成為代表歐洲名品的寶庫。陸續拓展為現在以繪畫收藏為主的國家級美術館。

英國國家美術館

目前國家美術館已有2300多幅館藏作品。收藏了13世紀到20世紀為數眾多的歐洲各畫派作品,許多是一代藝術大師們的稀世珍品,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睡蓮》,修拉、高更、魯本斯、米開朗基羅等作品都在其中, 雖然不如大英博物館雄偉浩大,收藏量也無法與羅浮宮相比,但那些以獨具的慧眼精選收藏的畫作,就如顆顆璀燦的珍珠,在西方美術史上極具代表性,散發着璀璨的光輝。

國家美術館秉承 “畫作的存在並不是收藏的最終目的,而只是為了大眾的審美樂趣,提升國人對於藝術知識的涵養” 的創始宗旨,從建立之日起就承擔起藝術教育的責任,除免費參觀的方式向大眾開放外,還允許學生前來學習繪畫,臨摹館藏,為他們複製藝術作品。

英國國家美術館

在這裡經常有老師帶學生現場上課,老師在前面侃侃而談,學生則在一幅名畫前席地而坐,對着名畫認真聽講;幼兒園、小學的老師更是常帶着小朋友來到這裡,他們或趴或坐,拿着筆以歪歪扭扭的線條在老師的指導下開始作畫;還有一些美術學院的學生和藝術愛好者在此對着畫作臨摹,他們帶着可以摺疊的小椅子,一坐就是幾個小時,這濃濃的藝術氛圍,真讓人陶醉。

目前,國家美術館分為四個側翼,所有作品按照年代順序展出。

1991年增建的Sainsbury Wing收藏1260至1510年早期文藝復興藝術,最著名作品之一為達芬奇《The Virgin and Child with Saint Anne and Saint John the Baptist》炭筆素描。

西翼(West Wing)是1510至1600年代文藝復興全盛時期,意大利和日耳曼繪畫,許多巨幅繪畫都在此絕妙呈現。

1600至1700年繪畫收藏於北翼(North Wing)中,有荷蘭、意大利、法國和西班牙的繪畫,其中有兩間林布蘭專屬展室,以及Diego Velazquez的維納斯油畫《The Toilet of Venus》。

東翼(East Wing)的1700至1900年代繪畫,包含了18、19及20世紀初的威尼斯、法國和英國繪畫,風景畫是一大特色,也有浪漫派和印象派等許多佳作。

《向日葵》

梵高1888年畫的《向日葵》,今天仍是美術史上最受歡迎的一幅靜物畫。據說梵高畫了很多版本的向日葵,這幅是他最喜歡的作品。梵高以重塗的筆觸施色,好似雕塑般在浮雕上拍上一塊黏土。黃色和棕色調的色彩以及技法流露出畫家的內心情感世界。

《岩間聖母》

達芬奇的作品《岩間聖母》,達芬奇畫了兩幅,早期的一幅目前收藏於巴黎盧浮宮,另一幅就被收藏於倫敦。大概是1508年左右完成,在1880年倫敦國家藝術館買下它。

這幅畫的主題是小施洗者約翰在聖母瑪利亞與天使面前參拜基督,達芬奇將他們安頓在幽美神秘的岩石風景間,聖母、孩子和天使直接坐在山岩地上,漸濃漸淡的輕煙薄霧呈現出無盡的朦朧畫意,整個景象如幽遠的夢境,充滿了詩一樣的溫情,祥和典雅。

《聖列的行進》

萊頓,英國十九世紀唯美主義畫派,學院派畫家最著名的畫家,他的《聖列的行進》是一幅場面宏大、氣魄雄偉的歷史題材作品,為英國繪畫史中最享有盛名和引人注目的著名畫作之一。由維多利亞女王收購,現藏於國家美術館。畫中對形式、結構,線條與色彩無不追求完美與精緻,典雅與高貴。

《無畏號戰艦》

英國國家美術館

畫家特納《無畏號戰艦》。這幅油畫想表現英國海軍實力的衰落,雖然羅瑟希德在希爾內斯的西邊,但畫面中的無畏號戰艦在向東行駛,背景是落日,特納所關注的是喚起人們的失落感,而不是準確地記錄事件。

《麥田裡的絲柏樹》

英國國家美術館

這幅《麥田裡的絲柏樹》是梵高割掉他自己的左耳後在精神病院畫的。類似的畫有兩幅,國家畫廊收藏的這幅明快些,另一幅昏暗、壓抑。據說在梵高的時代,絲柏樹有象徵死亡之意。

更多作品欣賞請參考《英國國家美術館十大鎮館之寶

美術館地址:Trafalgar Square, London WC2N 5DN

交通:最近地鐵站是Charing Cross

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