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大話倫敦老牌酒店裡的下午茶文化

大話倫敦老牌酒店裡的下午茶文化

從不標榜但又格外重視天倫之樂的強烈的家庭觀念,使得節日期間的英國顯得格外無聊,空無一人的街道,偃旗息鼓的商店,幾乎所有的小鎮都是一副末世鬼城的氛圍。只有倫敦的街頭還是會有很多遊客;海德公園裡的園遊會也是人頭攢動熙熙攘攘;倫敦眼下面還是會裡三層外三層的排着等待登上全球最大摩天輪一覽倫敦全貌的人們;Selfridges和Harrods除了聖誕節當天和元旦的上午,其餘時間也還是會照常開放供大家擠破腦袋買買買;即便半夜肚子餓了也還是有我們不眠不休的華人們在唐人街隨時恭候前來飲茶宵夜,一切看上去和平時別無二致,甚至可能更熱鬧了也說不定。

我自己有個不成文的規定,每次回到倫敦跨年,不論是一個人還是幾個人,不論前一晚有沒有狂歡,新年的第一天我都想舒舒服服睡到自然醒,用一份好心情點亮接下來的這整整一年。接着磨磨蹭蹭去吃個Brunch,出去漫無目的暴走一圈,然後去提前訂好的酒店喝Low tea,反正對於無所事事的我來說也沒什麼其他地方好去。

下午茶

Fun fact,下午茶確實分為low tea和high tea兩種,而悠閒的貴族或上層社會食用的是low tea,low tea一般指午飯後、離午飯時間不遠的下午茶,茶點一般是三明治、小煎餅;勞工階層食用的才是high tea,high tea一般指晚飯前的茶點 ,多以肉食為主。這裡的low與high指的是座位的高低,坐得比較low才能舒舒服服的享用茶點;坐得high一些才好隨時起來幹活。所以每每有人興高采烈的跟我說又去柏悅或者洲際喝high tea了,我都會默默奉上一個「你low你先high」的微笑。

關於英國的茶文化小知識

1. 1662年,查理二世迎娶了葡萄牙布拉干薩王朝的凱瑟琳公主,公主隨嫁妝帶來了一小箱茶葉,並開始在宮中以茶待客,飲茶的習慣自此進入英國。

2. 紅茶傳進歐洲時,由於是遙遠東方來的珍品,「喝茶」還只是上流社會的專屬享受。18世紀中期以後,茶才真正進入一般平民的生活。

3. 1840年,第七世貝德福德公爵夫人安娜·瑪利亞·羅素發現自己每天下午4點都會餓,而當時時興的晚餐時間是晚上8點。於是安娜吩咐僕人在下午4點備好一個盛有黃油、麵包以及蛋糕的茶盤果腹。後來她開始邀請其他知心好友同享愜意的午後時光及精緻茶點。一時間,下午茶在貴族社交圈內蔚然成風。

4. 1865年6月10日,傳統英式下午茶服務的誕生地——倫敦朗廷酒店隆重開業,當時的王室後裔,威爾士王子(後來成為愛德華四世)親自主持酒店的揭幕儀式。酒店開業之初即於酒店主餐廳(Salle A Manger)以1先令6便士推出豪華英式下午茶。初期的下午茶在餐牌上稱為「Teas, Plain」,除了一杯講究的香茶外,酒店還供應蛋糕、糖果、麵包配牛油等茶點。

英國貴族賦予紅茶以優雅的形象及豐富華美的品飲方式。下午茶更被視為社交的入門,時尚的象徵,是英國人招待朋友開辦沙龍的最佳形式。在維多利亞時代,男士是着燕尾服,女士則着長袍。每年在白金漢宮的正式下午茶會,男性來賓則仍着燕尾服,戴高帽及手持雨傘;女性則穿白天洋裝,且一定要戴帽子。

時至今日,雖然已經不需要大動干戈的準備燕尾服和長袍,牛仔褲、運動鞋也依然不是合適的參加low tea的穿着。對於去旅行而不是去走秀的普通遊客來說,一身休閒西裝與休閒皮鞋即可,領帶、口袋巾什麼的可以依個人喜好而定。

傳統的英式下午茶的點心是用三層點心瓷盤裝盛,第一層放三明治、第二層放傳統英式點心Scone、第三層則放蛋糕及水果塔;由下往上開回吃。現在國內的Annvita、Alfie's之類餐廳提供的都是這種傳統的英式下午茶。而我在倫敦的兩次體驗卻和這種一口氣把三層食物直接端上來的吃法不盡相同,待我慢慢道來。

The Langham——倫敦朗廷酒店

去年新年我去的就是上文提到的The Langham——倫敦朗廷酒店。酒店的對面就是BBC的大樓,1940年代酒店的部分區域更是被BBC先後承租用作儲藏室、辦公室和錄音室。1965年BBC收購了朗廷酒店,之後,酒店的宴會廳一度成為BBC 的俱樂部,BBC 將圖書館、酒吧等搬進這裡。1980 年代大樓易主之後,這裡重新被改造成為豪華酒店。

倫敦朗廷酒店

這家酒店有多牛逼呢?它是歐洲第一家Grand Hotel,即豪華酒店。究竟是什麼樣的配置才能稱得上是豪華酒店呢?歷時15個月,耗資300,000英鎊,歐洲歷史上第一家有十層樓高的酒店。酒店使用的是意大利的工藝和設計,以石膏雕飾天花板,以複雜的馬賽克鋪設地面,配以白金和天然寶石點綴。酒店的公共區域則鋪設了15,000尺的波斯掛毯和手繪牆紙,並且大量使用了大理石和絲綢作為裝飾。同時,為了迎合當時的時尚,酒店走廊寬度特別設計成足夠「兩位女士撐裙並肩通過」。

在1890年代,酒店安裝了一種新的設備叫做電話。當時電話局甚至將整個倫敦朗廷酒店所在區域內的電話命名為「朗廷」,並且提供為朗廷酒店配設一個不少於20條線的專門號碼:20809。

狂拽酷炫屌炸天了是不是?不僅如此,倫敦朗廷酒店還是首家安裝使用了液壓式「升降機」的酒店——也就是我們今天說的電梯。酒店還在每個房間安置了抽水馬桶和靠水循環冷熱系統來送冷風和熱風的「空調」,是歐洲首家向客房提供冷熱自來水的酒店。在酒店開業後的1879年又率先為每間客房安裝了電燈。這樣一種史無前例的規模,在維多利亞時期簡直是無法想象的。

酒店的另一看點是泳池。也許你會想,泳池能有多特別?倫敦朗廷酒店的泳池就是那麼獨一無二,因為它的前生是巴克萊銀行的金庫。在金庫里游泳?你沒看錯,裝滿水之前,這裡曾經裝過黃金。金庫原先是巴克萊銀行的一部分,2000年被酒店改造成為泳池。金庫泳池非常照顧兒童,專門設有兒童時段。帶家人一同出行的客人可來此做「金庫親子游」。

獨一無二的倫敦朗廷酒店也一直受到無數紳士名流的青睞。威爾士王子對朗廷的持續光顧,引領了當時王室和政界首腦參觀入住的風潮。國王路易斯拿破崙三世在他被流放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朗廷度過的。從維多利亞女皇、前首相丘吉爾以及知名作家馬克吐溫,到戴安娜王妃、影星李察吉爾,都是倫敦朗廷的座上賓。1991年,戴安娜王妃成了朗廷酒店的常客,甚至將朗廷酒店列為體驗時尚倫敦的必到之處。

說了這麼多朗廷的故事,讓我們回到下午茶上來。朗廷的下午茶安排在Palm Court,從大門進去,正對着的就是Palm Court。穿過一道十分精緻的手工藝鐵門,水晶吊燈在迷人的鏡面牆壁上投射下星光點點,在柔美的鋼琴聲中西裝革履或是身着套裝的服務員會招待你就坐,奉上餐單並進行細緻地講解。這裡有一個算是tricky的地方,服務員往往會在一開始問要不要先給您上一杯香檳,如果沒什麼經驗而又沒有事先做好功課就給出肯定的回答,看到賬單的時候往往會感到無比困惑:因為一套最普通的朗廷下午茶是49英鎊,而你的賬單很有可能變成了59、64或者75英鎊,原因就在於多了這一小杯香檳(以上價格均不含服務費)。

The Langham Afternoon Tea

初來乍到的我選擇的就是最普通但又最經典的The Langham Afternoon Tea with Wedgwood。顧名思義,朗廷下午茶配英國皇室御用瓷器提供商Wedgwood的茶具,一切都必須是英倫范。整個套餐中唯一有的選的就是茶葉,我也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有「茶中香檳」之稱的他家自調的The Langham Blend,隱約記得是第一茬的大吉嶺加第二茬的阿薩姆,喝起來還有柑橘的香氣。

倫敦朗廷酒店下午茶

選擇完畢之後,首先上了一小杯Lemon Posset檸檬乳酪,精緻又開胃。沒過多久,服務員就把泡好的The Langham Blend端上來了。不懂品茶的我斷然不敢隨隨便便評價茶的好壞,而且東西方茶文化的巨大懸殊也註定了很多比較是沒有意義的。我只能說確實是一種很新鮮的味道,香氣馥郁,淡淡的柑橘味又使得佐以糖和奶的這道茶不至於太膩。更令人滿意的是服務員的眼力勁,每人都會全程負責固定的幾桌,喝完一杯不用自己動手,服務員很快就會上前幫你續上;一壺喝完不要緊,會立即為你更換茶葉重新沏泡。很多人都誤以為英國人只喝茶包,事實是重要的場合或者有空的話,他們一樣會優先選擇優質的散裝茶葉。

接下來,服務員會端着一個大大的餐盤,裡面盛放着五種不同的Finger Sandwiches小三明治:有煙熏三文魚配鱷梨與芥末;有胡椒牛肉配捲心菜;有咖喱蝦仁配番茄與西洋菜;喜歡吃素的可以選擇黃瓜配香蔥與芝士;還有一種是……額……我忘了……一般來說沒有什麼忌口的話,服務員會一種一個放在你自己的瓷盤中讓你全都品嘗一下,反正每個夜都不大。差不多吃完的時候,服務員會端着大餐盤再來一輪,詢問客人還想再多嘗嘗哪幾個,這種無限量「續杯」的模式當時還真是把我鎮住了……

傳統意義上的最下面一層吃完後,傳統英式點心Scones司康餅就登場了。延續了之前的豪邁,服務員直接給每桌都上了滿滿一竹籃新鮮烤制的司康餅,配的是產自本土德文郡的凝脂奶油與草莓醬,胃口不怎麼大的我兩塊下肚之後就已經感覺很飽了。但我不得不說,司康餅確實是現烤出來的最好吃,放冷掉的沒有這麼鬆軟,也聞不到這種熱騰騰的香氣。再給不熟悉英國的讀者科普一下,司康餅的吃法是先塗果醬、再塗奶油,吃完一口、再塗下一口。

倫敦朗廷酒店下午茶

在吃下一道之前,服務員不會來詢問是否要「續杯」而是會問要不要撤走司康餅,畢竟這麼一籃子如果不是窮凶極餓的人應該是吃不完的。最後上的是五個極其精美的甜點,也就是傳統的英式下午茶中最上面的那一層。不論是巧克力慕斯還是海綿蛋糕抑或肉桂餅乾,賣相都極盡美好,味道都甜到哀傷……即便我能做到通篇對英倫文化毫不吝惜溢美之詞,但我始終無法理解英國人對甜點一定要甜到極致的這種執念。何況吃到此時,我的胃裡已經沒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容納這麼多糖分,雖然這些甜點同樣是可以「續杯」的,但我每個都簡單嘗了一小口後就放下了。臣妾真心吃不動啊……

總體來說,49鎊每人(不含服務費)雖不便宜,優質過硬的服務、交口稱讚的味道與老牌豪華酒店的歷史底蘊也絕對對得起這樣的價格了,畢竟這裡是把傳統英式下午茶發揚光大的發源地啊!如果是初次品嘗下午茶而且想要追求原汁原味的話,我第一個就會推薦倫敦朗廷酒店。

Hotel Café Royal——皇家咖啡廳酒店

今年新年我選擇的是同樣於1865年正式對外營業的Hotel Café Royal——皇家咖啡廳酒店。這家酒店的故事也頗具傳奇。1863年,一個名叫Daniel Nicholas Thévenon的法國酒商為了躲避巴黎的債權人,和他的妻子躲到了英格蘭。這個男人隨後化名為Daniel Nicols,並在幾年之內成功的在倫敦攝政街68號開了這家Café Royal。憑藉着酒商出身的老本行,到了19世紀末期,Café Royal因有着全世界最牛逼的酒窖而聞名於世,成為了倫敦的地標性建築,Daniel一家也從破產一躍走上人生巔峰~

Hotel Café Royal 相比較倫敦朗廷酒店,皇家咖啡廳酒店的地理位置很明顯更勝一籌。西接優雅高貴的梅菲爾區(Mayfair),東臨極具創意活力四射的蘇活區(Soho),酒店自身位於攝政街(Regent Street),距離唐人街(China Town)、白金漢宮(Buckingham Palace)、議會大廈(Houses of Parliament)和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有不到1英里(1.6公里)的距離。邦德街(Bond Street)、牛津街(Oxford Street)和薩維爾「裁縫街」(Savile Row)均距離酒店只有短短6分鐘步行路程。

提供下午茶的是酒店的Oscar Wilde Bar——奧斯卡王爾德酒吧。雖然是叫做「Bar」,但我覺得更貼切的說法應該是小型宴會廳,早在1865年創立之時,Oscar Wilde Bar還叫Grill Room,即酒店餐廳。經過一番精心地復原,這裡現如今忠實重現了路易十六時期富麗堂皇的裝修風格,着實無愧「Royal」的盛名。雖然已經更名,單玻璃上依然寫着「GRILL ROOM 1865」。

還有這個繞不開的名字,就是唯美主義的代表人物,英國最偉大的作家與藝術家之一:奧斯卡王爾德。據說,王爾德曾經常在現在的Oscar Wilde Bar用餐,並就是在這間餐廳邂逅了他的畢生摯愛——美少年阿爾弗萊德·道格拉斯(Lord Alfred Douglas;暱稱「波西(Bosie)」)。時值1892年,年僅22歲的波西連讀了14遍王爾德的《道林·格雷的畫像》後,經人引介拜見了王爾德,隨後王爾德與他很快發展了感情。波西脾氣暴躁、驕橫自私、揮金如土,而兩人熱戀的兩年間王爾德不僅拋家棄子,也沒寫出任何作品。1895年,昆斯貝理侯爵發現了兒子與王爾德交往,公然斥責王爾德是一個sodomite(同性戀代名詞)。幼稚和衝動的波西讓王爾德立刻上訴,告侯爵敗壞他的名譽。結果王爾德上訴失敗,更被反告曾「與其他男性發生有傷風化的行為」(committing acts of gross indecency with other male persons)。根據當時英國苛刻的刑事法修正案第11部分,王爾德被判有罪,在瑞丁和本頓維爾監獄服了兩年苦役。王爾德服苦役的兩年,波西無影無蹤,饒是如此,王爾德在獄中寫下詩作《瑞丁監獄之歌》和長篇「情書」《自深深處》。出獄後,為了自己的兩個孩子王爾德曾嘗試與夫人複合,但波西主動跟他見面,並表明想與王爾德重新開始,最後王爾德還是選擇了波西。1898年王爾德與波西同游意大利,但最後兩人仍分手,因為出獄後的王爾德風光不再,波西也開始明白王爾德已不再是那個已婚且人人敬羨的成功人士。僅管他們曾經相愛,膩在一起聊到天南地北,但是任性的波西早前就曾對王爾德說過:「如果你不再是那個高高在上的王爾德,那一切都不再有趣。」1900年11月30日,潦倒的王爾德因腦膜炎於巴黎的阿爾薩斯旅館(Alsace)去世,終年46歲,死時只有兩個朋友陪在他身邊。王爾德去世後,波西也被長期的精神問題所困擾。

故事的結局雖然令人唏噓,但王爾德最美好的回憶都留在了Café Royal,曾經的Grill Room見證了他至死不渝的愛情。除了王爾德,奧博利.比亞茲萊,亞瑟柯南道爾,蕭伯納,葉芝,惠斯勒等大文豪和藝術家都是這間餐廳的常客;傑出人物如溫斯頓丘吉爾,奧古斯都約翰,D H 勞倫斯,弗吉尼亞伍爾夫和雅各伯愛潑斯坦在這裡也經常可以見到。

到了二十世紀中期,Café Royal繼續散發着無窮的吸引力:從曾經與瑪麗蓮夢露齊名的好萊塢性感女星碧姬芭鐸,到伊麗莎白泰勒和李察伯頓的浪漫約會;從爵士音樂的靈魂人物路易斯阿姆斯特朗,再到拳王穆罕默德阿里,各界名人的頻繁光顧簡直成了每日的例行公事。

關於奧斯卡王爾德酒吧還有一位不得不提的巨星,就是不久前剛剛離世的David Bowie。1973年,就是在這間舉世聞名的酒吧,他舉辦了一個被稱作「最後的晚餐」的party,從此正式告別了他演藝生涯最輝煌、最成功的角色:Ziggy Stardust。當晚可謂群星雲集,當時最重要的搖滾巨星Mick Jagger,Lou Reed等人悉數到場,為這間酒吧的傳奇又書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相信,每一個歷史悠久的酒店都會有講不完的故事,所以當我走近這個金碧輝煌的房間時,真正吸引我的並不是餐具有多精緻,食物有多美味,我是帶着一種對無窮智慧的嚮往和多元文化的崇敬前來膜拜的。

Oscar Wilde Bar下午茶

因為有了朗廷的珠玉在先,此番點單、就餐我都更加輕車熟路,而Oscar Wilde Bar的上菜路數竟也和朗廷如出一轍:都是原本三層的茶點分三批依次奉上,種類繁多絕對管飽;不同的是這次沒有「續杯」一說,吃完就直接撤走了,自助餐小能手們恐怕要不開心了。

Hotel Café Royal下午茶

對於Oscar Wilde Bar的食物,我並沒有什麼太深刻的印象,確實很好吃,但具體吃了什麼又有些恍惚,感覺和朗廷的差不多,大概是因為我志不在此吧。唯一印象深刻的是茶,長長的茶單目測要比朗廷提供的種類更加豐富,但既然來了自然要選擇他家自創的招牌Oscar,選用的是很正宗的正山小種紅茶,聞上去有很重的煙熏味,不知道的還以為在吃煙熏三文魚,但喝起來口感極佳,能感到一股暖意夾雜着一絲秋天的果實的香氣在身體裡流動。

酒吧的經理也相當nice,會親自到每一桌問候、交流,並認真回答每一個關於酒吧的問題。每隔一個小時,她都會通過搖鈴鐺吸引大家的注意力,歡迎大家的到來,並講述一小段酒吧的歷史,讓整個就餐經歷變的更加有意思了。

Hotel Café Royal下午茶

Oscar Wilde Bar下午茶的起價是每人42英鎊(不含服務費),如果選擇添加一杯香檳的話依照不同種類依次加價,最貴的香檳王+下午茶要95英鎊每人(不含服務費)……就倫敦的五星級酒店而言,Café Royal算是良心價了,除卻極其便利的地理位置,光是這無數背後的故事就足以令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心潮澎湃趨之若鶩了。要問我的感受,也就一個字:值!

放眼全英國,除了倫敦其他地方有名的下午茶餐廳依舊數不勝數:約克的Betty’s,巴斯的The Pump Room,格拉斯哥的The Willow tea rooms……這要是數下去估計我得專門為此寫本書了。有些人覺得這些餐廳都大同小異,也有人覺得每一家餐廳都各具特色,在這「沒意思」和「有意思」之間,不變的是餐廳,有差別的無非是心態。喜歡挑毛病的總能在雞蛋里找出骨頭;心態積極樂觀的即便是微小的細節中也能發掘出確實的幸福。這些令我深深為之着迷的人物和歷史,也大可因一句「跟我有什麼關係」而瞬間一文不值。碼了這麼多字,是因為對我來說,能夠去到不同的酒店品鑑下午茶,並且探尋一些背後的故事,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希望我的幸福、我的收穫,可以與你分享。

更多英國著名下午茶地推薦請點擊:哈羅德百貨英式下午茶格拉斯哥下午茶好去處倫敦英式下午茶推薦來約克,嘆一杯精緻的英式下午茶

原文來自微信號(thomas_bond)

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