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City of London】从伦敦城到金丝雀

【City of London】从伦敦城到金丝雀

伦敦,英国首都,大英帝国沧桑恢宏历史的见证,与纽约同为毫无争议的国际金融中心,多项金融指标位于全球第一。伦敦作为金融中心的历史伴随着大英帝国的崛起而兴,现今英国作为老牌的资本主义强国,伦敦依旧掌握着欧洲大陆甚至远至非洲、西亚、中亚的金融枢纽地位。

伦敦金融城

说到伦敦的金融产业,必须谈及的是伦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这是大伦敦地区内拥有相对独立的行政管理权限的区域之一,这一点不同于我国城市内的“区”,伦敦金融城有自己的军队、市长和徽标,同时是伦敦金融产业的心脏带。

这个“城中城”面积1平方英里(约2.9平方公里),但对整个英国GNP的贡献率达到了2%,每天大概有35万人在这里工作,集中了500多家外国银行和180多个外国证券交易中心。世界500强的跨国公司中,75%在这里设有分支机构。

历史上这个区域同它西侧的威斯敏斯特是伦敦城市最先兴起的区域,但它比后者更为悠久。伦敦城是古罗马时期的产物,坚固的罗马城墙造就了铁打的伦敦城,流水的帝王将相。直到1066年,英格兰的国王才到达这里,由于难以征服“伦敦人”,最后妥协保留其一定的自主权,同时伦敦城也承认了英格兰的国王权力。随着以威斯敏斯特为代表的英格兰城市范围的逐渐壮大,伦敦城被包围为“城中城”,现在这座城中城虽然没有了城墙,但依旧有着明确的界线,依旧是伦敦名副其实的经济中心,威斯敏斯特则是行政中心。

City of London

作为传统的欧洲城市,伦敦保存着较为完好的历史街区和历史建筑,这一点在伦敦金融城内依旧有所体现,著名的圣保罗大教堂就在这1平方英里的范围内,伦敦塔也在地块周边。但不同于传统欧洲古老城市如罗马、巴塞罗那、巴黎较为平面统一的城市风格和严谨的高度限制,伦敦中心区域的金融城拥有古今融汇于一体的别样风格。

首先是路网格局,这里依旧保持着中世纪自然生长态势的道路形态,街区紧密而不规则,因此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不同年代的建筑可以有着较为统一的整体性。

高层建筑分布比较集中,在视觉上并未产生压倒之势,与低矮建筑发生互动良好的关系。在这些高层建筑中,最高的赫伦大厦也只有230米,这样的高度在2.9平方公里的尺度上足以中和。

City of London

出于这样的考虑,即便在金融城内有The leadenhall building,瑞士再保险大厦和Walkie Talkie这样奇奇怪怪的建筑,整个格局也依旧能保持着一定的统一性。

较为统一的建筑后退距离带来的整齐划一的视觉效应降低了因建筑类型、立面、高度不同而产生的混乱感。不可否认的是,伦敦金融城的这种城市形态像极了亚洲城市面貌,高低错落,风貌不同,为此产生的意见褒贬不一。

但伦敦作为引领工业革命的世界城市,其面貌注定会与欧洲大陆传统城市有所不同。伦敦金融城在某些地方有些像上海的浦西外滩金融中心,位于传统的城市中心,是城市最先兴起的地方,拥有不同时期的建筑类型等等。

上世纪90年代,受制于金融城捉襟见肘的可开发空间,英国政府开始支持已废弃码头区域——金丝雀码头的开发,这一地点离金融城只有3英里,拥有大量的空间。这一点又同上海浦东的开发有点相像。

City of London老照片

金丝雀码头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因为深水港口的开发而没落的,80年代停运,改建初期,一度因入住率较低而陷入瓶颈,但随着轨道交通的修建,经过20多年的开发建设,现在的金丝雀码头已经成长为伦敦重要的金融区和购物区,其中第一加拿大广场、汇丰银行塔和花旗银行中心是该区域的三座高层标志性建筑,建成时的第一加拿大广场是最高建筑。

不同于金融城古今交汇,路网不规则的格局,改造后的金丝雀码头核心区域呈现出方格网状规则的布局形式,一共分为26个地块,东西轴线贯穿整个区域,虚实结合,南北副轴与主轴交汇形成节点。

在此影响下,几乎全部的摩天大楼都是box形体,风格统一,气势巍然。在办公空间的下面,金丝雀码头的地下空间得到充足的开发,商场林立,成为伦敦的购物天堂。

伦敦塔桥

码头遗留下的水湾经过适当的改造形成优美的景观,并成为豪华游轮的停靠地点,新的金丝雀码头生机勃勃走来,在未来5年内,该区域会得到完整的开发。如今这里基础设施已经健全,临近伦敦城市机场,为商务人士提供了极大地便利。在金丝雀码头北部,便是南北延伸的2012年奥运开发区,伦敦东部一系列的新建设和开发正在为伦敦注入新的活力。

从伦敦城到金丝雀,伦敦走过了近千年的历史。虽然美国纽约的崛起影响到了英国伦敦的绝对地位,但放眼全球,这个老牌资本主义国家依旧发挥着后来居上者无法比拟的能量。论城市规模伦敦无法与东京比拟,论响亮名号,也落于纽约之后,论朝气蓬勃,中国的一线城市也正摩拳擦掌,但这都抹不掉伦敦这个堪称经典,彰显气质的大气之城。

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