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ody Mary】血腥玛丽,不止是一杯酒
相信很多人第一次听说血腥玛丽这个名字是在英国的酒吧里。看着酒水单上“Bloody Mary”这个重口味的名字有多少人跟我一样顿时就有点儿食欲消减呢?虽然名字听起来重口,但是这款在地下酒吧非常流行的饮料还有另一个诨名“喝不醉的番茄汁”,因为它由伏特加、番茄汁、柠檬片、芹菜根混合而制成,只是鲜红的蕃茄汁看起来很像鲜血,故而以此命名。

那么为啥不叫血腥亨利、血腥乔治偏偏要叫血腥玛丽呢?难不成发明酒的人跟玛丽有仇?其实这个名字源于西方的恐怖传说。相传玛丽是个嗜血的女巫,以折磨少女为乐,为了永葆青春甚至以人血沐浴。不知道有没有童鞋在万圣节出去High的时候注意过大街上各位蛇精病的打扮,除了常见的染血护士服,小丑装扮,可能女鬼也是热门选项之一。
虽然传说的版本各有不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英国历史上的确有位玛丽挺血腥的。她就是爱德华六世的异母姐姐,伊丽莎白一世的异母妹妹:Mary I of England(玛丽一世)。

相信看过电影《亨利八世》或者黄暴美剧《都铎王朝》的童鞋一定对这一家子不陌生——娶过六位王后的任性老爹亨利八世,没头脑的安妮王后和不高兴的凯瑟琳王后,短命的男主角爱德华六世(他曾在马克·吐温小说《王子与平儿》中奉献自己的“处女秀”),嫁给国家的明君伊丽莎白一世以及人生是大写的悲剧的玛丽一世。
玛丽是亨利八世第一任妻子凯瑟琳王后的女儿。凯瑟琳王后是西班牙公主,曾经是亨利八世的嫂子,孀居之后出于二度政治联姻的考虑,再嫁给了这位任性国王。在他们长达二十多年的婚姻里凯瑟琳生育过六个孩子,但玛丽是唯一没有夭折的一个。虽然是仅存的硕果,玛丽的身体也是风吹吹就倒的病弱。
在爹妈闹崩以前,玛丽的童年还是比较幸福的。但当时正值宗教改革的春风吹遍欧洲大陆,作为岛国君主,任性的亨利八世也急不可耐地想要甩掉教皇这个要钱又要权的累赘,于是跟罗马教廷翻脸,自立为英国国教的最高领袖,不受教廷控制,给自己来了个王权教权买一赠一。与此同时,他在求子心切的情况下跟安妮·博林也就是伊丽莎白一世的妈来了一腿,成功玩出一条人命,顺理成章地废掉了无子的凯瑟琳王后,算是脱离教廷的附赠礼包。因为宗教传统一夫一妻制才是当时的合法婚姻制度(当然现在也是啊!),于是凯瑟琳的女儿玛丽在自己亲妈赔了一身剐还被拉下马的情况下悲剧地变成了私生女——也就是中国古代所称的“庶女”,混得好的庶女典范有贾探春同志(详见《红楼梦》)。咳咳,扯远了。
言归正传,被贬的玛丽甚至只能被称为“玛丽·都铎”,而不是她的公主头衔“威尔士女亲王”(Her Royal Highness the Princess of Wales)。要知道,英国的王储在继承王位之前,一定会有一个称为就是威尔士亲王,比如现在这位等得花儿都谢了的老王子查尔斯。被折磨的玛丽一定是个心比天高的女纸——在恨死自己亲爹的情况下还是能放下身段去讨好亨利八世。说实话,每每看到这种政治倾轧或者是财产争夺战就会觉得世界就是一个荒谬的悖论。
玛丽的上位之路颇有一种媳妇熬成婆的悲剧感。她熬死了亲爹和亲弟,政变干掉了“九日女皇”简·格雷,完成了自己V字形的人生道路:童年是备受宠爱的公主,青年是悲惨落魄的阶下囚,中年是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第一女王。没错,她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君主,只不过没有两位伊丽莎白女王名气大而已。
且不论玛丽的政治身份,从做人的这个角度看,玛丽的人生不可谓不悲惨。任性爹疼她疼到一半就为了政治把她抛弃了,倒霉娘爱她但是两人始终被分开软禁,以至于凯瑟琳死时玛丽都未能见最后一面。更不用说两个异母姐弟,不是一个妈生的也就算了,信仰也不同做礼拜都做不到一起去这要怎么交流?虽然我们常听人说,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就会给你打开一扇窗,但是在感情方面上帝显然是把玛丽家的下水道都给封死了。亲情全方位垮棚也就算了,爱情也是寄托在一桩政治婚姻上,从头到尾跟丈夫分居英国和西班牙,怀孕两次居然还是假性怀孕,简直是命中注定惨到底。说到这里就忍不住吐槽一下中世纪欧洲的医疗水平真是差的没谱。别跟我提那个时候已经在文艺复兴不是中世纪了,文艺复兴可没说西医复兴啊。哦对,西医本未兴过,也不存在复兴。直到20世纪初西班牙大流感都还坑死上千万人,也足见西医发展的滞后,毕竟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从未发生过类似于黑死病、大流感之类的瘟疫。之所以要讨论医疗水平这个问题,也是因为玛丽一世被这坑爹的诊疗能力闹成了世人的笑柄。当她第一次以为自己怀孕的时候给她诊断的医生也做个顺毛驴,认为她真的怀上了。谁知笠年六月,玛丽预产期到,她的肚子却平了下去,已经准备好敲锣打鼓放鞭炮的英国人民才知道原来这是“放了一个巨大的屁!”
如果那个时候有微博热搜,估计新浪的服务器都会被刷瘫痪吧。
而这“狼来了”的故事居然还发生了第二次。终其短暂的一生玛丽都未曾生育,尽管她是那样渴望有一个孩子。
说了这么多玛丽的生平,也不过想要证明她是个不幸的人。更可怕的是这样不幸的人却在经历诸多悲惨遭遇之后却获得了她一辈子唯一能够拥有的宝贝——权利。可以说,她大部分的不幸都可以归于权利缺失。如果她母亲是一个有分量的公主而不是被西班牙和英国推来搡去的王后,如果她是个男性继承人,如果她不是信仰天主教而是顺势而为信仰国教……那么她在继位之后也可能就不会采取报复性举动,在全面恢复天主教的同时对新教徒大肆迫害。
我想来认为哲学在变成宗教之后都是肮脏的,释迦牟尼可以以身饲鹰,但是在藏传佛教那里佛就沦丧为喇嘛们坑蒙拐骗的工具。而叛逆成为正统的主要原因是上一代的退场和下一代的登台,譬如古罗马多神教的衰微和基督教的兴起,盖因罗马帝国缺少一个辅助手段进行统治而已。而宗教的极端性正是它比别的政治手段更可怕的原因,杀人诛心便是这个道理。如果类比玛丽的手段,我们大概第一个会联想到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第二会联想到南北朝时期北周皇帝宇文邕的灭佛举动,不然也不会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了(不造有没有童鞋看过《兰陵王》,里面灭佛的原因是因为男二爱女主哦~虽然很扯但是至少艰难地跟历史沾了边)。
话题回到玛丽身上,可以说正是她在新教已经渐入民心的时候逆行倒施激起了民愤,才给自己挣了这么个诨名“血腥玛丽”。新教简化了拜神手续,踹开了罗马教廷,即使是几百年后的今天,其进步性也是毫无疑义的。玛丽因为“自己爱吃鸭子不爱吃鸡就不准全国人民吃鸡”这种宗教高压政策,因为政治拉票以人民为贿金去抱教皇大腿,如此浅薄的目光也实在让人不得不说,可怜之人必有可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