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Bloody Mary】血腥瑪麗,不止是一杯酒

【Bloody Mary】血腥瑪麗,不止是一杯酒

相信很多人第一次聽說血腥瑪麗這個名字是在英國的酒吧里。看着酒水單上「Bloody Mary」這個重口味的名字有多少人跟我一樣頓時就有點兒食慾消減呢?雖然名字聽起來重口,但是這款在地下酒吧非常流行的飲料還有另一個諢名「喝不醉的番茄汁」,因為它由伏特加、番茄汁、檸檬片、芹菜根混合而製成,只是鮮紅的蕃茄汁看起來很像鮮血,故而以此命名。

血腥瑪麗

那麼為啥不叫血腥亨利、血腥喬治偏偏要叫血腥瑪麗呢?難不成發明酒的人跟瑪麗有仇?其實這個名字源於西方的恐怖傳說。相傳瑪麗是個嗜血的女巫,以折磨少女為樂,為了永葆青春甚至以人血沐浴。不知道有沒有童鞋在萬聖節出去High的時候注意過大街上各位蛇精病的打扮,除了常見的染血護士服,小丑裝扮,可能女鬼也是熱門選項之一。

雖然傳說的版本各有不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英國歷史上的確有位瑪麗挺血腥的。她就是愛德華六世的異母姐姐,伊麗莎白一世的異母妹妹:Mary I of England(瑪麗一世)。

血腥瑪麗

相信看過電影《亨利八世》或者黃暴美劇《都鐸王朝》的童鞋一定對這一家子不陌生——娶過六位王后的任性老爹亨利八世,沒頭腦的安妮王后和不高興的凱瑟琳王后,短命的男主角愛德華六世(他曾在馬克·吐溫小說《王子與平兒》中奉獻自己的「處女秀」),嫁給國家的明君伊麗莎白一世以及人生是大寫的悲劇的瑪麗一世。

瑪麗是亨利八世第一任妻子凱瑟琳王后的女兒。凱瑟琳王后是西班牙公主,曾經是亨利八世的嫂子,孀居之後出於二度政治聯姻的考慮,再嫁給了這位任性國王。在他們長達二十多年的婚姻里凱瑟琳生育過六個孩子,但瑪麗是唯一沒有夭折的一個。雖然是僅存的碩果,瑪麗的身體也是風吹吹就倒的病弱。

在爹媽鬧崩以前,瑪麗的童年還是比較幸福的。但當時正值宗教改革的春風吹遍歐洲大陸,作為島國君主,任性的亨利八世也急不可耐地想要甩掉教皇這個要錢又要權的累贅,於是跟羅馬教廷翻臉,自立為英國國教的最高領袖,不受教廷控制,給自己來了個王權教權買一贈一。與此同時,他在求子心切的情況下跟安妮·博林也就是伊麗莎白一世的媽來了一腿,成功玩出一條人命,順理成章地廢掉了無子的凱瑟琳王后,算是脫離教廷的附贈禮包。因為宗教傳統一夫一妻制才是當時的合法婚姻制度(當然現在也是啊!),於是凱瑟琳的女兒瑪麗在自己親媽賠了一身剮還被拉下馬的情況下悲劇地變成了私生女——也就是中國古代所稱的「庶女」,混得好的庶女典範有賈探春同志(詳見《紅樓夢》)。咳咳,扯遠了。

言歸正傳,被貶的瑪麗甚至只能被稱為「瑪麗·都鐸」,而不是她的公主頭銜「威爾士女親王」(Her Royal Highness the Princess of Wales)。要知道,英國的王儲在繼承王位之前,一定會有一個稱為就是威爾士親王,比如現在這位等得花兒都謝了的老王子查爾斯。被折磨的瑪麗一定是個心比天高的女紙——在恨死自己親爹的情況下還是能放下身段去討好亨利八世。說實話,每每看到這種政治傾軋或者是財產爭奪戰就會覺得世界就是一個荒謬的悖論。

瑪麗的上位之路頗有一種媳婦熬成婆的悲劇感。她熬死了親爹和親弟,政變幹掉了「九日女皇」簡·格雷,完成了自己V字形的人生道路:童年是備受寵愛的公主,青年是悲慘落魄的階下囚,中年是遇神殺神遇佛殺佛的第一女王。沒錯,她是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性君主,只不過沒有兩位伊麗莎白女王名氣大而已。

且不論瑪麗的政治身份,從做人的這個角度看,瑪麗的人生不可謂不悲慘。任性爹疼她疼到一半就為了政治把她拋棄了,倒霉娘愛她但是兩人始終被分開軟禁,以至於凱瑟琳死時瑪麗都未能見最後一面。更不用說兩個異母姐弟,不是一個媽生的也就算了,信仰也不同做禮拜都做不到一起去這要怎麼交流?雖然我們常聽人說,上帝給你關上一扇門就會給你打開一扇窗,但是在感情方面上帝顯然是把瑪麗家的下水道都給封死了。親情全方位垮棚也就算了,愛情也是寄托在一樁政治婚姻上,從頭到尾跟丈夫分居英國和西班牙,懷孕兩次居然還是假性懷孕,簡直是命中注定慘到底。說到這裡就忍不住吐槽一下中世紀歐洲的醫療水平真是差的沒譜。別跟我提那個時候已經在文藝復興不是中世紀了,文藝復興可沒說西醫復興啊。哦對,西醫本未興過,也不存在復興。直到20世紀初西班牙大流感都還坑死上千萬人,也足見西醫發展的滯後,畢竟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從未發生過類似於黑死病、大流感之類的瘟疫。之所以要討論醫療水平這個問題,也是因為瑪麗一世被這坑爹的診療能力鬧成了世人的笑柄。當她第一次以為自己懷孕的時候給她診斷的醫生也做個順毛驢,認為她真的懷上了。誰知笠年六月,瑪麗預產期到,她的肚子卻平了下去,已經準備好敲鑼打鼓放鞭炮的英國人民才知道原來這是「放了一個巨大的屁!」

如果那個時候有微博熱搜,估計新浪的服務器都會被刷癱瘓吧。

而這「狼來了」的故事居然還發生了第二次。終其短暫的一生瑪麗都未曾生育,儘管她是那樣渴望有一個孩子。

說了這麼多瑪麗的生平,也不過想要證明她是個不幸的人。更可怕的是這樣不幸的人卻在經歷諸多悲慘遭遇之後卻獲得了她一輩子唯一能夠擁有的寶貝——權利。可以說,她大部分的不幸都可以歸於權利缺失。如果她母親是一個有分量的公主而不是被西班牙和英國推來搡去的王后,如果她是個男性繼承人,如果她不是信仰天主教而是順勢而為信仰國教……那麼她在繼位之後也可能就不會採取報復性舉動,在全面恢復天主教的同時對新教徒大肆迫害。

我想來認為哲學在變成宗教之後都是骯髒的,釋迦牟尼可以以身飼鷹,但是在藏傳佛教那裡佛就淪喪為喇嘛們坑蒙拐騙的工具。而叛逆成為正統的主要原因是上一代的退場和下一代的登台,譬如古羅馬多神教的衰微和基督教的興起,蓋因羅馬帝國缺少一個輔助手段進行統治而已。而宗教的極端性正是它比別的政治手段更可怕的原因,殺人誅心便是這個道理。如果類比瑪麗的手段,我們大概第一個會聯想到秦始皇的焚書坑儒,第二會聯想到南北朝時期北周皇帝宇文邕的滅佛舉動,不然也不會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了(不造有沒有童鞋看過《蘭陵王》,裡面滅佛的原因是因為男二愛女主哦~雖然很扯但是至少艱難地跟歷史沾了邊)。

話題回到瑪麗身上,可以說正是她在新教已經漸入民心的時候逆行倒施激起了民憤,才給自己掙了這麼個諢名「血腥瑪麗」。新教簡化了拜神手續,踹開了羅馬教廷,即使是幾百年後的今天,其進步性也是毫無疑義的。瑪麗因為「自己愛吃鴨子不愛吃雞就不准全國人民吃雞」這種宗教高壓政策,因為政治拉票以人民為賄金去抱教皇大腿,如此淺薄的目光也實在讓人不得不說,可憐之人必有可恨。

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