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英國帶讀記:尋書難題
朋友在她一篇文章中談到:「在英國做一等好學生除了要很聰明,要花很多時間,同時要很有錢。」原因是書很貴。其他的暫且擱下不談,對書很貴這事兒,我已經深有體會。通常,要解決英國買書的難題通常只有借、買電子書、買二手書等等方法。
來了一個月了,其實還沒好好開始讀書,而是一直在忙着找書。一共四門課,每門課有平均近十本的指定閱讀書目,加上每節課開始之前老師另外布置的閱讀書目和文章,光把它們找齊就已經把我累得氣喘吁吁了,更何況它們都是那麼的昂貴。大概一本書要25鎊到65鎊左右。

圖書館當然會有這些書,但是這些在上課使用的圖書限借24小時,圖書館也有一些電子書和牛津大學的免費閱讀資源,但是只占老師指定的十分之一還不到。
觀察身邊同學們買書的狀況,台灣小男生說:「我才不喜歡看電子書,我喜歡拿實體書的感覺(我沒告訴他,姐姐其實也是同感)。」他推薦我在Speedyhen線上(即網上)書店買書,運氣好的話35鎊的書可以10鎊買到。哈薩克斯坦的小美眉也拿了本同樣的書,就問她是在網上買的嗎?她回答說:「網上買書要等很長時間(其實不過是3-4天啦!),我直接在校內書店買的。」。我知道校內書店絕對是不打折沒商量的。另外一個推着滿滿一拉杆箱書來上課的同學是蘇格蘭本地人。十幾名同班同學裡,只看到這三名同學是有書拿的,其他同學都是帶Laptop(筆記本電腦)、iPad、或者剛剛借來的書來上課的。
說實話,我在這些書單前有些為難。都做了老婆和媽媽的人是不可能為了一本24小時即還的書天天折騰的。買書呢,貴賤不說,每本500-1000頁的分量,學業結束以後是不可能帶走的。看來,除了找到電子書,我再無他途!於是我百度啊、Google啊、Yahoo啊的一通神搜,這裡上網沒有屏蔽,搜得甚是爽快。可是能搜到的也不過是一些片段,找不到全書。

一籌莫展之際,自然而然地想到了我的祖國,想到了走到哪裡都是我強大後盾的祖國。還有我國內最親密的購物網站,那無所不能的——淘寶。一上淘寶就有收穫,不到一分鐘就搜到了我朝思暮想的指定書,價格嘛,當然是親民的。
此時我想到了出國留學的前輩們。不用說遠到庚款留學生、徐志摩、錢鍾書,就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留學生們,他們也沒有這麼方便的條件啊!他們沒有網絡,沒有微信,沒有淘寶,甚至那時人民幣與英鎊的匯率是現在的兩倍,那日子是怎麼過的啊!此時,我真的想衝到馬雲、馬化騰等網路英雄跟前,跟他們握手說:「同志們,辛苦啦!我代表中國現代留學生感謝你們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