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伦三岛畅游17天游记——贵族风牛津VS小清新剑桥
地球人都知道英国有这么两所牛校——牛津与剑桥,它们根出一家,同本同源却又彼此争斗,相爱相杀,就像天空的双子星一样挂在英格兰大陆的两端。至于它们的辉煌历史和曾经出过哪些各方面的牛人,大概也不用细说了。在正式开始我的牛津剑桥游记之前,先给大家讲个古老的笑话:
有一次剑桥大学的考试中,一个年轻的学生突然站起来要求监考官为他提供蛋糕和甜酒。开始监考官以为自己听错了,然而学生掏出了一份500多年前用拉丁文写成的剑桥法规,上面明确规定了“每一位参加考试的绅士在考试期间有权要求提供蛋糕和甜酒”。于是监考官无奈地派人拿来了可乐和汉堡作为现代的“蛋糕与甜酒”,然后这个学生美滋滋地在吃喝中考完了试。三个礼拜后,这个学生被学校罚款5英镑,理由是“出席考试时没有携带佩剑”。
所以说,跟权威玩儿历史,你还嫩了点儿~

不过这次之所以在游记中把这两个地方放在最前面,倒也并非因为对于名校的景仰,而是另有原因,每次出游之前我是必须要把目的地的情况挖个差不离,不然是不肯出门的。然而这两个大学城是这次英伦游唯一违反定律的地方——除了知道怎么坐火车以及出站怎么走以外,基本上就没有做太多的调查了。因为总觉得大学城这种地方,实在是不适合定点打卡游的方式,也许只有手拿一张干净的、没有标注过的地图在校园里随性地闲逛,才是体验大学气氛更好的打开方式吧。
剑桥——街角的书卷和眼角的云淡风轻
剑桥在伦敦的东北方向,火车到站的时候已经过了中午,站台上多是拖着行李箱的学生模样的乘客。
作为电影《万物理论》取景地之一的剑桥,在来之前早已憧憬过无数次。沿着小路向校园的方向走,最初出现的就是教堂的尖塔了,剑桥里的教堂有好几个,不过和牛津那边“三步一塔,五步一十字”还是有点差距。其实我比较好奇为什么一个大学里面会有这么多的教堂呢?

走着走着就先到了剑桥大学最有名的博物馆Fitzwilliams Museum,看到门口的告示才知道正好赶上了开馆200年,然后看到门口两个凹造型的妹子在抱雪白的大柱子,为了拍照也是蛮拼的。
虽然这个博物馆并不是很大,但藏品还算不错,大概在里面逛了个一小时左右。大多是世界各地的文物,有点像是个缩微版的大英博物馆。不过具体有什么东西就不多说了,还是继续校园漫步吧。
路上偶遇一座塔楼,塔楼上的钟很有特点,是方形的两面,从这里开始路上的人也慢慢多了起来,包括学生和游客都不少,应该是接近校园中心了罢。
路边也有很多的小店,其实剑桥大学的整个风格就像是一个小镇,走在这里很容易会以为自己是在悠闲地逛街。不过现实提醒了游客们,你们已经来到了一个随时会有雨点掉在头上的地方啦。

终于来到了校园中心点,旁边就是国王学院壮观的大门啦。感觉这才真正的象牙塔啊,来到这里,一定要低头做个谦(zhuang)逊(bi)的姿势~
大名鼎鼎的蚱蜢钟也在旁边,据说这表盘是24K镀金的,设计上很别出心裁地用亮灯的刻度来代表指针,有不少游客在旁边跟着闪烁的蓝灯数秒,就为了看上面的蚱蜢会不会动一下。
就这么随意的放在街边的小酒铺,是一种怎样的小清新情怀?继续往前,就是市中心,不对,是校中心最热闹的三一小街。

很快就到了三一学院的大门口,学院不知道为何现在不对外开放,不过这个大门大概是全校最有气质的了。我不禁有些好奇,都是些怎样的手,曾经推开这古老的木门呢?
穿过三一小街,来到学校的另一边,画风又变成了南方乡村模式,缓缓流淌的剑河划开了地面,给两岸的建筑增添魅力的同时,也给学校的学生们带来了撑船的生意。
剑河旁边的一个占地面积很大的学院,密密的林荫道,感觉像是在公园而不是一所高档学府。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意境,这样的剑桥。
牛津——高贵的血脉,印在身上也刻在心中
换个方向说说牛津吧,这边和伦敦的距离和剑桥也差不多,都是一个小时火车左右。到牛津的时候正赶上他们的开放校园活动,结果人也是特别的多。对于想要闲逛的人来说,不免有些小失望,不过好处是一些平时收费的地方会开放免费参观,虽然一路下来感觉也没蹭到几个。

到了牛津市中心,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游客中心对面的学院大楼,严肃而端庄。往前走一点就是Sheldonian Theatre,牛津中心的一个看起来很有历史的礼堂,据说很多庆典啥的都是在这举行。当天为了配合开放校园活动,有专人在里面给游客讲解学校的历史。
出来往前就是大概整个学校里最出名的Bodleian Library了,整个建筑是一圈楼围成一个四方形的庭院。
旁边的老图书馆,面积不大,却非常有历史,建筑风格也是十分独特。这个地方也是很多电影的取景地,不说你也能看出来的吧?有没有兴趣在这里考个试呢?
正好赶上一个展览,有很多古书展出,想一想这些书籍带着它们所记载的知识,从多少个世纪前一直流传到今天,也是很神奇。

牛津的建筑很多都是方正的格局,加上统一样式的窗户和墙上的雕像和装饰,隐约一股堂堂之风。牛津大学里的教堂多如牛毛,大型的就有好几个,小规模的几乎每院一个不重样的。正好赶上周日,大型的教堂里都是人山人海,还有排队登塔排到大门外的,加上教堂这东西看多了审美疲劳,因此决定不登塔了。
出来继续走,就路过叹息桥,虽然美观程度并不差,可修在人行道上,多少有一点山寨的感觉。
接着路过的是路边的更大的一个学院,好像是叫做牛津基督教堂学院,也是很高端大气的一个院。话说,牛津的学院真的都是围出来一个“院”……

再往前就是牛津大学教堂的尖塔,离近看还是相当之高啊,是为了更加接近上帝的声音么?
对面就是著名的牛津地标建筑Radcliffe Camera,也是牛津大学外观风格最独特的建筑。不过你要是在寻找照相机那就上当了,这里的Camera是拉丁文,翻译成英文就是Room,所以这其实是一个图书馆,但是不对外开放。
逛完了两座完全没有做过攻略的学府,谈不上特别惊艳,但也偶遇一些小惊喜,贵族风的牛津和小清新的剑桥,确实值得来这一趟。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