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berty】英国自由百货背后的故事
“布料本身诉说的故事成为服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就是我们热爱Liberty London的原因”。
Liberty(自由百货)的故事开始于1874年,创始人Arthur Liberty此时已经有了10多年在当时伦敦最时尚的百货店Farmer & Rogers工作的经验,这一年他31岁。Arthur Liberty生于1843年,是一个布商的儿子。16岁的时候在亲人的推荐下得以进入伦敦摄政街(Regent Street) 的一家布店做学徒。

摄政街在当时(即使在今天也一样)是伦敦最时髦的购物街,只有珠宝商,银匠及时装店等才能获得进入的资格。Farmers & Rogers便是其中一家专门售卖女士时装的店。Arthur通过自己的努力得以进入Farmers& Rogers工作,开始了他的时尚生涯。
Arthur Liberty非常热爱日本及东方文化,在1862年的伦敦世界博览会上,他接触到了来自日本的和服文化并为此着迷不已,他说服了Farmers & Rogers的店主买下了当时博览会上所有的日本商品,并专门在店内设立了东方商品部。这一举动在伦敦时尚界引起了轰动,几乎当时所有的伦敦时髦女郎都想要一件和服,而Farmers & Rogers是唯一可以买到这些商品的地方。Arthur Liberty设立的东方商品部成为了伦敦最时髦的时装店里最时髦的部门,连很多男演员女演员都是店里的常客。

两年后Arthur由于出色的工作就被提升为经理。十年工作后的1875年,Arthur决定自己创业,他从未来的岳父那里借了2000英镑租下了摄政街218A号一半的店面创立了自己的店,店铺一开始命名为“East India House”,后改名为Liberty & Co。由此看来Liberty对于东方文化的热爱一开始就存在于品牌的基因中。店里售卖他从东方引进的布料纺织品及家居产品,女店员们都穿着和服接待客人。得益于他独到的眼光以及对于东方文化的深入理解及热爱,成功是预料之中的。一年半以后Arthur就成功地归还了岳父的借款并租下218A号整个店面进行扩张。
虽然来自日本的印染纺织品仍然供不应求,Liberty却留意到了其质量的下滑及顾客需求的改变。他开始尝试从印度等地引进印花面料,但是仍不能让他满意。于是他决定引进高质量的白坯布,采用英国最新的印染技术进行加工,而染料却来自神秘的东方,从而发展出了独一无二的Liberty艺术印花面料系列。

Liberty独特的品味也促使了他与当时很多艺术家的合作,邀请他们为Liberty设计印花,一直到今天这一传统仍然延续。比如2015 Lou & Zola × Liberty中的一款“Growing Fonder”(情深意浓)就来自意大利著名印花设计师Mo Coppoletta。“Growing Fonder”呈现了两只孔雀交缠于一起,表达爱意。这款印花重新演绎了Liberty著名的孔雀羽毛系列印花,并且带有强烈的东方韵味和情结。采用了百分百埃及棉,面料非常柔软轻盈,并且更耐穿。
1884年Liberty成立了时装部,旨在挑战巴黎的时尚地位。至此以后Liberty和众多英国设计师合作并且建立了长久的合作关系。

到今天Liberty已经发展成一家综合的百货商店,售卖服装家居美容纺织等产品,但是品牌对于品味和质量的追求一直没有改变。而Liberty的印花面料更是受到从设计师到普通消费者的喜爱。每一季Liberty都会发布最新印花设计以及流行趋势。大家可以在Liberty官网找到最新款,有条件的可以去实体店购买哦。
原文来自:LouZola露露左拉(Lou_Zola)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