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Liberty】英國自由百貨背後的故事

【Liberty】英國自由百貨背後的故事

「布料本身訴說的故事成為服裝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就是我們熱愛Liberty London的原因」。

Liberty(自由百貨)的故事開始於1874年,創始人Arthur Liberty此時已經有了10多年在當時倫敦最時尚的百貨店Farmer & Rogers工作的經驗,這一年他31歲。Arthur Liberty生於1843年,是一個布商的兒子。16歲的時候在親人的推薦下得以進入倫敦攝政街(Regent Street) 的一家布店做學徒。

Liberty 英國自由百貨

攝政街在當時(即使在今天也一樣)是倫敦最時髦的購物街,只有珠寶商,銀匠及時裝店等才能獲得進入的資格。Farmers & Rogers便是其中一家專門售賣女士時裝的店。Arthur通過自己的努力得以進入Farmers& Rogers工作,開始了他的時尚生涯。

Arthur Liberty非常熱愛日本及東方文化,在1862年的倫敦世界博覽會上,他接觸到了來自日本的和服文化並為此着迷不已,他說服了Farmers & Rogers的店主買下了當時博覽會上所有的日本商品,並專門在店內設立了東方商品部。這一舉動在倫敦時尚界引起了轟動,幾乎當時所有的倫敦時髦女郎都想要一件和服,而Farmers & Rogers是唯一可以買到這些商品的地方。Arthur Liberty設立的東方商品部成為了倫敦最時髦的時裝店裡最時髦的部門,連很多男演員女演員都是店裡的常客。

Liberty 英國自由百貨

兩年後Arthur由於出色的工作就被提升為經理。十年工作後的1875年,Arthur決定自己創業,他從未來的岳父那裡借了2000英鎊租下了攝政街218A號一半的店面創立了自己的店,店鋪一開始命名為「East India House」,後改名為Liberty & Co。由此看來Liberty對於東方文化的熱愛一開始就存在於品牌的基因中。店裡售賣他從東方引進的布料紡織品及家居產品,女店員們都穿着和服接待客人。得益於他獨到的眼光以及對於東方文化的深入理解及熱愛,成功是預料之中的。一年半以後Arthur就成功地歸還了岳父的借款並租下218A號整個店面進行擴張。

雖然來自日本的印染紡織品仍然供不應求,Liberty卻留意到了其質量的下滑及顧客需求的改變。他開始嘗試從印度等地引進印花面料,但是仍不能讓他滿意。於是他決定引進高質量的白坯布,採用英國最新的印染技術進行加工,而染料卻來自神秘的東方,從而發展出了獨一無二的Liberty藝術印花面料系列。

Liberty 英國自由百貨

Liberty獨特的品味也促使了他與當時很多藝術家的合作,邀請他們為Liberty設計印花,一直到今天這一傳統仍然延續。比如2015 Lou & Zola × Liberty中的一款「Growing Fonder」(情深意濃)就來自意大利著名印花設計師Mo Coppoletta。「Growing Fonder」呈現了兩隻孔雀交纏於一起,表達愛意。這款印花重新演繹了Liberty著名的孔雀羽毛系列印花,並且帶有強烈的東方韻味和情結。採用了百分百埃及棉,面料非常柔軟輕盈,並且更耐穿。

1884年Liberty成立了時裝部,旨在挑戰巴黎的時尚地位。至此以後Liberty和眾多英國設計師合作並且建立了長久的合作關係。

Liberty 英國自由百貨

到今天Liberty已經發展成一家綜合的百貨商店,售賣服裝家居美容紡織等產品,但是品牌對於品味和質量的追求一直沒有改變。而Liberty的印花面料更是受到從設計師到普通消費者的喜愛。每一季Liberty都會發布最新印花設計以及流行趨勢。大家可以在Liberty官網找到最新款,有條件的可以去實體店購買哦。

原文來自:LouZola露露左拉(Lou_Zola)

Liberty London官網

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