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百年传奇——英国古老剧院的幽灵

百年传奇——英国古老剧院的幽灵

公元1986年,一个剧院幽灵游荡在英国伦敦的浓雾之中,在古老的英国女王陛下剧院拉开了迄今为止全球公演场次最多、公演时间最长、舞台变幻最复杂的音乐剧《歌剧魅影》(The Phantom of the Opera)首演的帷幕。变幻莫测的舞台布景、如诉如泣的音乐、唯美绚丽的舞蹈、哥特式鬼魅色彩的浪漫剧情,点爆了女王陛下剧院几百年来空前的盛况,成为音乐剧中永恒的佳作。

幽灵之父——音乐剧天才韦伯

幽灵、魂魄,就出没在水晶吊灯缓缓点亮腾空升起的刹那,就在韦伯的经典旋律急促奏响的瞬间。

p67402_1

音乐剧的创作需要结合古典音乐的修养和流行音乐的创作能力,而韦伯恰好有这种糅合各种音乐风格的能力,在《歌剧魅影》中,他运用了超现实手法和异化声线的巧妙处理,把一个黑暗与神秘交织的巴黎歌剧院表现得声色无常,倾尽全力地调动着一切声乐和舞美的艺术张力。

真诚又略带伤感的浪漫、充满爱与幻想的情感交融在通篇近似严肃的大歌剧音乐语言以及大量的古典音乐背景下,表现得极其凄婉。

韦伯用音乐塑造了一个才华横溢的幽灵,在复杂扭曲的地宫中藏匿着他戴面具的面孔。他的世界只由虚幻和魔法组成,就像遥远东方的神秘宫殿,无人能够轻易进入。这样一个长着梅菲斯特的恐怖样貌却有着浮士德般灵魂的幽灵,冷酷孤傲地面对那个真实的世界,在心上人面前却怯懦敏感。他是一个成熟睿智的导师,也是一个歇斯底里的复仇者,所有的一切都只为得到Christine爱的馈赠。

在《歌剧魅影》中,韦伯利用故事发生地巴黎歌剧院,创新地实现了剧中剧的创作形式,在音乐剧中套入了大量歌剧唱段。

《歌剧魅影》订票网站:

https://www.lovetheatre.com/tickets

https://www.lastminute.com/tickets

https://www.londontheatredirect.com

或许正是浓浓的雾霭适合幽灵鬼魅出没,伦敦的戏剧、文学作品似乎都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阴霾,而“幽灵”也成为艺术家笔下的常客。无论是莎翁的《哈姆雷特》、艾米丽勃朗特的《呼啸山庄》,还是民间的奇谈轶事,灵魂既是虚幻也是真实的存在。

似梦还似醒,似幻似真,这迷离呼唤声,颤动我心。

传说在19世纪中期,一名歌剧院演员在完成首演之后,由于资助人退出而导致个人状态受到影响,在之后每轮演出中她的状态每况愈下,嗓子几近失声,观众每天都在减少,票房告急。她决定把一次夜场公演作为自己的告别演出,虽然状态依然没有好转,但她尽力以最好的状态面对观众。正当她表演到最繁难的唱段时,突然感到一双有力的手按在她的肩头,帮助她做出各种动作,矫正姿势,好声音也顺畅地流露了出来。那晚的演出大获成功,这位歌剧演员也重拾信心,成为当时伦敦炙手可热的女高音。无独有偶,这双“无形的手”同样还帮助过一位出演音乐剧《国王与我》的女演员,她感觉有一个人进入了她的身体代她演唱,帮她把整场演出完成得无懈可击。

夜阑催人,心绪萌动,梦境的冥神也悄然打开梵门。退避白昼耀眼炫目的烦扰,驱离那无情淡漠的日光,凝神聆听这段圣夜的乐章。

据说这两个传说都始于伦敦西区伦敦皇家剧院,有人问过剧院当时的经理,他说如果这位“幽灵”导师真实存在,应该就是19世纪的一名喜剧名角,他在一次演出时心脏病突发死在了舞台上。之后,总会有人在夜晚剧院的灯光熄灭之时看到这位谐星,端坐在楼上的包厢里会心地笑。

一直到今天的伦敦西区,每一座古老的剧院都保留着自己的特色和传统,每日上演经典剧目。一些神秘鬼魅的传说总是依附着历史悠久的剧院,虽无从证实也无人较真,却一直被当今的人们津津乐道,成为剧院的另一层色彩,这是伦敦的戏剧观众赋予这些剧院的魅影。

音乐剧的起源

经典音乐剧《猫》,它与《剧院幽灵》、《悲惨世界》、《西贡小姐》并称为世界四大音乐剧。

音乐剧作为一种年轻的艺术形式,出现至今不过一百余年,虽然最早萌芽于轻歌剧,却又有别于华丽的传统歌剧。歌剧在艺术上的用意是把崇高的情绪贯注给观众,使他们变得丰富而高贵,然而这种形式渐渐地不能完全满足观众的情感,于是一种被称之为“居于杂耍和歌剧两端当中地带”的音乐剧艺术形式孕育而生。相对歌剧(Opera)而言,音乐剧(Musical)的曲本多以英语为主,融入了更多的流行音乐多样化元素,甚至出现了没有音乐伴奏的对白或是把歌曲插入到对话当中,使他们成为连接剧情的线索。音乐剧的唱段没有歌剧传统的宣叙调和咏叹调之分,唱腔也不一定运用美声方法。

音乐剧《悲惨世界》,至今仍在百老汇布罗德赫斯特剧院及伦敦女王剧院驻场公演。

音乐剧起源于英国,但真正使音乐剧与轻歌剧及娱乐歌舞表演相区别而行成一种单独的艺术表现形式的过程,是在美国完成的。因此提到音乐剧,几乎所有人都会联想到世界著名的百老汇,它作为世界音乐剧的中心一直为世人所向往,但人们愿意把伦敦西区与之相提并论。不同的是,百老汇以音乐剧为主,多以轻松幽默、现代感强烈的舞美为特点,其中以著名的《音乐之声》《狮子王》《妈妈咪呀》为代表,而西区则是话剧、音乐剧、舞剧、歌剧等各形式兼容的内容,且在《剧院幽灵》《悲惨世界》《化身博士》为代表的几部古典范儿原创音乐剧的演绎方面,比百老汇更胜一筹。至于百老汇剧院的历史,也无法与伦敦西区相比。

剧院

幽灵剧院之旅

始建于1705年的女王陛下剧院,《歌剧魅影》从1986年首演至今。

伦敦西区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集金融、商贸、娱乐、文化于一体的城中区,仅星罗棋布的剧院就有50多座,毗邻繁华的SOHO商业区,每天上演着《悲惨世界》、《剧院幽灵》、《妈妈咪呀》、《狮子王》等音乐剧名作,戏里戏外,声色犬马。如果时间充裕,不妨到街边的任意一个票务亭拿一张近期伦敦西区的戏剧排期表,不慌不忙地领略百年剧院中经典音乐剧的华彩魅力。

另一座以驻演《悲惨世界》著称的女王剧院,对于国人来说更加亲切,因为它正好位于中国城的路口,与之隔街相望。

说到伦敦剧院,就不得不提独具一格的剧院酒吧。在伦敦剧院一边欣赏演出,一边品尝一杯浓郁的红酒或者是摇晃到淡了色调的果酒饮料,已然成为当地人的一种剧院文化。中场休息时,不妨移步到剧院吧台点上一杯,将剧中人物或喜或悲的情感命运随着手中的酒精化入柔肠。

环球剧院

莎士比亚环形剧场(Shakespeare’s Globe),始建于16世纪,由莎士比亚本人参股修建。它是品鉴英国戏剧原生态的活化石,也是伦敦乃至全英国剧院的灵魂。

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