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ssell & Bromley,刻着时代印记的英国高端鞋履品牌
英国鞋履品牌Russell & Bromley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20年,它源自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一位叫George Frederick Bromley的小伙子离开了在Hastings的家乡,去往英格兰东南部的城镇Lewes工作,在一家生意不错的鞋厂当一名鞋匠。鞋厂老板Albion Russell的父亲John Clifford Russell于1820年就在Chiddingly建立起自己的制鞋作坊。

Russell & Bromley品牌历史
1874年,George Frederick Bromley爱上了老板的女儿Elizabeth,并和她结婚。六年后,这对年轻的夫妇接管了父亲在海滨路的店铺。“Russell & Bromley”的标志第一次出现在商店门上,这个品牌名字就是两个姓氏的结合。海滨路分店很快就有了生意,George忙着销售及制鞋,Elizabeth则负责管理账目及照顾他们的五个孩子。在19世纪中期,他的生意在当地经营得非常好,颇有名气。除了给当地居民提供优质的鞋,他还为克里米亚半岛战争中的囚犯制作鞋。
此后,Russell和Bromley家族创造了长达60年的制鞋历史。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绝大多数零售店铺的销售都被中断了,Russell & Bromley也不例外。Russell & Bromley的绝大多数店铺位于英国南部,遭受到炸弹的袭击。20家店铺中的三家被完全摧毁,其他店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1947年,在Bond Street的街角,Russell & Bromley开了伦敦市中心的第一家店铺。接下来的几年中,Russell & Bromley收购了知名制皮公司Lederer的英国分部,因此也成功进驻伦敦购物的黄金地带Knightsbridge,开了伦敦的第二家店铺。
之后,Russell & Bromley又在Oxford Street 395号开了一家店铺。
目前,Russell & Bromley目前的总部设在伦敦Bromley地区。拥有约40家分店,还有四家鞋店专门销售儿童鞋。2012年11月,Russell & Bromley的网上商店正式投入运营,销售鞋和书包等皮制品。

Russell & Bromley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时代印记,而现在他们的发展就与社交媒体息息相关,他们的品牌在中国的风行也是因为如此。也许你对Russell & Bromley这个品牌不熟悉,也许你对它的历史也一无所知,但是从去年开始,Russell & Bromley频繁地出现中国女生的面孔,而且大多数都是背着一个大大的鞋盒子出来。著名的明星款长靴5050在这家店有售,如果说“呛口小辣椒”穿的那双酒红色的大长靴这里也有售,很多人便会恍然大悟。
“呛口小辣椒”是中国非常著名的一位时尚博主,她的着装被网友疯狂地效仿,淘宝上打着“呛口小辣椒”同款的服饰经常被抢购一空。去年,“呛口小辣椒”穿着一双酒红色的长筒靴引起了网友的搜索,它是Stuart Weitzman的过膝靴,一面是皮质,一面是松紧带,它被称为是“最显腿长”的靴子,一时间也成为了好莱坞明星的必备单品。
Russell & Bromley与Stuart Weitzman合作推出了同样的鞋款,也给这家店带来了门庭若市的中国顾客。Russell & Bromley邦德街的店长是一个风趣的年轻人,他也是Russell & Bromley所有分店中最早当上店长的人,28岁就走马上任。担任邦德街店长2年后,他已经对顾客分析得头头是道,对于如何服务中国顾客,他也很有心得。

蓝联(Global Blue)的季度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消费者在该店消费的比例提高了37%。现在邦德街的分店已经有2名兼职的中文导购,但这两位导购还同时充当着中国文化的指导员。店里会定期请这两位中文售货员为大家讲课,哪些是中国顾客喜欢听的,哪些不喜欢听,应该注意什么。在分店收银台旁边的公告栏上,贴着一张纸写着Breaking News(重大消息):下面贴着一张中国文化的说明,比如什么数字对于中国人来说是幸运数字,什么是不幸运的;中国人喜欢什么颜色,不喜欢什么颜色等等。可见店家对中国消费者的重视程度。
中国消费者有几个非常明显的特点
首先,大部分的中国消费者非常清楚他们要的是什么,在走进店之前,他们已经在网上做过调查,大多数顾客走进来就会直接向导购报鞋码和鞋型号,拿到鞋之后很快买单走人;如果有一些消费者在买之前犹豫不决,他们通常会坐在旁边进入纠结阶段,这时候他不需要你的参考意见,中国消费者甚至不喜欢被打搅,你只要静静地在旁边等待就好,有的时候,他们甚至在那反复地琢磨半个小时。但是通常他们拿定主意就会忽然站起来,径直走向导购,这时候你就可以迎上去为他包装鞋子了。
还有一类中国消费者,可以说是邦德街上很典型的一个群体。他们大多是来自中国大陆的商务团,喜欢一群人逛一家店,他们不太懂英语,只是到处转转,有时他们都会买,有时都不会。所以作为一个“聪明”的导购,就是在第一时间内分辨出这样的商务团中哪一个是“领头羊”,只要 “搞定了他”,就搞定了整个团队的强大购买力。
店长马克对中国顾客的形象描写非常生动真实,作为有相同文化背景的我们很快就能想象出那样的画面,也说明这家鞋店确实对中国消费者这个群体非常用心,因此做了精准的分析。
对于中国消费者的购买力,马克说,中国消费者的人均消费在500镑左右,因为他们往往会买2双以上的鞋子。还有一些中国女孩她们给自己的中国朋友带鞋子,有时会一次性买10几双。马克说: “在你们来之前就来了一个中国女孩,她很年轻,背着一个著名的名牌双肩包,她一走进来我们就能很明显地感觉到,顾客来了。果然,她很快就买了5双5050的长靴子走了。像这样的顾客,我们经常会遇到。”
在寸土寸金的邦德街上,Russell & Bromley开了三家分店,同名的两家分店一个在街头,一个在街尾,另一个他们旗下的鞋店品牌PINET在中间。三家鞋店“围剿”了邦德街,不论从哪个方向开始逛邦德街都很难不走进这个牌子的鞋店看看。马克给我们拿出他们新设计的中文鞋店介绍,并向我们说,2012年Russell & Bromley开了网店实现了英国地区的网购服务,明年这个网购服务将扩大到欧洲,而未来不排除能发展为全球地区的网购,对于开拓中国市场,Russell & Bromley已经信心满满。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