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Cambridge】在康河的柔波里,一日風流

【Cambridge】在康河的柔波里,一日風流

康河的柔波,是徐志摩 “嫵媚得望不到邊際的一流清淺”(《我所知道的康橋》),是魯伯特.布魯克的 “綠如夢,深如眼”(《格蘭切斯特的老神舍》),是拜倫的格蘭切斯特浴河。

誰沒有夢想過康河呢?“看一會凝靜的橋影,數一數螺細的波紋;倚暖了石闌的青苔,青苔涼透了心坎”......然而劍橋並不只有波光里的艷影,還有不可一世的驕縱——三一學院,更有傲嬌了幾個世紀的人類頭腦——從牛頓、達爾文、拜倫到霍金,以及與牛津上百年的明爭暗鬥,相愛相殺。

劍橋

晨——時間的荒野

有些城市令你忙碌,有些城市用一切節奏,教你學會等待。晨,是劍橋與世界相遇的時間。找一個幾個世紀前的古老學院對面的咖啡廳,要一份Full breakfast,坐在窗里或者窗外曬太陽,或是偶爾抬眼看看窗邊的過客,或許這些過客中就有着這個世界上最聰明的腦袋。如果你遙遙的看到晨光中一位坐在輪椅上的人,你大概可以不顧一切的衝上去要一個簽名,因為那很可能就是宇宙之王霍金爺爺。在這座創立了800年的世界頂級學府,你永遠不知道自己會碰到誰。擁有將近90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超過世界上任何一所大學,意味着每一平方公里將會有兩位拿過諾貝爾獎,整個人類的進步都得看劍橋的心情吧?

劍橋用一個早晨的悠閒愜意展示着它的獨特哲學:歲月很長,不必匆忙!你不禁會懷疑,人類的進化和進步,究竟是爭分奪秒的激情穿梭,還是像牛頓一樣,在世界歷史上最著名的蘋果樹下等待靈感迸發的一砸呢?或許,劍橋用它的愜意,任性地告訴人們,用最寶貴的時間和最舒服的姿勢去思考吧!人類的發展像一條長達數千年的鏈條,每一個星光閃耀的時刻,必然會有漫長的歲月無謂的流逝。劍橋能帶給全世界學者最大的財富,就是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某一天,某一個小時,某一分鐘的靈感勃發,是用漫長的等待醞釀的。這種將從容的研究、自由的支配視作最崇高的價值,讓劍橋在世界上脫穎而出。

劍橋時鐘

▲劍橋的聖體鍾

在泰勒圖書館外面的街道上,一刻不停的爬行着時間的吞噬者——聖體鍾。它沒有指針和刻度,鐘擺是代表死亡的棺材。每到五十九秒,金屬蚱蜢便把時間一口吞下;每到一點鐘,蚱蜢用毒針奮力一刺,用戲劇性的方式提醒人們:時間,必然流逝。

午間——華麗的叛逃

吃完早飯沿着King's Parade慢慢踏上劍橋迷人而古老的街道,你腳下是一片不拘一格的土地。沒有什麼神秘的建城歷史,劍橋的創立來自於一場不順從的叛逃:13世紀牛津的一場暴動,使一群不羈的人們來到了荒蕪的劍橋,至此開始了劍橋與牛津幾個世紀的相生相剋。除了執着於生命需要對手,劍橋更用舉世無雙的叛逆精神向歐洲的人文精神的起源致敬。你可以在路邊隨手買一本在劍橋幾乎家喻戶曉的書——The night climbers of Cambridge.

劍橋康河

▲國王學院

The night climbers of Cambridge是劍橋叛逆人文的佐證,在這本逆天的書里,古老而端莊的劍橋有一萬種被攀爬的打開方式,幾百年來劍橋的學生用夜間攀爬完成自己的成人禮。他們在夜間攀上劍橋每一個標誌性的建築,並把自己的傑作留下來作為永恆的紀念。

1958年的某個清晨,在最最莊嚴的國王學院的屋頂上,尚未完全清醒的人們經過時被一輛斜放的奧斯汀汽車嚇得魂魄離體。這輛奧斯汀究竟怎樣狡猾地移形幻影般端坐在屋頂上成了這個城市茶餘飯後的最重要談資。儘管尊嚴不允許,救火隊員們也不得不把它零打碎敲,才從斜着的屋頂把奧斯汀汽車卸了下來。將近一個世紀以來,最令劍橋人津津樂道的,並非將奧斯汀汽車放在屋頂這件事本身,而是劍橋大學早就知道是誰如此聰明的挑戰權威,卻在一個世紀裡守口如瓶。並且,最值得一提的是學校沒有處罰學生,而是校長偷偷地給肇事者們送了一箱香檳。多麼性感的縱容!

屋頂上的奧斯汀早就絕塵而去,空留令人讚嘆的背影,人們也不得不翻閱老照片才能回味劍橋這挑釁的傲嬌。然而,Naughty而喜歡挑戰權威卻成為融入劍橋血液里的基因。這座堂而皇之地高懸百年的亨利八世的雕像,用一條桌子腿跟全世界開了個巨大的玩笑。本來應該莊嚴的躺在亨利八世右手中的象徵皇權的國王權杖,不知道從哪年哪月哪一天開始就變成了一隻滑稽的桌子腿。劍橋就用這樣一隻桌子腿,奢侈地展示着他們對挑戰權威的鼓勵,和蔑視權威的自信。劍橋堅信,自由而色彩斑瀾的觀點才是人類之光。當然,如果你足夠了解劍橋,就會發現,總有一個瞬間的莊嚴,能夠秒殺所有年輕的叛逆。

黃昏——征服世界的啟航

咀嚼着劍橋的昂貴的人文精神和傳統的叛逆,不知不覺就走入了漸暖艷麗的黃昏。選一個有眼緣的劍橋學生撐起長篙,在劍橋來一場浪漫的Punting。

p177829-5

▲克萊爾橋

整個劍橋就倚着脫盡塵埃的清澈的康河而建。康河兩岸矗立着幾個蜚聲世界的學院建築,順着大名鼎鼎的康河靈魂——“Backs”,能依次與Pembroke, St.Katharine's, King's, St.Clare, Trinity, John's邂逅。娉婷的哥特式的尖閣驕縱的對望着坐鎮圖書樓的拜倫雕像;蔥鬱而雋永的草坪溫柔的擁着學院宏偉莊嚴的建築,垂柳搖曳成海里的輕波。遠樹凝寂,撐一支長篙,便可以在星輝斑斕里放歌。在征服康河的行程中,常常會讓你沉迷。躺在船上,看天邊的流過的行雲、望時隱時現的橋影,幸運的話還能嗅到岸邊舞動的青草香。又或者閉着眼睛,毫無顧忌的擁抱一場睡意,沉澱出彩虹似的夢,這便是徐志摩念念不忘的康河。

仰臥在康河的柔波里,不經意地路過的一座座桀驁的橋,更是值得濃墨重彩的吟唱。橋上的人痴痴地出了神,而你恰巧從橋洞探出頭,望着披着夕陽的橋上的人,彼此便是風景。

在康河,你定然也甘願做一條水草,陪伴朝霧升起,等待炊煙散盡......

嘆息橋是英女王最愛的劍橋一景,連接St.John's College的新庭和舊庭。你仿佛可以看到沒通過考試的學子憂愁而又憂愁的身影。透過嘆息橋曖昧的欣賞St.Clare學院玲瓏的三環橋洞。婆娑的樹影若影若現,水波盪進心間。

嘆息橋(The Bridge of Sighs)

▲嘆息橋

數學橋閃耀的人類最迷人的智慧,相傳牛頓沒用一顆螺絲就建起了數學橋,也傳說數學橋是在牛頓死後才建好的。Anyway,數學橋用複雜的結構和幾何的拼接展示着科學界對結構的痴迷。然而,劍橋卻並不喜歡數學遊戲,它沉迷於改變世界的遊戲規則。劍橋用全部行動證明着,這是一所崇尚大腦的世界頂級學府。獨立的人格、刻苦的潛質和學術的天分被劍橋視為學校的心臟。是的,無論你對數學有沒有熱情,都會讚嘆於劍橋超越了美學的科學精神。

徐志摩的康橋足以讓你流連,站在這座孤單的橋上徐志摩留下了他最動人的作品。然而當長篙划過此間,我耳畔卻是徐志摩對林徽因的深情吟唱:“在四月天的樹梢里你看見了什麼?在我的低語裡你聽見了什麼?”......遺憾,才是所有故事裡最美的部分。就像徐志摩因為盧梭來到英國,盧梭去中國時他卻在美國;就像徐志摩愛着林徽因時他已娶了張幼怡,張幼怡為了他來到劍橋,林徽因卻因為他逃去了蘇格蘭。若人生沒有一場曠日持久的無奈,又拿什麼來回首往事呢?

暮色降臨之前,劍橋進入了整個城市的調鍾時間。上百座鐘轟隆作響,踏着最後一抹陽光敲打着人類的靈魂。運氣好的話,你還能在國王學院門口的廣場上碰到一個迷人的樂隊,長發而俊朗的吉他手激情地撥着琴弦,紳士的鼓手古典地敲打最樸素的皮鼓,平凡而靈動的姑娘時而吹起不知名的空靈樂器時而唱起歌,夕陽中這一切都美好的不真實。聞聲而來的人們會在這裡靜靜地坐一個小時,也許腦海中想象着自己在房間裡聽這些妙音的情形。沒有人能拒絕買下樂隊的CD,不管自己的電腦還能不能播放一張沒有出版過的CD。朝霞盼來了晚照,晚鐘撼動的黃昏,凌亂而密集的鐘聲是劍橋改變世界的呼喚——不期然的呼喚着沒遮攔的田野,呼喚着滿載星輝地流淌着的康河。你說,沒有來看過康河的日子,算不算得上虛度?遊蕩在劍橋的時間,又算不算得上風流呢?

原文作者: 秦妙雪

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