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留英隨筆:我在英國如何學習英語口譯?

留英隨筆:我在英國如何學習英語口譯?

國內已經完全開啟了過年模式,而對於在腐國的我們,是Lent Term(英國的春季學期)真正開課的第一周。本學期我二、三、四上午都有課,分別是「高級翻譯」、「英語教學」和「商務口譯」,每天兩小時,很適合學習的節奏。

我延續着元月以來清晨六點起床的習慣,Wash(老外用Wash和Shower分別指洗局部和洗全部)和Meditation(禮佛)以後,大約於六點半開始學習一小時左右吃早飯,接下去再學習一、兩個小時,基本可以做到十點上課前,自行完成一個單元的交傳訓練(Consecutive Interpreting)。課後的下午,正常情況,我會和同班小童鞋結對練習「耳語同傳」(Whisper Interpreting)。

Interpret

中英互譯時,我常會琢磨,為什麼英語的表達力比中文強呢?換句話說:英譯漢往往要通過Amplification(加字)完成;當然也有Simplification(減字)的時候,但是前者使用的頻率更高,否則譯入語——漢語的體量也不會是英語的1.5倍了,至少……譬如Proven Technology一詞,到了漢語就變成了「實際證明可靠的技術」。所以,一名合格的口譯員,很大程度上必須「能說會道」,具備了眾目睽睽之下,從容組織思路侃侃而談的技能(Expertise)。

對於口譯的授課模式,我經常也會思考。

課堂教學其實是以「傳授」為主的,能夠傳授的基本就是「知識」了,而「知識」和「技能」的區分辦法是看需要通過什麼方式來提升。通俗地講,如果是靠記憶,就是知識;需要反覆練習的才是技能。正因為需要反覆練習,所以「技能」提升不可能依靠課堂教學完成。外語是一門語言技能,為此,一名語言教師的職業「受挫感」(Frustration)遠大於「成就感」(Fulfillment),如果再加上單一的評價機制、低效的管理模式,死氣的工作環境,他們的幸福感根本無從談起。

口譯還需要短時記憶的能力(Short-term Memory)。往往可以聽人抱怨說自己「記性差」什麼的,而事實是,大多數人的記憶力,都不怎麼樣(自詡記憶力很強的人似乎不多),我的記憶力也不好。但是如果記憶力不好卻又不肯下一點功夫,那麼任何「長進」只是痴人說夢。不努力,人永遠不會明白自己從何而來,又將要立足何處。其實,我們百分之九十九的問題,都是因為懶。

不少國際生常常感到痛苦又整天萎靡不振,無論是Lectures(上課),還是應付Assessment(考評),我由此聯想到網上有一句蠻好玩的話:你之所以覺得累,是因為你像豬一樣懶,卻沒有豬一樣懶得心安理得;換句話說就是,不付出卻想要,得不到就焦慮,惡性循環。我從來不覺得當一頭豬有什麼不好,從小我們就了解「豬的全身都是寶」,而且都是一輩子,吃吃睡睡玩玩,只要福德具足,只要心態良好。借用阿迪達斯的一句廣告語:All in or nothing.(全力以赴,或者心安理得的一無所有)。

其實,自在就好。

英國大學上課

我曾經也痛苦焦慮,究其原因——莫不過是自己的能力解決不了眼下的問題。所以,擺脫折磨最有效的辦法,不是逛街看電影,不是夜夜買醉,不是睡到日上三竿,不是和朋友吐槽,更不是刷FB,WhatsApp,Wechat,LINE什麼社交媒體變相傾訴,而是專心去做能夠增強自己能力的事情,直到本事大到足以解決目前的問題。

比之樓友們時不時舉行熱鬧無比的趴,或是外出找樂子,我把幾乎所有的時間用於學習。當然也有喜歡窩在宿舍房間裡的,譬如我窗戶對面那倆口子,有兩日天天上演「成人電影」供免費觀看,真人秀般地展示,弄得我只得大白天拉上窗簾。而對於另一戶掛出的一幅中東某國那種星星月亮的國旗,我也有點瘮的慌……

昨晚做學科閱讀,本來想到八點鐘就停下來(唯恐搞晚了大腦太興奮睡不着),結果一氣讀完了不過也還好只有九點。是有關「大腦加工信息的認知理論」,來自於本學期開設的「使用多媒體技術促進語言教學與語言學習」這門課(Technology Enhance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因為是一門真正和語言教學相關的課,所以教授發音標準,教學組織嚴謹,一男一女,一個是Computer Geek(電腦天才),一個是非常有經驗的Teacher Trainer(師訓者)。

學科閱讀

因為主動和那個Geek打了招呼,我問:Are you Dan?(課前收到的郵件里提到三個授課者,所以我猜了一下),上課時和教授互動得也很好,所以很快他就給我派了類似班長之類的任務,而另一個叫Emma的Teacher Trainer,居然說好像看到過我,我回應說Maybe last life(上輩子)吧!

快過年了。

大年三十(周日)中午11點到下午4點(正是國內的晚上十二點),學校在一個博物館(National Waterfront Museum)組織了跨年慶典,邀請國際生免費前往觀看。節目有Lion Dance(醒獅表演)、Introduce the Money God(財神到)、Chinese Face-changing(變臉)、Count Down(新年倒計時)等等,而我們,打算和面擀皮子做餃子,和樓友一起慶祝中國農曆新年,迎接2016這個猴年。

已經立春了,一年中的第一個節氣。

按四季「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規律,立春一日,百草回芽,萬物生長,那是一個多麼令人振奮的開始……我們雖然不可能每一樣都行,但我們所遇到的大多數的選擇與難題,都可以靠勤奮解決,而遠遠沒有到拼天分的地步……2016,與朋友們共勉!

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