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万物理论》取景地,跟着霍金游剑桥
前有牛顿,后有斯蒂芬·霍金,一个是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全才”,在《自然定律》里对万有引力和三大运动定律进行了描述;一个因《时间简史》被称为“宇宙之王”,被誉为继爱因斯坦后最杰出的物理学家。而这两位影响世界的天才都来自同一个地方:剑桥,一个追求真理与理想的圣地。最近随着霍金青年时代的传记片《万物理论》在全球的上映,让更多的人对剑桥这个原本神秘而浪漫的地方充满了向往。
《万物理论》展现了斯蒂芬·霍金和他的第一任妻子简之间的动人爱情故事及霍金患病前后的励志传奇。他们和大多数的年轻情侣一样,在剑桥这座美丽的城市里相遇、相知、相恋。当21岁的霍金被查出患上会使四肢麻痹的肌萎缩侧索硬化也叫运动神经元病,只剩下2年的生命,而简并没有放弃他,而是想办法和他结婚,并陪伴他完成了在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业。电影中,导演将我们带回到1963年的英国剑桥,让这座“书呆子”气息弥漫之城凭添了许多浪漫气息。而对于中国人而言,徐志摩笔下的剑桥更多了一丝细腻和温暖。这次跟随电影中的镜头,游览现实中的剑桥。
1.Trinity Lane(三一巷)
影片是从剑桥的三一巷开始的,谁没有过年少轻狂、意气风发,当霍金和他的小伙伴在剑桥骑着单车穿过三一巷,那时还身体健康的他还是个不经事的少年,带着天生的自信和桀骜不羁,离开他的出生地牛津,踏上了在剑桥攻读博士之路。不知道他是第多少次走过这个小巷,也不知道他以后会多么留恋这种在风中驰骋的感觉,多么希望时光永远定格在那一刻。
三一巷这座颇具历史风情的街道位于剑桥市中心地带,是一条很有味道的小巷,非常具有时代感,随时都能看到匆忙赶路的学生,风华正茂的学生给古老的小巷带来了无穷的青春活力和气息。穿过三一巷游客可以到达剑桥的主要街道三一街(Trinity Street),著名的三一学院就坐落在这条小巷的北边。而在这条小巷的南边,是剑桥大学冈维尔与凯斯学院,这座学院诞生了1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2. New Court(新庭院)
霍金邀请简作为他的舞伴,一起去了剑桥大学有名的May Ball,正是发生在圣约翰学院的新庭院的草坪上。圣约翰学院被誉为是“英格兰最漂亮的都铎式庭院”,是剑桥大学第二大学院,在学生人数上仅次于三一学院。而大家熟知的叹息桥边是连接该学院第三庭院与新庭院之前的桥,新庭院是圣约翰学院里最惊艳的地方。繁复的花纹与拱门,阳光下优雅娴静的米白色调,让人联想起意大利西西里岛的罗曼式教堂。由于圣约翰的学生大多来自英国的一流私立公学,因此这个学院的学生被认为是剑桥所有学院中最精英的一群。
影片中在这如此浪漫的地方,物理呆子居然与文学少女聊起了洗衣粉里的荧光剂,这让我想起《生活大爆炸》里面伦纳德对佩妮讲述物理原理的场景,让人哭笑不得……不过好在简并不在意这些,这也就是所谓的爱情的力量。
这里也顺便说一下May Ball(剑桥五月舞会),May Ball是剑桥大学一年一度的盛事,即使是在整个欧洲也是享有盛名的,不同于任何月份的剑桥, 六月的剑桥,不属于学术,只属于旋转的狂欢舞会盛典,展现的是它个性中的另一面。它会卸下平时做学术时沉稳庄严肃穆的面具,取而代之的是如孩童般极端兴奋的面孔。这个传统已经有过百年历史,是剑桥最大的狂欢夜。
3. Kitchen Bridge
不知是取景需求还是尊重事实,影片中将霍金与简的初吻选在了叹息桥西南边的Kitchen Bridge,画面太美我不敢看,不过让观众印象深刻的是男女主人公背后的叹息桥。
剑桥的桥有名到专门用了一个维基百科条目来记载它。但是关于这座Kitchen Bridge却没有更多的记载,在很多文学作品中也很少被提到,甚至连个像样的中文名字都没有,叫厨房桥吧,好像不够浪漫和文艺,跟剑桥的格调不搭,不如就叫Kitchen Bridge吧,而不可忽视的却是它被记载是剑桥第二古老并且现存的桥。它的特别之处是由一块石灰岩雕刻而成。而如今对于游客而言,Kitchen Bridge的最大作用是成了游客拍摄叹息桥的最佳取景地,难怪影片会将两人的初吻定在这里,嗯,有心计!
4. Bridge of Sighs(剑桥叹息桥)
如此有名的叹息桥总被这样当成背景用好吗?这是霍金得到宇宙开端时间奇点的灵感之后与简分享的一幕,那时候的霍金是那样的快乐而无所畏惧,谁知下一秒命运之神的手就找上它。剑桥的桥除了具有连接学院的功用,更是剑桥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桥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关于它们的传说也是不绝于耳。其中关于叹息桥的传说还是非常具有学术氛围……据说,剑桥大学的毕业考试很严格,平时不努力学习的学生,考试通不过,往往来到这里叹息、流泪,后悔莫及。因此,校方把它定名为叹息桥,以此来警示学生要勤奋学习,不可懈怠。
而剑桥叹息桥的设计却是仿照了意大利威尼斯的叹息桥,而得名的原因是当年因为该桥链接这威尼斯总督府和重犯监狱,叹息桥造型属早期巴洛克式风格,桥呈房屋状,上部穹隆覆盖,封闭得很严实,只有向运河一侧有两个小窗,当犯人在总督府接受审判之后,重罪犯被带到地牢中,在经过这座密不透气的桥时,只能透过小窗看见蓝天,从此失去了自由,不自主的发出叹息之声。将威尼斯和剑桥的叹息桥联想到一起,不惊觉得剑桥大学的学业繁重,学生们亚历山大呀,也难怪了,“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同学们可要好好珍惜当下的学习机会哦。
5.St John's College & Bridge of Sighs(圣约翰学院)
还是同样的场景,霍金和简快乐地跑到了剑河河边。他们身后爬满爬山虎的建筑正是有名的圣约翰学院。这座建于1511年的高等学府,为剑桥第二大学院,其建筑面积令人咋舌。走进学院,跨过正门,经过前庭、礼拜堂、中庭,就能到达剑河河畔,在这里,著名的叹息桥和前文提到过的Kitchen Bridge也就近在眼前啦。
圣约翰学院是由亨利七世的母亲Lady Margaret Beaufort创办,也是剑桥最古老、最大的学院之一,建筑群十分壮观,还包括5个庭院,最出名的叹息桥也属于圣约翰学院。
由于圣约翰的学生大多来自英国的私立公学,因此她的学生被认为是剑桥所有学院中最骄傲的一群,剑桥校园中一直流传着一首儿歌“我宁愿到牛津也不要到圣约翰”(I’d rather be at Oxford than at St. John’s),取笑学院的贵族氛围。然而圣约翰学院更多地为中国人所熟知,大概还是因为金庸也从这里毕业。为了肯定金庸在文学、文化方面的突出贡献,2012年7月4日,金庸先生的对联石在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落成。对联石上的对联是金庸在2005年为了纪念在圣约翰学院的留学生活而创作的“花香书香缱绻学院道,桨声歌声宛转叹息桥”,石碑上的字迹亦为金大侠手书。
6. River Granta(剑河)
与其说是剑河,我们更愿意说成康河,因为徐志摩笔下的康河更多了一丝文艺和浪漫气息。康河是剑桥的母亲河,也是剑桥大学的象征,河流上游曲折蜿蜒,岸边风景自然淳朴,将剑桥大学各大学院串联起来。剑桥因康河而充满灵性,康河撑篙是剑桥的一大特色和传统,沿途将经过剑桥大学的主要学院,校园内的华美建筑尽收眼底。
在这里,多少风华正茂的青年学子挥洒这青春和热血,他们风华正茂,他们意气风发,他们为了追求真理而执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