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在英國送聖誕禮物有哪些「潛規則」?

在英國送聖誕禮物有哪些「潛規則」?

對大多數英國人而言,每年一定要等到老牌百貨公司約翰·路易斯(John Lewis)的聖誕主題公益廣告的播出,聖誕節慶祝的帷幕才算正式拉開。第一幕,必然是如同廣告裡播出的內容那樣,小男孩為他的小企鵝玩具買了另外一隻企鵝;小女孩為月球上的孤獨老人買了一支望遠鏡……現實中,人們也開始忙碌地為家人、為朋友、為同事選購各種聖誕禮物。

七夕女士禮物推薦

根據市場調查公司YouGov的統計,去年,平均每個英國家庭花費在聖誕禮物方面的費用超過了600英鎊,而據福布斯(Forbes)的調查,美國人的聖誕禮物消費則達到了人均781美元。網絡服務公司Webloyalty也報告說聖誕期間每人平均花費10.4小時在商場裡或網上挑選禮物。

作為傳統,英國人非常熱衷於互贈聖誕禮物,這樣不僅能增強人與人之間的聯繫,同時也能體現出個人的生活品位。不過英國人送禮也是有一些「潛規則」必須要遵守的。

這些「潛規則」到底是什麼?在下文中,小編進行了總結:

潛規則一

首先,當你獲得一份禮物時,一定要記得回贈一份同樣價值差不多的禮品,也就是說英國人的聖誕禮物贈送基本上是「建立在互惠、平等的基礎上的」。如果你的鄰居只是贈送了你一張聖誕賀卡,那麼你回贈對方時一張聖誕卡也就夠了,最多再添一個價值5英鎊左右的小禮物,這時候,假如回贈的禮物價值太大,在鄰居眼中看來你的行為會讓他/她很不方便。

潛規則二

其次,假如你是一個資深的購物專家,你很會去那些打折店以僅50英鎊的價格挑選到原價價值300英鎊以上的禮物,你覺得非常划算,送給朋友顯得很體面,同時也沒有打破你倆之間默認的互贈價值50英鎊左右禮物的約定。但是,如果你不想看到你的朋友在收到你的禮物時臉上表現出的尷尬又複雜的表情,也不想因為相比之下對方贈送的僅50鎊的禮物而帶來的失望感,那麼我給你的建議是請放棄購買這件禮物的念頭吧。一分價錢一分貨,禮物是不會說謊的,價值50英鎊和300英鎊,差距有多遠,任誰都能看得出來。

潛規則三

此外,還有一種遠距離互贈聖誕禮物的情況。在你搬家後的第一年聖誕,你寄出了一盒當地土特產給你的舊鄰作為聖誕禮物。第二年,講究禮尚往來的英國鄰居一定會回贈你一盒甜品,可能是Walkers蘇格蘭酥餅,或是其它。儘管這是一件非常棒的事情,不過請一定記得:一旦開始,那麼就要做好準備年復一年地交換下去,直到彼此生命的終結。如果你很想與舊鄰保持友好的關係,但又覺得每年送這麼一份禮物實在難以堅持,光是包裝、跑郵局、排長隊就是一項不大不小的工程,那麼不妨選一張聖誕卡片就好,你的鄰居也會為此而舒一口氣:很好,終於結束了沒完沒了的交換禮物遊戲。

回國送禮禮物推薦

潛規則四

最後,要說的是禮物到底送給哪些人?一般來說遵循「come on, come all(大家一起來)」的原則,儘量送給凡是你能想得到的周圍人,這樣才不失禮數。朋友、同事、公公、婆婆、小叔子、妯娌、小姑子的兒子、小叔子的孫女……一個都不能少。如果預算有限,那麼考慮的應該是降低每份禮物的成本,而非縮減禮物的數量。

關於英國人過聖誕送禮物這一件事,與中國人新年送紅包確實有所不同。紅包雖然實用,可是卻總感覺缺少了那麼一點兒人情味,想一想,還有比收到這樣一份他/她在寒冷冬夜衝進商場精挑細選出的一份禮物更暖人心的嗎?當然,前提是那份禮物正是你想要的!

事情往往就是這樣,有它的兩面性。每年這個時候,各大商場、購物網站聖誕促銷宣傳廣告鋪天蓋地而來,亂花漸欲迷人眼,你費盡心思挑選的禮物在自己眼裡如獲珍寶,可是在他/她眼中卻可能是一堆無聊透頂的垃圾,雖然收禮人笑言回謝,但實際上背地裡白眼翻到了後腦勺。英國《每日電訊報(The Daily Telegraph)》在去年的一篇報道中就指出,有2/3的英國人收到的是他們並不想要的聖誕禮物,其中每20人中就有1位會直接將不需要的聖誕禮物扔掉,另外1/3的人會把這些沒用的聖誕禮物又轉送給他人。

越來越多的禮物產品和越來越挑剔的消費者,似乎讓挑選聖誕禮物這件事儼然變成了一門關乎心理學、經濟學、人類社會科學的技術學問。那麼到底什麼樣的聖誕禮物才是最受歡迎的呢?其實費盡口舌說來說去,總結起來無非也就是必須要滿足以下三點基本要求:

第一,錢要花得少但必須得體面。

第二,別出心裁還要顯得有腔調。

第三,應景的同時又能有實用性。

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