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Eton College】英国伊顿公学,高富帅的俱乐部

【Eton College】英国伊顿公学,高富帅的俱乐部

提起英国的贵族学校,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哈罗公学和伊顿公学,是的,在英国,大家就是就这么称呼伊顿公学(Eton College)的——“高富帅俱乐部”。但这些高富帅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富二代,他们不粗暴不无所事事不自以为是,他们很有涵养,是真绅士。比如大家的男神汤抖森(Tom Hiddleston)同学就是从这里毕业的。

英国伊顿公学

哈哈,没想到高冷男神抖森中学的时候是一个笑到颧骨升天的逗X。

没错,伊顿是个中学。关于它的关键词有“贵族”“私立”“男校”“贵”“总统基地”等等。这里的男孩子们进来的时候是13岁的小神童,出去时就是18岁风度翩翩身穿燕尾服的英国绅士。说说看“老伊顿”们都有谁你就明白:埃迪·雷德梅尼(Eddie Redmayne)、贝尔·格里尔斯(Bear Grylls)、经济学家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浪漫主义诗人雪莱(Percy Bysshe Shelley),还有20位英国首脑。对了,抖森还是威廉王子和小雀斑(Eddie)的学长哦。威廉王子和小雀斑是同一届的。

英国伊顿公学

小编小时候家里有订一本叫做《世界知识之窗》的杂志,里面有一次有篇文章专门介绍威廉王子,配有好多张他中学时候的照片,给小编留下了一个他很帅的印象,后来看到他的发际线,以为认错了人...上面这张图就是威廉在伊顿时候的照片,大家看他西装外套里面的衣服花里胡哨,按照伊顿对服装等级的划分,可以知道这是他成绩非常优秀的体现啦。里面穿的越耀眼的人,说明各方面越厉害,往往是同学们围绕的对象。

伊顿公学介绍

伊顿公学是英国最负盛名的贵族学校,男校来的。它坐落在女王的家乡温莎小镇,就在温莎堡旁边,所以伊顿学生也被称为“女王对面的男孩们”。

它被叫做“公学”,也就是说是欢迎所有阶层的男孩去申请的,但事实上是一所私立学校。大家都知道英国是一个阶级意识比较分明的国家。亨利六世1440年创建它的时候呢,目的就是想让贫穷孩子也能进入该校读书,但是后来到了17世纪,伊顿又渐形成了一种贵族气氛,贵族都以把孩子送进这里为荣,这个时候就只对贵族开放了。好在后来19世纪,英国国会开始禁止贵族学校只对贵族开放,这才使得平民孩子也有机会进入伊顿。

但说是这样说,伊顿开始把学费设定很贵,几乎是英国其他学校的两到三倍,所以很多英国人一提起伊顿其实都有点点愤愤然:说是公校呢,学费那么贵,还是进不去呀。

贵族学校,有多贵?

既然是贵族学校,学费刚刚也提到,对于富人来说不是问题,对于一般人来说就真的有压力。伊顿公学每学期的学费是一万英镑,一年三个学期就是三万英镑,住宿费是9千英镑,加上其它开销,每年差不多五万英镑。

但是在伊顿,就算是有钱,也不是万能的。为什么这么说?学校并不是要培养有钱的花瓶,学校要培养的是领袖,是科学、工商业、各行各业的领导人和顶尖的精英。进校之前,学生就要参加一整套的潜能测试。如果通不过,就只能来年再排队等候考试。然而青春是有限的。所以,“有钱就能进伊顿”是想法是Too young too simple的。

伊顿Style:说说伊顿的与众不同

1. 独特的教学

英国伊顿公学

英国有三千多所中学,成绩方面伊顿年年排第一,它这么厉害当然有它的道理。你能想象吗,这里的老师都是行业专家级别!很多老师当大学教师都绰绰有余,他们是被伊顿高薪聘请来的。他们上课也会用英国统考的教材的,但另外同样会自己编写适合这些高智商孩子们教材,因为他们认为统考教材太简单,用不到一半的时间就可以学完。因此,期末的时候学生不仅要参加统考(虽然这个对于他们来说太简单,通过率百分之百),也需要参加伊顿的“内部考核”,当然,这个就比较难了,通过率也只有70%左右。如果同学连续几次伊顿考核成绩不好的话,是要离开学校的呢。

2. 对体育重视

英国伊顿公学

自古希腊开始,西方就以健硕的形体为美、以竞争意识为荣,奥林匹克运动会就是为此而设立的。而在英国,贵族也历来有重视体育运动的传统。这不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魄,锻炼身体,也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竞争、合作的快乐和培养竞争的勇气。学校有英国人一向钟爱的马球、赛艇、击剑等运动,甚至还自创了丰富又激烈的、有身体碰撞的运动,比如“伊顿五人”啊,墙赛,田野游戏什么的。

英国陆军元帅威灵顿公爵(也是伊顿校友)在滑铁卢战役上大败不可一世的拿破仑,当时他说了这么一句:“滑铁卢战役是在伊顿的运动场上胜利的”。当然,这不是说伊顿曾经还有军事用途,只是在强调伊顿有多重视体育教育。而反观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为了学习还常常把体育课当做自习课,本就极少的运动时间就更所剩无几啦。

3. 严格的着装

英国伊顿公学

如上图,伊顿的学生只有在上体育课或者去运动的时候才能穿运动服装,此外时间都要穿西装。这也是他们古老又特别的校服传统。

白衬衫、黑马甲、燕尾服、精致的圆领扣和长裤皮鞋,即是伊顿校服的标配。这样的一套可不便宜,算下来要700多英镑呢。

学校还在服装上也体现了等级制度,而这个等级不是指学生的出身,指的是学生的成绩及各方面表现。比如文章开头介绍的威廉王子的花马甲就是好学生的象征,此外表示优秀的还有马甲上的银纽扣;燕尾服外面带披风的表示是国王奖学金的获得者等等。学校此举亦是为了让学生感觉到荣誉。

想去伊顿,怎样入学?

英国伊顿公学

虽然不算多,但伊顿终归是不乏亚洲人面孔的。比如,2007年,广东的13岁少年吴比(Bill)就在伊顿的入学奖学金考试中荣获前五名,也是第一个考取国王奖学金的中国少年。

要进伊顿,首先,需提前报名。孩子13岁要入学,11岁就要参加学前测试,排队的人很多,每届只有1000个名额,录取人数为250名。具体报名方式就是到官网会有“Entry to Eton”的选项,只需要留下你的信息,学校部门会联系你,然后告诉你一系列递交资料的方式。

之后,孩子需要经过一系列测试+面试,方能通过重重关卡,进入伊顿。进入伊顿后还有奖学金考试,前14名能得到"King's Scholarships“(国王奖学金),将能免10%学费,还能有专属的学习室,也是至高的荣誉~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面试是个比较严肃的问题,一在语言,二在文化,三在于不敢说、不懂沟通,这些都需要注意。

总结

英国社会当然也会有偏见存在,有人觉得伊顿学生有种“伊顿腔”,就好像国内所说的纨绔子弟富二代一样,说他们“头脑简单、愚蠢做作爱炫富”,但殊不知,要进伊顿已是不易,不仅要有足够的财富,更重要的是这些“二代”们真的要有够聪明的脑袋,而不是无所事事的花瓶。总的来说,他们再有“伊顿腔”,也不过是世界精英无伤大雅的一种辨识方式。中国的家长若是想让自己的孩子进伊顿,要早点就计划好呢。

如果要预先参观学校,也可以在官网留下联系方式哦。其他有兴趣的小伙伴,也可以在英国游玩路过温莎堡附近的时候,进去看一看。

PS. 伊顿学生也不都是西装裹身的安静的美男子,2012年有学生模仿江南Style,拍了Eton Style的短片。一群西装笔挺的小少年在伊顿各处跳骑马舞,点击这里查看视频。

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