嘻哈伦敦游——记两个二货欢乐的一天
6月,英国的毕业季,我和我的妯娌一起飞往伦敦,去参加她的儿子熙熙在剑桥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典礼。到伦敦的第二天,我和嫂子两人“独闯”伦敦,一路走一路错,闹出不少笑话,但每次错后都有贵人指点,最终走上正路,还好,玩了一天没把自己整丢,倒是开心得不得了。

今天一早,熙熙把我们两个送到剑桥火车站,让我们两个人自己去伦敦游览,因为毕业前夕,他还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
他给我们买好9:45的车票,送我们进站,还反复叮嘱:“9:45发车啊!”“知道了,我们要去国王十字火车站,放心吧!”
可是一进检票门,一辆火车停在站台上,脑门儿上写着:“King’s Lynn。”我们就想:“这个就是去King’s Cross 的那条线路吧?”稍犹豫一下,“上!”我们快速上车坐定,车马上就开了,时间可没到9:45。车上人不多,很舒适,我们一路看着路两边黄的油菜花、红的虞美人花,聊东聊西,憧憬着大伦敦会是个什么景象……
一个半小时后,车到终点,我们随着人流出站,眼前是一条寂静的小街。咦?怎么看不出大伦敦国王十字火车站的气象,返回车站里面(他们国家进出车站都不用检票)一问究竟。
“你们坐错方向了!You were wrong!”一位白人大哥告诉我们,并找出地图给我们比划着说:“你们坐反方向了,国王十字火车站在这里,你们快去站台坐上这趟车,它马上发车去伦敦。”“我的天啊!坐错车了。”
我们谢过,赶紧绕过栅栏门跑到站台上。一位女列车员笑眯眯地招呼我们上车并告诉我们:“这趟火车12:35到达国王十字火车站。”她送给我们一张列车时刻表,并告诉嫂子如何解读。我则东张西望,回头看见,那位白人大哥还在关注着我们呢。哦,原来是他已经告诉女列车员我们的情况了。

嫂子是个爱学习、爱钻研的人,对那张密密麻麻的列车表开始研究起来,想要搞清楚伦敦的火车、地铁系统是怎么回事,一边看还一边为耽误了半天时间而着急。我说:“嫂子,咱不急了好不,咱就当多游览了一个景点呗,好在人家不让咱们补买车票,要是在国内,不又得两张毛爷爷啊!”嫂子说:“对呀!他们怎么也不让咱们补票啊?”
“那我快去补个票。”我佯装要下车补票,嫂子一把拉住我:“要开车了,别闹了。”“吓唬你呢,上当了吧?哈哈哈。”“你看人家的服务多人性化,人人都笑得很真诚,太温暖了!”“是啊,如果不是坐错车,我们哪能看到这温情的笑啊!”“哈哈,我们还给孩子说能看懂车牌呢,把‘King’s Lynn’想当然为King’s专线,坐着反方向奔跑的火车还心情特别好……”“人们在不自知的情况下的执着行为太可笑了。”
当时我们不知道,这一天里,我们不仅坐错车还下错站、走错路、等错人,有好多稀罕事等我们笑呢。
从车窗向外看,一片片的红色虞美人花开在山岗、田野,就想起昨天从希思罗机场来剑桥的路上熙熙告诉我们的故事:“虞美人花是英国庆祝一战胜利的纪念花,从1918年一战结束起,每到国殇纪念日人们都会佩戴。二战结束后这一传统被保留下来,遇有聚会人人胸前佩戴此花。在剑桥每一个有亲属参加战争的家庭都有资格在家门口或在车上别一朵虞美人花。”

“那为什么要用虞美人花呢?”“因为虞美人花的花蕊是黑色的,就像一颗子弹打入战士的身体,红色的花瓣就像渗透出来的鲜血。它象征着保家卫国的将士们身死魂不死。”“英国人真有情调,把战争纪念日搞得如此浪漫。”“你们知道我们中国人为什么把这种花叫虞美人花吗?其实我们中国老祖宗才有情调呢。”“是吗?”“传说虞姬刎颈后,其鲜血迸溅和长眠的土地上就长出了这血红色的鲜花,所以我们的老祖宗就把这花叫虞美人了。”啊!和这博学的侄儿在一起我们真长知识呢!
车到国王十字火车站,这里才是大气派呢。十几个站台一字排开,好宏大,好敞亮。几乎所有到伦敦的人都会在这里转乘车,“巨大的人流物流繁杂穿梭交汇,人在其中却觉得宽松舒适,秩序井然。”人们如水中鱼儿游向自己的目标,每一个检票口都有十几部闸机,人们自动检票,没有检票员的喇叭声、呵斥声,也没有人群堆积,“管治娴熟化于无形。”

“嫂子,哈利·波特的9又3/4站台就在这里,咱们找找呗!”
说话间,我们发现前面有一群人在围观什么,走过去一看,啊!正是9又3/4站台。一群年轻人肩披魔法学校的条围脖,推着行李车正在穿墙而过,为了制造出动感,服务人员给被拍照者在身后拉起围脖,专业摄影师正在给他们拍照……这里已经是一个旅游景点了。听说伦敦还建起了哈利·波特博物馆,人气高涨,J·K·罗琳——这个曾经穷困潦倒的苏格兰女作家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旅游收入。

下一站我们要去巴宝莉工厂店。嫂子已经研究清楚了乘车方法和行走路线,我们下火车后穿过熙攘却绝不拥挤、堵塞的人群来到了地铁站。伦敦地铁,这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铁了,1863年开始运行,至今已有150多年历史了。建筑设施虽然看起来很老旧,但却给人值得信赖的感觉;站台不宽,但不拥挤,我们惊异于大英帝国物件的经久耐用。
顺利地换乘了两次车,但最后一站我们左右思量还是坐过了站,哈哈大笑着返回来。
从站台上转出来,我们按图索骥寻找巴宝莉厂店。在一个街角处有一家水果店,老板娘端庄美丽,一手托腮,若有所思地盯着前方。我刚要说:“劳驾……”她右手一指,对我说:“直行,第一个十字路口左转,走过两个路口,右手边红房子就是。”一口气说完,她绷不住嘴笑了,我们惊讶于她的回答精准熟练,也笑了起来。看起来她已经给无数中国人指路了,应该给她奖金!
快乐继续,看点在这儿:即便她讲的如此清楚我们还是走过了头儿,四处找不到红色的房子。在一个公交车站,我正问一个漂亮姑娘,突然,一个英国老先生冲过来,指着一条斜路说:“女工们,从这儿走,这是最近的!”然后又补充说:“走我说的这条路,如果走她说的路就远了!”
那姑娘嫣然一笑。谢过,我和嫂子转身走向斜路,笑谈刚才老人的热情,倘若我们不走斜路的话老先生一定会急的,但这路确实看不出能通向厂店,犹豫间,我们回头想看看老先生是否还在注意我们,这时一个很酷的小伙子在街道对面大声说:“走吧!就是这条路。”
我们不再犹豫,对他笑着招招手走了过去,十几步之后回头看,他还在街对面关注着我们。哈哈,好热情的伦敦人,谁说他们呆板、教条?谁说他们冷漠、孤高?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他们太可爱了!心存感激!

倒是在巴宝莉厂店存物处,我们遇到了不愉快。我们不知道怎么锁储物柜的门,一个中国姑娘趾高气扬,对我们的无奈默然不理,当我们问她时,她一句话也不说只是演示给我们,虽然我们明白了方法,可对她的举止态度特别反感,厌恶她在国人面前自视清高,自以为是。是的,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在国外,同胞相见大家很多时候都是默然一瞥,好像在说:“你?何等身份?怎么能像我一样出国游玩?哼!”特别不友好,反倒是当地人见到你会笑问:“早上好!”反倒是外国朋友争着抢着为你指路,怎么会这样呢?
还是继续我们的趣事吧,爆笑的在后面……下午,我们在牛津街上,准备吃个汉堡充饥(午餐忘了吃),我排队买饭,嫂子找座位。结果我买好饭哪儿也找不到她了,我在门口等啊等,街上人头攒动就是不见她,我想:反正她聪明,丢不了,我保证别把自己弄丢就行,我站着不动,她总会找我来的。
十几分钟之后侄子微信我:“二婶,我妈妈在麦当劳等您呢!”我返回来仔细找,她在一个角落里等我,包包放凳子上,人站着,我问为什么?她说:“你买饭的还没回来呢,我哪好意思坐啊?”我的个好嫂子啊!
我说:“我这么长时间不回来,你怎么不找我去啊?”“我想我别乱跑了,你总会找回来的?”哈哈哈……俩人想一块了。
这一天,我们在异国他乡经历了好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而且每件事情都被我们转化成快乐,这满满的正能量滋养了我们的心灵,我想这就是旅行的魅力所在吧。
原文来自:心有多远路有多长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