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嘻哈倫敦游——記兩個二貨歡樂的一天

嘻哈倫敦游——記兩個二貨歡樂的一天

6月,英國的畢業季,我和我的妯娌一起飛往倫敦,去參加她的兒子熙熙在劍橋大學的研究生畢業典禮。到倫敦的第二天,我和嫂子兩人「獨闖」倫敦,一路走一路錯,鬧出不少笑話,但每次錯後都有貴人指點,最終走上正路,還好,玩了一天沒把自己整丟,倒是開心得不得了。

倫敦

今天一早,熙熙把我們兩個送到劍橋火車站,讓我們兩個人自己去倫敦遊覽,因為畢業前夕,他還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

他給我們買好9:45的車票,送我們進站,還反覆叮囑:「9:45發車啊!」「知道了,我們要去國王十字火車站,放心吧!」

可是一進檢票門,一輛火車停在站台上,腦門兒上寫着:「King’s Lynn。」我們就想:「這個就是去King’s Cross 的那條線路吧?」稍猶豫一下,「上!」我們快速上車坐定,車馬上就開了,時間可沒到9:45。車上人不多,很舒適,我們一路看着路兩邊黃的油菜花、紅的虞美人花,聊東聊西,憧憬着大倫敦會是個什麼景象……

一個半小時後,車到終點,我們隨着人流出站,眼前是一條寂靜的小街。咦?怎麼看不出大倫敦國王十字火車站的氣象,返回車站裡面(他們國家進出車站都不用檢票)一問究竟。

「你們坐錯方向了!You were wrong!」一位白人大哥告訴我們,並找出地圖給我們比劃着說:「你們坐反方向了,國王十字火車站在這裡,你們快去站台坐上這趟車,它馬上發車去倫敦。」「我的天啊!坐錯車了。」

我們謝過,趕緊繞過柵欄門跑到站台上。一位女列車員笑眯眯地招呼我們上車並告訴我們:「這趟火車12:35到達國王十字火車站。」她送給我們一張列車時刻表,並告訴嫂子如何解讀。我則東張西望,回頭看見,那位白人大哥還在關注着我們呢。哦,原來是他已經告訴女列車員我們的情況了。

英國火車

嫂子是個愛學習、愛鑽研的人,對那張密密麻麻的列車表開始研究起來,想要搞清楚倫敦的火車、地鐵系統是怎麼回事,一邊看還一邊為耽誤了半天時間而着急。我說:「嫂子,咱不急了好不,咱就當多遊覽了一個景點唄,好在人家不讓咱們補買車票,要是在國內,不又得兩張毛爺爺啊!」嫂子說:「對呀!他們怎麼也不讓咱們補票啊?」

「那我快去補個票。」我佯裝要下車補票,嫂子一把拉住我:「要開車了,別鬧了。」「嚇唬你呢,上當了吧?哈哈哈。」「你看人家的服務多人性化,人人都笑得很真誠,太溫暖了!」「是啊,如果不是坐錯車,我們哪能看到這溫情的笑啊!」「哈哈,我們還給孩子說能看懂車牌呢,把『King’s Lynn』想當然為King’s專線,坐着反方向奔跑的火車還心情特別好……」「人們在不自知的情況下的執着行為太可笑了。」

當時我們不知道,這一天裡,我們不僅坐錯車還下錯站、走錯路、等錯人,有好多稀罕事等我們笑呢。

從車窗向外看,一片片的紅色虞美人花開在山崗、田野,就想起昨天從希思羅機場來劍橋的路上熙熙告訴我們的故事:「虞美人花是英國慶祝一戰勝利的紀念花,從1918年一戰結束起,每到國殤紀念日人們都會佩戴。二戰結束後這一傳統被保留下來,遇有聚會人人胸前佩戴此花。在劍橋每一個有親屬參加戰爭的家庭都有資格在家門口或在車上別一朵虞美人花。」

虞美人花

「那為什麼要用虞美人花呢?」「因為虞美人花的花蕊是黑色的,就像一顆子彈打入戰士的身體,紅色的花瓣就像滲透出來的鮮血。它象徵着保家衛國的將士們身死魂不死。」「英國人真有情調,把戰爭紀念日搞得如此浪漫。」「你們知道我們中國人為什麼把這種花叫虞美人花嗎?其實我們中國老祖宗才有情調呢。」「是嗎?」「傳說虞姬刎頸後,其鮮血迸濺和長眠的土地上就長出了這血紅色的鮮花,所以我們的老祖宗就把這花叫虞美人了。」啊!和這博學的侄兒在一起我們真長知識呢!

車到國王十字火車站,這裡才是大氣派呢。十幾個站台一字排開,好宏大,好敞亮。幾乎所有到倫敦的人都會在這裡轉乘車,「巨大的人流物流繁雜穿梭交匯,人在其中卻覺得寬鬆舒適,秩序井然。」人們如水中魚兒游向自己的目標,每一個檢票口都有十幾部閘機,人們自動檢票,沒有檢票員的喇叭聲、呵斥聲,也沒有人群堆積,「管治嫻熟化於無形。」

國王十字火車站

「嫂子,哈利·波特的9又3/4站台就在這裡,咱們找找唄!」

說話間,我們發現前面有一群人在圍觀什麼,走過去一看,啊!正是9又3/4站台。一群年輕人肩披魔法學校的條圍脖,推着行李車正在穿牆而過,為了製造出動感,服務人員給被拍照者在身後拉起圍脖,專業攝影師正在給他們拍照……這裡已經是一個旅遊景點了。聽說倫敦還建起了哈利·波特博物館,人氣高漲,J·K·羅琳——這個曾經窮困潦倒的蘇格蘭女作家給英國帶來了巨大的旅遊收入。

Harry Potter Studio

下一站我們要去巴寶莉工廠店。嫂子已經研究清楚了乘車方法和行走路線,我們下火車後穿過熙攘卻絕不擁擠、堵塞的人群來到了地鐵站。倫敦地鐵,這可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地鐵了,1863年開始運行,至今已有150多年歷史了。建築設施雖然看起來很老舊,但卻給人值得信賴的感覺;站台不寬,但不擁擠,我們驚異於大英帝國物件的經久耐用。

順利地換乘了兩次車,但最後一站我們左右思量還是坐過了站,哈哈大笑着返回來。

從站台上轉出來,我們按圖索驥尋找巴寶莉廠店。在一個街角處有一家水果店,老闆娘端莊美麗,一手托腮,若有所思地盯着前方。我剛要說:「勞駕……」她右手一指,對我說:「直行,第一個十字路口左轉,走過兩個路口,右手邊紅房子就是。」一口氣說完,她繃不住嘴笑了,我們驚訝於她的回答精準熟練,也笑了起來。看起來她已經給無數中國人指路了,應該給她獎金!

快樂繼續,看點在這兒:即便她講的如此清楚我們還是走過了頭兒,四處找不到紅色的房子。在一個公交車站,我正問一個漂亮姑娘,突然,一個英國老先生衝過來,指着一條斜路說:「女工們,從這兒走,這是最近的!」然後又補充說:「走我說的這條路,如果走她說的路就遠了!」

那姑娘嫣然一笑。謝過,我和嫂子轉身走向斜路,笑談剛才老人的熱情,倘若我們不走斜路的話老先生一定會急的,但這路確實看不出能通向廠店,猶豫間,我們回頭想看看老先生是否還在注意我們,這時一個很酷的小伙子在街道對面大聲說:「走吧!就是這條路。」

我們不再猶豫,對他笑着招招手走了過去,十幾步之後回頭看,他還在街對面關注着我們。哈哈,好熱情的倫敦人,誰說他們呆板、教條?誰說他們冷漠、孤高?親身經歷告訴我們他們太可愛了!心存感激!

巴寶莉工廠店

倒是在巴寶莉廠店存物處,我們遇到了不愉快。我們不知道怎麼鎖儲物櫃的門,一個中國姑娘趾高氣揚,對我們的無奈默然不理,當我們問她時,她一句話也不說只是演示給我們,雖然我們明白了方法,可對她的舉止態度特別反感,厭惡她在國人面前自視清高,自以為是。是的,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在國外,同胞相見大家很多時候都是默然一瞥,好像在說:「你?何等身份?怎麼能像我一樣出國遊玩?哼!」特別不友好,反倒是當地人見到你會笑問:「早上好!」反倒是外國朋友爭着搶着為你指路,怎麼會這樣呢?

還是繼續我們的趣事吧,爆笑的在後面……下午,我們在牛津街上,準備吃個漢堡充飢(午餐忘了吃),我排隊買飯,嫂子找座位。結果我買好飯哪兒也找不到她了,我在門口等啊等,街上人頭攢動就是不見她,我想:反正她聰明,丟不了,我保證別把自己弄丟就行,我站着不動,她總會找我來的。

十幾分鐘之後侄子微信我:「二嬸,我媽媽在麥當勞等您呢!」我返回來仔細找,她在一個角落裡等我,包包放凳子上,人站着,我問為什麼?她說:「你買飯的還沒回來呢,我哪好意思坐啊?」我的個好嫂子啊!

我說:「我這麼長時間不回來,你怎麼不找我去啊?」「我想我別亂跑了,你總會找回來的?」哈哈哈……倆人想一塊了。

這一天,我們在異國他鄉經歷了好多意想不到的事情,而且每件事情都被我們轉化成快樂,這滿滿的正能量滋養了我們的心靈,我想這就是旅行的魅力所在吧。

原文來自:心有多遠路有多長

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