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寶寶買玩具要注意什麼
現在的寶寶真的是幸福,不僅有爸爸媽媽和長輩們的疼愛,還有這麼多新奇有意義的玩具可以玩。可以說沒有經驗的爸爸媽媽走進玩具店會一片茫然。看着這個也萌,那個也可愛,一時還真不知道怎麼下手。同時給寶寶購買玩具的時候千萬!千萬不能大意!尤其是在保護機制還不夠全面的國家和地區購買玩具,爸爸媽媽更要當起「質檢員」,多一個心眼為好。那麼給寶寶買玩具需要注意什麼呢?我們有哪些問題要謹記呢?我們來一起看一下:

購買的基本原則
1. 寶寶玩耍過程中的安全
安全是首要原則。爸爸媽媽在購買玩具的時候一定要保持冷靜,試着想象一下自己寶寶在玩耍這個玩具時的場景和過程:
玩具是否可以拆分?拆分後的大小能不能讓寶寶吞進去?常被忽略的是玩具上的一些小按鈕和小珠子;同時玩具有沒有可能鬆動的小部件,可能一開始是固定在玩具上的,不過久了就會產生鬆動,所以定期檢查好。
會不會發出刺耳的聲音?比如給男寶寶買的大炮、坦克、玩具電話等等,都有可能發噪音損害寶寶的聽力;
玩具上最好不要有繩子,寶寶很容易玩着玩着就拿繩子繞著身體,後果不敢想。
2. 玩具的材質安全
寶寶還很小,對於安全完全沒有概念,有習慣拿着東西就往嘴裡塞的寶寶不能玩耍金屬類的玩具,尤其是尖銳的金屬玩具更不行;
三無產品絕不購買,不管看起來多麼OK,都不行;
毛絨玩具要謹慎,除了檢查外表的部分,對於內部填充物也要留心,建議購買大品牌(順便說一句,其實大品牌不代表一定貴,比如明星小孩人手一隻的邦尼兔也才十幾鎊);
3. 適合寶寶的年齡
我們購買的玩具一定要符合寶寶的成長周期。購買過早,可能等寶寶真正適合玩的時候已經壞掉了。而購買過晚不利於玩具發揮作用,所以要多參考專業玩具製造商給出的建議,比如樂高,就會明確標註建議玩耍兒童的年齡區間。
不過這也不是絕對死板的限制,家長可根據自家寶寶成長發育的實際情況,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自行調整。

購買寶寶玩具容易出現的錯誤認識
1. 一定要選貴的玩具
就像我們吃大白菜、蘿蔔一樣,不要以為平凡就沒有營養價值。相反一些經典品牌的經典款玩具能長期活躍於市場,肯定有它的道理。雖然看着價錢就幾鎊而已,可是千萬個寶寶都非常喜愛,媽媽爸爸不妨也給自己寶寶入手幾個:比如五鎊左右的球球(Baby Einstein Bendy Ball,直達鏈接)、十幾鎊的長頸鹿牙膠(Vulli Sophie giraffe in Natural Rubber,直達鏈接),長期都是歐美最受歡迎的嬰兒玩具Top 10。
2. 玩具越多越好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小丸將會儘可能收集齊歐美的資料後給大家一個更詳細的說明。不過,玩具過多,特別是同一類型的玩具重疊肯定會造成浪費。並且容易分散寶寶的專注力,閱讀和其他遊戲時間就會變得更少,由此來看不利於寶寶發育。
3. 玩具就是萬能
首先,寶寶最需要的還是爸爸媽媽的陪伴,這點比任何玩具都更重要;
其次,大自然提供給寶寶天然的玩樂場所,這裡有各種長角的、不長角的動物、帶尾巴,不帶尾巴的動物······還有奇形怪狀,顏色鮮艷的植物·······沒有什麼比大自然更包羅萬象了。寶寶會喜歡在家長的陪伴下驚奇地探索世間萬物。
究竟什麼才是好玩具
其實也沒有一個標準來定義什麼是好玩具。不過小丸覺得在滿足以上條件後,我們還需要清晰的知道在寶寶玩耍時,主導互動過程的是寶寶,而不是玩具。所以玩具再多功能、再高檔,若不能激起寶寶的探索欲望、激發寶寶的創造力,再貴的玩具也是浪費。
推薦閱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