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二胎放宽也难带来婴儿潮,我的英国丈夫却这样说...

二胎放宽也难带来婴儿潮,我的英国丈夫却这样说...

接到中国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时,大卫家三兄妹(也就是丈夫,小姑子和小叔子)的三个家庭正在英国诺福克郡的海边小镇度假,我家双胞胎奥利和查理正和堂兄妹与表哥玩得不亦乐乎。我还偷偷想着,要是我有兄弟姐妹该多好。

二胎放开

当时我的英国丈夫指着手机上英国BBC发出的特大新闻“中国取消一胎政策,二胎政策全面放宽!”,我们都惊呆了。英国小姑子立马说:“中国的妇产科马上要忙了,婴儿潮即将来临!”

在一时的激动之后,我却开始唱起了反调:“我看即便二胎政策放宽也未必会掀起生二胎的浪潮。首先现代的中国娃0-3岁都是由祖父母照看的,生二胎老人家的负担太重了,而且大多中国家庭难靠一人收入,孩子不交给老人带,交给保姆又太没有安全感。其次,现代的中国女性不去工作,没有社会地位也是很难受到尊重的。虽然我个人非常支持生二胎,而且如果我再年轻点儿,来个三胎四胎我也愿意,但是这是在英国,中国的一胎制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真的要改又谈何容易啊!”

听了我的话,英国丈夫却有条有理地说出了这些。

“ 首先,二胎政策放宽,是多么天大的好事,至少那些想要二胎的家庭可以放心大胆地要了。我理解你所说的种种困难,但是总会有一些家庭可以克服困难,例如和双方祖父母都住的近的家庭,你们这代人大多都是独生子,现在四个老人照顾一个小孩,多一个小孩,又是不同年龄段(丈夫的意思是双胞胎就另当别论了,哈哈!),安排好了,应该还是可以克服的。经济好点的,还可以给老人请保姆一起带小孩,这样就不用担心恶劣事件发生。中国那么大,凡事都要一点点来吗!”

“其次,你听说过独生子女综合症(one child syndrome)吗?这不是开玩笑,在西方这是一个心理治疗方面的专业术语,是一种心理问题。你看我妹妹家的独子约翰,他与奥利和查理有什么不同?他没有太多与其他孩子玩的欲望,虽然与表兄妹在一起,但是总是拽着爸爸,很少看他独立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还有他喜欢任何事情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一旦不如意,就变得气急败坏,没有耐心,不懂得分享,相对比较自私。还有你们这代人(天哪,我们这代人也被扯进来了!),去年在中国带奥利和查理去儿童活动中心,有家长就是霸占着自己孩子喜欢的玩具,自己的宝贝不玩了,家长也霸占着不让别的孩子玩,一看这位家长就有独生子女综合症,所以中国也该治治这种病了!”

“再次,这个世界,不管穷国富国都能够面对二胎或多胎的问题,甚至都不觉得是问题,我相信既然中国的政策放宽了,整个国家的系统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来适应家有二胎的生活现状。例如0-3岁的婴儿没人看,这就会促进中国早期教育及育儿机构的发展,无疑也会带来商机。当前中国城市建设是把成人与儿童生活全面分开的格局,随着家庭孩子的增多,人们会更加注重家庭生活的质量,所以成人与儿童的共享空间会被不断开发。总而言之,二胎政策放宽,国家制度,商业结构,家庭生活,社会结构,教育体系等整个体系都会不断发生变化而适应需求。这些变化不是一朝一夕,但是家有多娃本来就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只有顺应自然才会得到最终的幸福!”

丈夫的一番话后,我陷入了沉思。。。

无语!无语!无语!

沉思!沉思!沉思!

不知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一个外国人做出的评判也许是最简单而犀利的,“可以生二胎当然是顺应自然的,整个地球都能适应,中国怎么就适应不了;中国那么大,要变化当然要循序渐进,但是独生子女综合症不改不行啊!”

独生子女政策在中国持续了将近40年,我们的社会随之变成了什么样子?

当我们把生二胎与生活质量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们衡量生活质量的标准是什么?我们想着住好房子,买名车,穿名牌,给孩子买最好的玩具,送去最好的学校,认为这是有质量的生活,有了二胎一切减半,但是一家人享受家庭之乐,孩子享受手足之情就不是生活质量吗?为何现代的中国在不断地探讨与追求幸福指数,而在西方社会却从没有听说过这个名词?很多时候谈得最多的东西,就是最缺失的东西。要知道现今中国的中产阶级物质生活水平已超过了英国普通中产,但是中国的家庭生活时间与家庭生活质量(包括生活的空间,场所,情感,趣味等)距英国还是有相当距离的。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不是完全停留在物质基础上的,“家庭幸福”包括天伦之乐,夫妻之爱,手足之情,亲子之乐才是“幸福指数”的根本。

人类因为懒,就有了洗衣机;因为馋,就有了美食;因为贪玩,就有了各种运动;因为爱美,就有了时尚... 我自己带双胞胎,就学会了科学育儿与时间管理;有了二胎,当妈当爹的就会更加关注亲子与家庭生活,要活出自我的辣妈,就会学习统筹与高效...当社会体系缓慢变化的过程中,我们自己已经在改变了,因为二胎放宽就是我们的驱动力!

分享

最新评论

好文!看的出作者深邃的想法!而我却对中英之间各种差别习以为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