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遊記之奇平卡姆登與希德科特花園
小時候我的家與農田只有一牆之隔,翠綠的或者金黃的麥穗隨風搖曳的樣子深深地印在腦海中。如今久居都市的我,總覺得堅硬的水泥地面,並不比鬆軟的土地更讓人踏實;漂亮的公園也不及自由的牧場更多歡樂。曾經的少年,他在田野間隨風奔跑的身影,是我心頭輕輕縈繞的鄉愁。從埃文河畔的莎翁故居離開,在奇平卡姆登(Chipping Campden),我又找到了夢裡的鄉村,更加精緻,更加美好。

夏日英倫的傍晚既美且長,陽光明亮卻不熾熱,天空藍得透亮,飄舞的白雲比羽毛更輕盈悠揚。連綿的丘陵,綠色的草場,一層一層鋪展,直到天上。我在草場間隨意地行走,總渴望找到更高的山樑,去望一望更遼闊的遠方。成熟的牧草更是漂亮,就算剛剛割過,新鮮的茬口在夕陽下依然金黃。
散步着的黑頭羊,就在不遠的地方,身後是村莊的屋脊、教堂的殘牆。對於陌生的我,羊兒好奇地注視了一陣,一點都不慌張,然後繼續埋頭啃草,吃飽就排着隊踱回村莊。太陽緩緩沉向地面,光芒卻更加暖,更加長,穿過林間,穿過柵欄,落在奔跑的馬背上,和跳躍的鬃毛一起閃亮。我也不知該走向何方,似乎去到哪裡都是一樣,熟悉的自由的感覺,讓我忍不住放聲歌唱,歌聲和心靈一起飛到彩雲之上,俯瞰着這片大地,久久凝望。

沿着蜿蜒的土路,走向綠樹環繞的村莊,地標般的教堂格外醒目,峭拔在蒼松翠柏之上。沿街密密的房屋,都用當地產的石材建成,有着獨特的色澤,蜂蜜般金黃。鎮裡幾乎都是老屋子,特別是中心的羊毛市場,被歲月打磨得溫潤生光。這裡早已不再交易,留下只是為了紀念往日的時光。最愛的還是房前屋後的花園,每一處都精心布置,別出心裁。紅的薔薇,粉的木槿,紫的薰衣草,黃的向日葵……在一年中最美的時節里,在一天中最佳的光線下,所有的花朵都在極致綻放。安寧的小鎮,幾乎看不到人,商店早已關門,車輛停在路邊;但哪裡沒有人的痕跡呢,花的精彩,顯而易見,人的精彩,蘊涵其中。
我住的老旅館,兼營餐館和酒吧,晚飯時我和店員攀談幾句,得知奇平卡姆登人確實不多,年輕人更少。主要是鄉村工作機會少,沒有經濟基礎的年輕人很難立足,往往是有身價的老年人常住於此。我的心裡還有一種解釋,可能成功的老者,才更懂得田園的雋永和安穩,也惟有寧靜的鄉村,才能治癒那些被都市中無窮欲望摧殘的心靈。

詩意的大地,悠然的鄉村,吸引我走得深些再深些。第二天一早,我租輛自行車,騎往八英里外的希德科特花園(Hidcote Manor Garden)。鄉間土路沒什麼車,正好騎行,好久沒運動,騎車很辛苦,丘陵間的幾個起伏,就把我累得夠嗆。幸好一路好風光,累了就歇歇,拍拍照。田野色彩分明,黃的是油菜花,白的是土豆花,還有不知名的藍花,一片一片很漂亮。辛苦的回報除了美景,還有希德科特花園的一杯咖啡,這是國家信託(National Trust)對環保出行的鼓勵,真是意外收穫。

希德科特花園由勞倫斯修建,他熱愛園藝,把世界各地獲得的各色花卉精心栽培在一起。這裡曾是私家花園,如今由國家信託管理,向公眾開放。花園很大,由幾十個即分割又相連的小花園組成,每一處都精心打理,自成一景。到處可見忙碌的園丁,遊人也出奇的多,很多人看上去挺懂行,不像我只是欣賞漂亮的花,而是仔細研究花卉的栽培,也許英國人是世界上最愛園藝也最懂園藝的人了。傳統的英式花園追求自然,這裡卻不同,很多造景用得都是修剪整齊的植物,更像是法式庭園。穿行花間,萬紫千紅,覺着這裡簡直就是一個夢,一個人造的夢,用鮮花堆砌的夢。其實英格蘭的鄉村也像一個夢,一個恆久流傳的夢,一個恬淡精緻的夢。
在花園深處,品一口辛苦騎行換來的咖啡,回味着奇平卡姆登的夢幻風景,怎一個幸福了得。除了奇平卡姆登,科茨沃爾德地區還散布着很多鄉村小鎮,所以我的下一站美景更多——英國遊記之科茨沃爾德鄉村:百老匯、水上伯頓、拜伯里。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