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Agatha Christie】英國偵探小說家阿加莎...

【Agatha Christie】英國偵探小說家阿加莎:我的資產階級腔調啟蒙

如果沒有記錯那是1981年,跟待業在家的小舅舅一起去南京大華電影院去看《尼羅河上的慘案》,什麼叫Eye Candy,視覺盛宴啊,這就是啊!這部大牌影星雲集的電影裡,第一次我看到珍珠項鍊,白色的禮服,喝不同酒用的不同的酒杯,埃及古蹟上的三角戀,心懷鬼胎拿腔作調地說話,唉,我被啟蒙後的艷羨留戀,那種餘味無窮,不亞於寶黛偷讀《西廂記》。

阿加莎

上譯廠的配音,邱岳峰、畢克、丁建華、趙慎之的聲音,那種不同於普通話的漢語,遣詞造句都是外國味兒的中國話,在80年代初中國電影觀眾的耳膜上製造出的戲劇第五空間。禮儀、頹廢、蠻橫、嬌矜、溫柔、愛慕都是由聲音表現出來,我這麼一個剛剛從堯化門農場進南京城讀書的孩子,哪裡見過這些花花腸子啊!更不要說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劇情(現在看峰迴路轉近於狗血)立刻把我繞進去了,就是看看聽聽這些個神仙一樣的人物穿衣說話玩殺人,就是天大的物質享受。從此投身作阿奶奶的腦殘粉。

在熱情退潮前,那種如饑似渴地閱讀,真是精神鴉片,據說她是第一個作品銷售量超過《聖經》的作者。據我觀察,英國文學裡的純文學和娛樂文學是此消彼長,互相滲透的;經典英國文學傳統里的高大上,都有那麼一點鬧劇的離奇成分,或者是神神鬼鬼的野狐禪,比如鬼魂出沒(《哈姆雷特》),巫婆預言(《麥克白》),《黑暗的心》里上校發瘋吃人,這是不是因為他們的文學高峰起源於戲劇,戲劇就得賣票,想賣票就得販夫走卒都捧場,要販夫走卒捧場就得有奇觀有料,就得把小市民唬得一驚一乍?

阿加莎

還是因為英國本土、威爾士、蘇格蘭、愛爾蘭的奇門遁甲這些異教的幺蛾子(多神主義)從來沒有消停過;而暢銷書這類,都沾了經典文學的命運感和人性悲劇,稍微一點點,這是阿奶奶的破案小說厚重的地方,讓那些偷寶石、偷情的俗套故事盪氣迴腸,客廳偵探們在茶餘飯後更是有人性故事可以回味。

阿奶奶深諳此道。她的80多部偵探小時,名作不說,就連最不知名的作品,如《神秘的藍色列車》,都有神叨叨的先驗橋段,被害者忽然意識到自己殺身之禍即將到來,這種神來之筆是阿奶奶專用的,讀者讀得心驚肉跳,讀者包括我的兒子,粉絲第N代。當代暢銷的神怪巨著,《哈利·波特》,《權力的遊戲》都專扒英國野蠻傳奇路子,也是把讀者唬得一驚一乍,欲罷不能。

阿奶奶的作品英語世界銷量超過十億,翻譯成別的語種又賣十億,不知道現在刷屏刷公號的中文讀者群里她能賣出多少本。

金色筆記微信公號作者:凌嵐

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