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Manchester】曼徹斯特流浪記

【Manchester】曼徹斯特流浪記

出行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學期的時間都貢獻給了磨人的課業,真正有時間出去走走也就是在聖誕假期。從洪水逃難時竄入的曼徹斯特,到探訪英格蘭古城約克,再到《傲慢與偏見》的拍攝地查茨沃斯莊園,到曼城老特拉福德球場見朋友,最後在倫敦跨年結束假期,斷斷續續,有十餘天的時間行走在路上。

曼徹斯特

時光追溯回一個半月前,一切還要從那場突如其來的洪水說起。

那一晚我正在準備兩天之後的考試,突然啪的一聲,房間全黑,接着是斷網,沒有無線,沒有手機信號……平時忙碌得幾乎見不着面的室友們紛紛從寢室探出身子,聚集在走廊你一言我一語,一起擔心着跟死線有關的問題:「我的報告怎麼辦?」「我的論文還沒寫完。」「我給同學的郵件還沒發出去。」「我周一還有考試。」直到走廊備用燈的電力都耗盡,蠟燭帶不來屋子一角的光亮,我們便散去,回屋睡罷。

第二天清早,外出囤貨的室友帶回了一個壞消息:英國西北部的洪水淹沒了一座變電站,只有先把水排空才能檢查內部的受損情況,因此預計要等近三天的時間才能恢復供電。這意味着我們要在沒電、沒網、沒暖氣、沒信號,甚至沒水、沒食物的情況里生活近60個小時。朋友們開始商量逃亡路線,歐洲的同學們打算回家。

那時我卻出奇的淡定,我還背着書包,帶着本從圖書館借的600多頁的書行走在去超市囤貨的路上(儘管知道超市可能已經被搶空),然後計劃找個陽光好點的地方看會兒書,要知道在下午三點半就開始天黑的英國冬季,想複習考試就只能利用這短暫的日照時間了。

但是,戲劇性的逆轉很快就發生了。我遇到了正在等出租車的Anna,恰巧這時出租車也來了,Anna一個勁兒勸我跟她走吧,我翻了翻口袋摸出了兩張銀行卡,竟然就真的跟她走了。前一秒還想着去複習,後一秒就背着那本很沉的厚書,沒帶換的衣服,沒帶洗漱用具,就坐上了開往Preston的出租車,開始了荒誕的逃生之旅。

出村的路還是蠻擁擠的,不少人在路邊焦灼地等車。我們車上還有兩個空位子,司機好心地多拉了兩個姑娘,並沒有多收我們錢。事實證明那個荒誕的逃離是對的,到了下午,出租車已經嚴重供不應求,司機們的電話都已經被打爆,每刻都處在占線的狀態。

那時我們已經從Preston乘火車到了曼城,在商場裡一邊吃晚飯一邊關心着還沒出來的夥伴們的情況。再後來,朋友圈已經有了各路好友報平安的消息,留守學校的朋友們也去了學校的安置點,還領了救濟糧,體驗了一回資本主義國家的難民生活。

我們從人心惶惶的蘭卡來到一片安樂祥和的曼城,很多不關注新聞的當地民眾並不知曉就在距他們60英里外的地方發生了什麼。我和Anna在華燈初上的城市夜晚一起走走聖誕集市,逛逛購物中心,一個Arndale Shopping Centre不夠,第二天還專程跑去了大郊區的Trafford。雖然中途收到郵件喊我們回去上課和告知考試如期舉行,但後來聽說被學生舉報,再後來,系裡統一發郵件表示所有未完成的考試和小組作業延期到下學期。下一秒我才反應過來:聖誕假已經開始了。

曼徹斯特

一路上我們逛過不少有名的商店,大大小小的餐廳,從一個裹腹的三明治到Nandos炸雞到英式甜品和Pasta,見識過各式各樣可愛的巧克力也喝過日出茶太。一路上還有很多驚喜,比如在中國城遇見了Fanny,跟這個法國姑娘好久不見,見面竟互相有點興奮地不知所措。

不久又遇見May和Rita,所有人一起在「紅辣椒」吃過了中餐:糖醋裡脊、夫妻肺片、水煮魚、麻婆豆腐、辣子雞、魚香肉絲……終於知道了這一撥人有多麼嗜辣。大家平時的課業都很繁忙,如果不是這場意外,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聚在一起吃飯,甚至,一個屋檐下睡覺。

第三天晚上因為球賽,房價瘋漲,漲到了讓我們覺得住不起的地步。許多同伴的房間已經恢復供電,他們選擇了回村。然而我的房間還沒有,所以我繼續流浪。為了省住宿費我從曼城的大西南跑到了大西北,可惜從西南至西北並沒有直行的公共交通,我先乘巴士回了市中心,又換乘Metrolink去了西北,這是我第一次深刻領悟:曼徹斯特真的是英國第二大城市。

好大,好遠……從Metrolink出來的時候天色已晚,如同平日的英國冬季一樣又下起了雨,我一邊撐着傘找着路,一邊聽着心急小組作業的韓國妹子一分鐘一個Video Call,還好Elsa和Lynn已經提前在那裡安置好,我就這樣和Elsa團聚,也新認識了Lynn。我們承包了一個大House的閣樓,客廳和廚房也變相被我們承包,看着電視刷着手機,有個人卻一直在我耳邊灌輸着關於回國機票的故事。

是的,Elsa臨時決定回國。在洪災的那些天,特別多的同學上演了一出「今天買機票,明天飛回國」的劇情,Elsa也是其中之一,並且企圖裹脅我入伙。在我最終決定留在英國度過聖誕假期的時候,也必須要面對,我倆原定的牛劍之旅要說再見了。

我變成了一個在聖誕假完全沒有出行計劃的人。臨走前,我陪她們購置了回國的禮物,等火車的時候我們再次去中國城要了杯奶茶,品嘗了我心念已久的酸菜魚和被在重慶念過書的Elsa吐槽不正宗的重慶石鍋米線。

迎着夜色,帶着倦意回到蘭卡,自己的小房間已經燈火通明,溫暖如初。流浪的日子就這樣結束了。

一路上頂着一副傻呆的框架眼鏡,靠借用朋友們的日用品生存,蹭住不同人找的不同的房子,灰頭土臉還敢陪他們進輕奢的商店,後來,才特別滑稽地知道一路上有多少對情侶,做過多少次電燈泡……但是,一路上遇見了好多朋友,擠過Layla的床看電影,發現了很多美食,一個人找路線和換乘交通工具的時候有點像一個女孩闖入陌生城市的奇遇記。

遊走在聖誕集市,賣聖誕裝飾品的、小吊燈的、首飾的、烤腸的、數十種口味奶酪的,此時童心未泯,沒能抵擋住可愛巧克力的誘惑,選了一個裝扮成聖誕老人搖着鈴鐺的老鼠和一個雪人巧克力,覺得像個孩子,開心極了。此刻又好想回到那條街。寒夜裡我和我的朋友們在一起,我們一起製造了許多快樂和溫暖。

曼徹斯特九大好吃好玩的集市盤點

特別想念曼徹斯特城市街頭的藝人們,他們總能變着花樣,用手中不同的樂器吹奏抑或彈奏出聖誕的曲調,讓你走在寒風中的時候不會感到冷,好像周圍的每個人都能隨時跟着節拍跳起舞。音樂驅逐寒冷,讓城市的早晨、午後和夜晚,不只有人們快節奏的腳步聲,機車發動的轟響聲,道路翻修的叮咚聲,還有輕快的音符在空氣中翻筋斗的聲音。音樂讓這座工業城市更活潑,更生動,更有情。

我不會忘記有這樣一個夜晚,一群穿着學生制服的男孩女孩,他們站在一排哥特式建築前的馬路邊,在老師的指揮下合唱聖誕歌,一首接着一首。童聲是天籟,穿透力極強,很快他們吸引來了攝影愛好者,吸引來一些路人駐足欣賞。他們面前是車流穿梭的街道,非常非常多的行人來不及停下腳步……

歌聲一直在繼續,當尾音降落的時候,那群孩子在寒風裡歡呼雀躍,好像完成了一件特別了不起的事情。我在那裡錄了一段不長不短的視頻,每次拿出來看的時候都覺得,哇,真美好。

還有一個難忘記,就是在蘭卡停電的第二天早晨,我的鄰居Woody說要去找個有信號的地方給家裡打個電話,不然幾天不聯繫,媽媽會擔心,會打電話過來。其他室友紛紛表示認同,紛紛換衣出門找信號報平安,徒留我張大驚訝的嘴巴:「不是吧,我一個月不給媽媽打電話,我媽也不會擔心。」

當我把這個故事講給媽媽聽的時候,媽媽哈哈大笑說咱家是放養!然後勸我聖誕別跟着同學回家,爸爸出差,她沒時間伺候我!哈哈是的,大概我有一個超級自信的媽媽,大概這個自信也包括對我的信心,大概她會知道,我不找他們就是我沒有問題,就是即便有了問題也在能解決的範圍里。我們在不同的地方,經營着各自不同的生活,但我們都過得很好。

原文來自微信公號:Patty的故事書

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