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David Cameron】人物傳奇之英國首相卡梅倫

【David Cameron】人物傳奇之英國首相卡梅倫

2010年5月11日,保守黨領袖大衛·卡梅倫在唐寧街10號首相府宣布就任英國首相,保守黨與自民黨組成了英國二戰後的首個聯合政府,43歲的卡梅倫也成為自1812年以來英國最年輕的首相。

卡梅倫

小學成績全班倒數第一

卡梅倫曾就讀英國著名的伊頓公學和牛津大學。不過鮮為人知的是,卡梅倫還在英國最著名的貴族私立小學之一——伯克夏郡艾斯科特市希瑟當預科學校讀過5年小學。這個學校的學生家長個個都「大有來頭」,有的是貴族、軍官、億萬富翁,甚至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二兒子安德魯和小兒子愛德華都曾在希瑟當預科學校上過學,愛德華王子和卡梅倫還是同班同學。這顯然與他的出身有關。1966年10月9日他出生於倫敦,父親是一位股票經紀人,曾祖父當過滙豐銀行倫敦分行行長。祖上是英國國王威廉四世後代,世襲男爵,所以他與英國現任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沾親帶故,算得上出身名門。卡梅倫家族中還有許多人是保守黨的要員,希瑟當小學的許多畢業生後來都成了英國政商界的重要人物。

英國《每日鏡報》記者日前獲得了一份1978年卡梅倫的小學成績單,這份成績單顯示,卡梅倫竟然是一名學習成績全班倒數第一的「差生」!卡梅倫當時所在班級總共只有13名學生,而當時11歲的卡梅倫各學科總成績竟然在全班排在最後一名——第13名。在8門學科中,卡梅倫的拉丁文成績、數學成績全是班上最後一名,而他的地理成績和法語成績則是全班倒數第二名;他的英語成績和科學課成績則是全班倒數第三名。在8門學科中,卡梅倫成績最好的當數歷史課,因為他的歷史課成績是全班第8名——也就是倒數第6名。據內幕人士稱,卡梅倫在這所小學讀書的5年中每年的學習成績都很糟糕。

卡梅倫小學時代的老師和校友回憶,當時的卡梅倫在學校中並不出眾,甚至有些害羞,壓根不像現在這樣口若懸河,富有政治人物的魅力。事實上據卡梅倫自己回憶,他在小學中還經常受到老師的體罰,譬如一次他從校長妻子管理的花園中偷摘草莓吃,被逮住後,老師用衣服刷子懲罰他好幾下。

吸毒經歷被曝光

卡梅倫在小學時代的不堪經歷,並不妨礙他進入伊頓公學和牛津大學讀書。不過他仍然不是「勤學苦讀」的優秀學生,帶着耳機聽搖滾,騎着自行車亂逛,甚至還和毒品有些牽扯。英國《獨立報》兩個記者撰寫的卡梅倫傳記《新保守黨人的崛起》於4月2日問世,書中披露了卡梅倫吸大麻的秘聞。

1982年,伊頓公學要求警方介入調查校內學生吸食大麻的事件。最終,作為吸食大麻「核心人員」的7個學生被逐出校門,當年15歲的卡梅倫只是吸食而非販賣大麻,而且認錯態度較好,因此得到從輕發落。卡梅倫被叫到校長辦公室問話,繳納罰款,還被關了一星期禁閉。然而,這件事似乎並未完全震懾住卡梅倫。他進入牛津大學後,還「不時吸食含有大麻的香煙」。

是否吸食過毒品一直是卡梅倫被外界追問的話題,而他給出的答案也始終模稜兩可。2005年的保守黨領導人競選期間,《觀察家報》首席政治評論家安德魯·羅恩斯利在一次保守黨會議上提問卡梅倫,他是否在青少年時代吸毒。當時面露驚色的卡梅倫說:「我擁有正常的大學生活。」當被繼續追問時,他又說:「這些都是我當學生時候的事情,而現在我已經是一個政界人士。」「大麻門」醜聞傳出後,保守黨發言人不置可否,只是說:「這件事已經過去近25年了,大衛·卡梅倫一直堅持認為,政界人士在踏入政壇前有權保留私人生活。」

擅長利用關係網 對最好朋友也保持距離

在牛津的日子,卡梅倫研讀哲學、政治與經濟,儘管他有叛逆的一面,但總體上還算是一個好學生。他是學院網球隊隊長,還參加了不少俱樂部,和許多貴公子一樣,卡梅倫加入了號稱「牛津骷髏會」的布靈頓俱樂部,這個精英團體同小布什加入的耶魯骷髏會一樣,以其神秘和放浪形骸而聞名。當年和他一起的同窗,便有今天的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他們代表了在保守黨內崛起的牛津少壯派。卡梅倫競選的副手——影子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也是牛津校友,還比他年輕5歲。

卡梅倫

卡梅倫從牛津畢業後,在保守黨的研究部門工作。他曾為撒切爾夫人和梅傑兩任保守黨首相提供諮詢、準備講稿,顯示出卓越的才華。從1993年開始,他給時任內政大臣的霍華德當了一年多的特別顧問,因為表現出色,備受保守黨黨魁霍華德賞識。不過這份工作頗為辛苦,每天都要4點45分起床。他堅持5年後,於1994年跳槽到卡爾頓媒體傳播公司擔任公關總監,幹了7年之久。在2001年轉入政壇,在保守黨內任重要職位。2005年,卡梅倫競選保守黨領袖,憑藉自己出色的辯才以及在頂級傳媒公司的從業經歷,他在大選期間用各種手段為自己造勢,除了用美女助陣,讓夫人出面宣傳以外,他還利用Facebook、Twitter和YouTube等新媒體向年輕人宣傳自己,最終當選保守黨領袖,時年僅39歲。

出任保守黨領袖後,他大刀闊斧地對保守党進行了「現代化改革」。保守黨的選舉體系變得青睞女性和少數族裔,解決世界貧困和全球變暖也成為保守黨政綱的重要部分。

除了活力和個性,巧妙利用關係網也是他平步青雲的重要原因。就在年輕的卡梅倫到保守黨的中央辦公室里,接受工作面試時,有人從白金漢宮打來一個電話給負責人,打電話的人說:「我知道你接下來要面試的是大衛·卡梅倫,我打電話是要告訴你,你即將要見到一個真正了不起的年輕人。」從卡梅倫的發跡史中,人們窺見了其家族令人羨慕的社會地位,雄心勃勃的卡梅倫在適當的時候總是會得到朋友和家人的幫助。

同大多數政治人物一樣,卡梅倫也難免被指虛偽。工黨本是保守黨對手,但卡梅倫對前工黨領袖布萊爾十分佩服,竭力模仿布萊爾的公共形象。布萊爾有句豪言:我領導黨,而非跟隨黨。卡梅倫有次一字不改地把這句話照搬到保守黨會議上,引起黨內外許多人不快。在從政之前,卡梅倫曾在一家大企業當公關經理,由於需要經常與媒體打交道,他模仿布萊爾與媒體打交道時侃侃而談、卻言不及意的套路。卡梅倫有一張和倫敦市長鮑里斯·約翰遜以及其他布靈頓俱樂部成員的合影,這張照片在那一年被英國的媒體廣泛轉載。但現在,他已經不太跟從前的朋友廝混在一起了。他的助手安德魯·費德曼對此解釋得非常到位:「我認識他25年了,但至今仍然無法探知他的內心,即便對最好的朋友,他也保持一段距離。我想這是為了取得政治成功而必須做出的犧牲。」

撒切爾的超級粉絲

如今,政治觀察家們討論的熱門話題是卡梅倫將拿出什麼政策來應對英國的困境。

卡梅倫的政治理念被稱作卡梅倫主義,着重於修補,他稱之為——「破碎的英國」。像所有的保守黨一樣,他想要一個更小一點的國家。他說,自己關注的是「福利、學校和家庭,如果你想修補一個破損的社會,這是必須先做好的。」

卡梅倫稱自己是一個「現代的、有同情心的保守黨」,他多次公開表示,英國需要一種新的政治。他說自己「絕對是撒切爾的超級粉絲」。重提撒切爾夫人,預示着英國政壇醞釀着一場革命:更多的資本主義,更少的社會主義,政策向右轉。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輕選民們對於「撒切爾主義」給英國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沒什麼記憶,他們所關注的是政府如何減少稅收,增加就業機會,將英國帶離目前的經濟危機等等更實際的問題。與此相呼應,卡梅倫呼籲政客們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改善人們的生活和「普遍福利」,而不是只單單側重於金融財富。

最懂女人心的男人

卡梅倫

此次大選期間,在支持卡梅倫的選民當中,相當一部分是女性。根據英國《衛報》的調查,卡梅倫被提名為「最懂女人心」的男人。獲得這一殊榮,很大程度上同卡梅倫對待家庭的態度有關。

卡梅倫有一個溫馨的家庭,妻子薩曼莎1961年出生於英國一位準男爵的家庭,她教養良好,學識豐富,既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條,又能為卡梅倫的工作提出建議。畢業於布里斯托爾大學藝術專業的薩曼莎,也曾是一個狂熱前衛、豪放不羈的藝術愛好者。幸運的是,小小的出位並沒有讓薩曼莎誤入歧途。她很快就回歸到了正常的軌道中,先後在倫敦大學和西英格蘭大學等著名學府進行深造。

1992年,當卡梅倫的妹妹把自己的好友薩曼莎介紹給哥哥時,他立即就被薩曼莎獨有的氣質深深吸引,相戀多年後,他們在1996年結為伉儷。但是與其他政治領袖的妻子不同,薩曼莎婚後並沒有放棄自己的事業,她在悉心照料孩子和丈夫的同時,還擔任着英國著名高級文具品牌Smythson的設計總監,她的職業生涯也為丈夫了解廣大選民的需求提供了巨大的幫助。

在保守黨選舉期間,薩曼莎正好有孕在身,但她還是堅持陪伴在卡梅倫身邊,為他加油鼓勁。當卡梅倫演講結束後,他輕輕地拍了拍妻子的肚子,那種夫妻間不經意流露出的深情給不少選民留下了良好印象。有媒體甚至說就是這一深情的輕拍,扭轉了保守黨的命運。

愛與艱難並行的日子

卡梅倫夫婦結婚後育有3個孩子。2002年,他們迎來了自己的第一個孩子伊凡。但孩子出生兩周後,就被醫生確診患有腦癱和嚴重的癲癇症。醫生說,類似的患兒有的在嬰兒期內就會去世,有的則能多活幾年,但其間生活無法自理。遺傳學專家還告知卡梅倫夫婦,他們如果以後再生孩子,患這種病的概率是5%。幸運的是,他們的另外兩個孩子南希和亞瑟都很健康。

患病的伊凡需要24小時全天候照顧,他不能走路,也無法說話,並且只能用軟管把食物輸入胃裡,還必須定期到醫院接受治療。但這個家庭並未因此被憂傷和氣餒包圍,薩曼莎在做好自己工作和幫助丈夫競選的同時,還擠出所有可能的時間參加諮詢輔導課程,以更好地照顧孩子。由於伊凡病情十分不穩定,卡梅倫經常不得不半夜衝到醫院尋求救治,為此不惜取消一些重要政治活動。他還會為了方便照料兒子而睡在醫院的地板上。

不幸的是,2009年2月,年僅7歲的伊凡還是在癲癇發作時病逝了,這種失去孩子的痛苦成了夫妻倆最大的磨難,為此二人緊緊抱在一起黯然神傷,這一場景讓很多英國觀眾在電視機前也流下了眼淚。

長子夭折讓卡梅倫一家經歷了太多,也讓他們深刻地領會到家庭的意義所在。卡梅倫多次強調,要增強整個英國的凝聚力首先要從個體家庭抓起。卡梅倫想讓整個國家的兒童都能像伊凡一樣生活在愛的包圍圈中,在他看來,儘管政治前途一派光明,但是對他最重要的依然是家庭和小孩。

愛騎山地車 最會穿衣服

在政壇中身居要位的卡梅倫,仍然喜歡將自己描述成一位普通人,他說自己喜歡騎山地車,愛好搖滾音樂,喜歡喝濃啤酒而不是香檳,抽萬寶路牌淡味香煙。有一次,卡梅倫在大街上突然被一個頭髮蓬亂、不修邊幅的黑人男子一把抱住,那人親昵地叫他「壞孩子」。卡梅倫不僅沒有絲毫不悅,反而高興地和那個人聊了起來。這一事件使卡梅倫成了英國大小報紙關注的對象,人們也漸漸熟悉了這個住在諾丁山富人區、每天早上騎着自行車和街坊四鄰打招呼的年輕人。他成功擺脫了人們對伊頓人那種自傲自大迂腐古板的固有印象。年輕的卡梅倫給刻板的英國政壇帶來一股清新之風,他熱心倡導環保理念,並身體力行帶頭騎自行車上班,他家的屋頂上還裝着一颱風力發電機。他曾把宣布競選黨首的記者招待會布置得像個高級酒吧,用水果奶昔招待來賓。當記者追問他是否吸過毒,他半開玩笑地回答說:「這是眾多學生的共同經歷。」

在正式場合,卡梅倫很注重自己的個人形象,他喜歡合身剪裁的西裝,鍾愛粉藍、粉紅、粉紫色彩的襯衫和領帶,周身散發着低調而迷人的英倫氣質。因為不俗的品位,他被男性時尚雜誌《GQ》評為「英國最會穿衣服的男士」,僅僅排在新任「007」 扮演者丹尼爾·克萊格之後,屈居第二。

如今,擺在這位年輕領袖面前的挑戰很大,兩黨聯合執政從來不是一帆風順,而他的副首相、自民黨主席尼克·克萊格和他同歲,一樣缺乏執政經驗。正如輿論擔心的那樣,「現在是一批完全沒有執政經驗、沒有合作經驗、理念差異巨大的政治家組成了政府,並在英國歷史上最嚴重的一場危機中學習如何克服危機。」

來源:《文史參考》

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