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黑色星期五”的前世今生

“黑色星期五”的前世今生

每年的11月最后一周星期五是英国的“黑色星期五”(Black Friday),一个商家打折、消费者剁手的日子。

双眼所及,网络和实体店满是铺天盖地的折扣信息,鼓励顾客掏出钱包为亲友准备圣诞礼物,顺便犒劳自己。其实这个源自美国的消费狂欢日是近几年来才在英国流行起来的。

black friday

17世纪,英国清教徒乘“五月花”号船来到美国的普利茅斯港。他们在当地印第安人的帮助下,学会了种植玉米、狩猎、捕鱼等技能。在第二年欢庆丰收之时,英国移民邀请印第安人一起感谢上帝施恩,便有了第一个感恩节。

1941年,美国国会正式将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定为“感恩节”。“黑色星期五”在感恩节后的一天,象征着圣诞购物季揭开序幕。

对这个购物狂欢日被称做“黑色星期五”有一种解释:财务术语中亏钱是赤字(In the Red),盈利则是黑字。黑色星期五是零售业一年中真正开始盈利的初始。一般来说,零售业从11月底到1月初的销售额占全年的80%,关系到一整年的盈利。难怪各个商家把圣诞期间的促销作为重头戏。

把美国特有的“黑色星期五”带入英国的公司是亚马逊(Amazon),随后乐购(Tesco)、约翰路易斯(John Lewis)和Argos等英国大型零售公司也相继加入促销的队伍。

让英国人没想到的是,这个“美国节”到了英国就彻底扰乱了原有的商场秩序:消费者竟然为了抢购特价平板电视和咖啡机大打出手,缺乏经验的商户缺乏安全防护措施,不得不报警请警察来维持秩序。

2014年的英国成了“黑色星期五”的重灾区,曼彻斯特、格拉斯哥和卡迪夫等地纷纷出动警力维持商场秩序,现场十分混乱。有在争抢中被推搡受伤的顾客,有被混乱中落下的平板电视砸中的顾客,也有被告知“售罄”后愤怒地威胁店员的顾客。

black friday

购物日成了暴露众生相的闹剧。英国购物网站也因缺乏经验在“黑色星期五”当日频频瘫痪,引得顾客在社交媒体疯狂吐槽。

经过了几年的经验和教训,英国的“黑色星期五”开始展示出新局面:有些商家决定退出这番混战,有些商家则在一个多月前就积极造势,各大媒体鼓励消费者不要为了争抢特价商品而丢了基本的礼仪风度,商场也在促销当天增加了保安的人手。这个外来的购物节,也逐渐融入了英国人的消费生活。

2015年英国的“黑色星期五”当天制造了20亿英镑的销售额(实体店与网上购物)。英国亚马逊仅一天就售出了6千万件商品。

近几年,英国的老牌零售公司面临着巨大挑战,百货公司BHS和男装品牌Austin Reed相近在年初关门大吉。面临高街早来的寒冬,英国零售商用尽心思地折扣促销:从“黑色星期五”到Boxing Day,加上提早的Summer Sale和秋季的End of Season Sale,若是算上商场各自开展的促销活动,似乎店铺门口的打折标志一年到头都没有摘下来过。

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