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維斯杯】穆雷獨贏三場,助英國網球時隔79年奪冠!
2015年11月27日,一年一度的戴維斯杯決賽(Davis Cup Final)在比利時根特(Ghent, Belgium)正式打響。安迪穆雷(Andy Murray),目前世界排名第二,他所領銜的英國隊在本屆戴維斯杯表現出色,首輪3-2力克美國隊,第二輪3-1擊敗法國隊,半決賽則是3-2淘汰澳大利亞隊,成功挺進決賽。比利時隊在本屆賽事中的表現同樣搶眼,首輪便擊敗缺少天王費德勒的瑞士隊,隨後連克加拿大隊、阿根廷隊打進決賽。

英國的那些「網事兒」
說起網球,就不能繞過英國,說到英國那些年的網事兒,我們還是先說說戴維斯杯吧。1899年,由哈佛大學網球隊的四個成員提出與英國進行網球賽的構想,這四人中的其中一人Dwight F. Davis策劃了比賽的賽制,並且自己出錢買了獎盃。1900年,第一場戴維斯杯比賽在美國波士頓舉行——比賽名為「國際網球挑戰賽」,但它很快就成為眾所周知的戴維斯杯,德懷特·戴維斯的獎盃。之後逐漸發展成有全世界大量國家參賽的比賽。
戴維斯杯網球賽,由國際網球聯合會(International Tennis Federation,ITF)主辦,是除奧林匹克網球比賽之外歷史最長的網球比賽,也是世界網壇層次最高、影響最大的國際性團體賽。每個國家派一支代表隊參加比賽。英國隊歷史上曾經9次拿下戴維斯杯冠軍,不過最近一次奪冠還是在二戰前的1936年,比利時隊僅在1904年打進過一次決賽。本屆賽事對於這兩支國家隊來說,都有獨特的意義,雙方隊員以及球迷們,都盼望着自己的隊伍能捧得戴維斯杯。
英國網球的尷尬處境不僅僅體現在戴維斯杯上,在其他賽事中,例如世界頂尖賽事四大滿貫(Grand Slam),也出現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沒有英國選手奪冠的情況。英國本土的溫網(Wimbledon Championships),是世界網球史上舉辦年限最長的比賽,自1877年由英國草地網球協會創辦以來,已有138年的歷史,但是,如此悠久的比賽,又是本土主場作戰,男單方面最近的冠軍是穆雷於2013年7月7日獲得,在此之前,則要向前翻到1936年,中間間隔長達77年之久!
女子方面,則由弗吉尼亞·韋德在1977年獲得,至今也有38年真空期。與溫網互為背靠背賽事的法網(French Open),英國人在此留下的仍是空白。美網(The U.S.Open)方面,2012年穆雷如願以償登上了冠軍寶座,女單方面奪冠歷史距今已相當久遠,在1968年弗吉尼亞韋德獲得冠軍。澳網(Australian Open Tennis Championship)方面,男子選手目前的最好成績是男單亞軍,是最近幾年穆雷在墨爾本的最好成績,女子方面則要追溯到1972年,弗吉尼亞·韋德以兩個6-4獲得了冠軍。奧運會(the Olympic Games)方面,2012年倫敦奧運會穆雷直落三盤擊敗費德勒,成為104年以來第一位奧運會網球單打金牌得主。
可以看出,在穆雷嶄露頭角之前的幾十年裡,英國選手在各大賽事中幾乎處於冠軍、乃至決賽荒漠狀態。作為現代網球規則的早期制定者以及早期網球的強國,這樣的成績,不得不說讓英國人寒透了心,他們時時刻刻都在期盼着有更多的英國人出現在大滿貫、戴維斯以及奧運會的舞台上,所以本次戴維斯挺進決賽,並且有很大希望奪得冠軍,對英國人來說,可以用熱淚盈眶形容也不為過。
安迪穆雷

英國網球,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之後,昔日大不列顛的榮光與熱血突然變成了滿是荊棘的荒草地。家門口的溫網,似乎已經變成了貴族們來消遣的地方,在本土選手奪冠熱門真空期的那段時間裡,英國人給溫網的標籤更多的是懷舊與傳統,以此來慰藉自己,或許是整個大不列顛的一抹憂桑。這種狀況直到一個人的出現——安迪穆雷,方才得到了根本性地扭轉。
安迪穆雷,1987年5月15日出生於英國蘇格蘭燈布蘭,在他3歲的時候,就開始打網球。2004年(17歲),贏得美國公開賽青少年組冠軍。2005年(18歲),正式轉入職業。2006年(19歲)2月,在聖何塞拿到了個人第一個ATP巡迴賽冠軍。2008年(21歲),在美國網球公開賽第一次打入大滿貫決賽,這一年穆雷的年終排名已經升到了世界第四,成為職業球員僅僅過了三年時間,隨後,在2009年、2010年、2011年始終保持年終第四的排名,到2012年,穆雷過五關闖六將,在決賽對陣德約科維奇,在領先兩盤的情況下被追成2-2平,決勝局把握住對手狀態的下滑,一舉以6-2擊敗小德,獲得個人職業生涯的首個大滿貫冠軍,也成為1936年以來,首位獲得大滿貫的英國男單選手,並於年終被授予官佐勳章(OBE)。2013年,本土作戰的穆雷,在決賽時遇到小德,但是沒有給對手任何機會,以一個乾脆的直落三盤,贏得了這座獎盃——挑戰者杯(溫網冠軍獎盃)。
在個人努力拼搏的同時,穆雷不斷通過自己以及英國隊團隊的力量,將英國隊的戴維斯杯組別積分提高,進入更高的組別,才能在今年如此順利的衝擊冠軍。歷數當今網壇巨頭,德約科維奇於2010年戴維斯杯捧杯,瑞士天王費德勒於2014年率領瑞士軍團奪冠,拉斐爾納達爾不僅在2004、2008、2009、2011幫助西班牙隊四次捧起戴維斯杯。可以說,每一個網壇巨頭都十分希望能幫助自己的國家隊奪得戴維斯杯,穆雷也不例外。
雖然今年的戴維斯杯英國隊如此順風順水,但也有一些隱患存在:穆雷的膝蓋,就是其中最大的弱點——他天生患有膝蓋骨分裂症,其實有些普通人也會罹患類似的先天性缺陷,如果由於不需要高強度的運動,普通人一生都不會察覺自己身體的異常。可是,對於網球運動員來說,尤其是頂級選手,往往需要高強度的折返、用力,這時天生殘破的膝蓋很容易成為穆雷身體的最大短板。當穆雷還在青春期的時候,就已經因為打球而帶來疼痛。
今年的戴維斯杯決賽是紅土場地,按道理來說,紅土可以給處於劇烈運動之中的身體帶來一定的緩衝,可是別忘了,紅土場地的球速可是有名的慢,比賽耗時比硬地網球賽更長,出現五盤大戰也絲毫不奇怪,再加上,紅土場地需要更多的被動網前以及滑步制動,這對於膝蓋有缺憾的穆雷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的。索性,穆雷在自己的第一輪單打賽中以乾脆的3:0直落三盤,為英國隊扳回一分,並且在最後一輪較量中,穆雷同樣以乾脆的直落三盤擊敗了比利時名將戈芬,最終以大比分3(英國):1(比利時)獲得戴維斯冠軍。
決賽——根特

本次決賽地,根特,距離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60公里左右。在巴黎暴恐事件發生幾天後,幾乎所有的線索都指向比利時布魯塞爾小鎮莫倫貝克,20日夜間,比利時全國威脅分析協調機構宣布提升布魯塞爾首都大區安全警戒級別至最高級——第4級,意味着恐怖威脅「嚴重而緊迫」。在決賽前一日26號,布魯塞爾首都大區安全警戒級別從最高的第4級降至第3級,但比利時首相米歇爾強調:安全情報隨時都在發生變化。目前,比利時全境仍然維持安全警戒級別在第3級,意味着恐怖襲擊事件存在可能性。
在安全形勢不容樂觀的情況下,穆雷無懼恐怖襲擊,16號作出表態,他將會帶領英國隊出征根特。
在決賽期間,整個根特城都加強了安保措施,自27日開賽以來,根特並沒有遭受恐怖襲擊的困擾,使得戴維斯杯得以順利進行。
在第一個比賽日進行的兩場單打比賽中,比利時頭號選手在戈芬0-2落後的不利形勢下,連勝三盤超級逆轉擊敗埃德蒙。而穆雷則是直落三盤,輕取比利時選手貝爾蒙斯,雙方總分戰成1-1平。
第二比賽日將進行雙打較量,英國隊派出穆雷兄弟組合,比利時則是戈芬搭檔達爾西斯出戰。首盤比賽中,兩隊都很難攻破對手的發球局,英國隊完成關鍵破發6-4勝出首盤1-0領先。第二盤的第三局中,比利時浪費兩個破發點,不過還好在第三個破發點上,戈芬截擊實現破發,此後比利時將這個破發優勢保持到了最後,6-4勝出第二盤追成1-1平。
第三盤比賽中,比利時在第三局率先破發,但隨後英國隊第四局迅速回破2-2平。英國隊保發第五局後第六局再度破發4-2領先,第七局比利時頑強的實現回破3-4僅差一局,第八局比利時沒能追平比分,英國隊再度完成破發5-3領先,最終穆雷兄弟組合的英國隊6-3勝出這盤2-1領先。第四盤英國隊氣勢如虹,第三局完成破發後領先,隨後第七局再度破發5-2領先,英國隨後拿下發球勝賽局,6-2勝出第四盤。
最終,穆雷兄弟組成的英國雙打組合,6-4/4-6/6-3/6-2總分3-1擊敗比利時組合,總比分上2-1反超比利時。
第三比賽日,穆雷迎戰比利時頭號男單戈芬,此時二人世界排名分別為世界第2以及世界第16,在過去的2次交鋒中,穆雷保持全勝。首盤比賽,穆雷在第六局以Lovegame完成破發,並緊跟着保發成功,取得決定性的領先位置,隨後在自己的發球勝盤局順利拿下,6-3先下一城。第二盤比賽兩人爭奪激烈,各自保發成功,在盤末爭奪過程中,穆雷率先破發,並在自己的發球勝盤局裡連得四分保發,以7-5再下一城。第三盤比賽,戈芬首先破發成功,局分2-0領先,隨後穆雷反破對手,並取得了6-3的局分,最終以3:0大比分橫掃對手,幫助英國隊獲得鎖定冠軍的關鍵一分。英國隊就此鎖定冠軍,這是他們的第十座冠軍獎盃,也是時隔79年後首次獲得戴維斯杯冠軍。
當地時間2015年11月29日下午,當看到網球穩穩的落在線內,戈芬撲救不及,穆雷躺倒在紅色的場地上,這一個小分,意味着本場單打比賽的勝利,也標誌着英國隊已經鎖定了戴維斯杯冠軍。奮力鏖戰三天,迎接穆雷的,是此時此刻球迷們無盡的歡呼,隊友的擁抱慶祝,以及碩大的戴維斯獎盃。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