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NHS】在英國備孕和產檢流程經驗分享(下)

【NHS】在英國備孕和產檢流程經驗分享(下)

  • 關於備孕
  • 英國的NHS(國民健康服務)產檢的流程

首先,在這裡感謝大家對上一篇(在英國備孕和產檢流程經驗分享(上))的肯定和鼓勵,同時提出了好多問題,大部分是關於備孕還有英國這邊生孩子的細節,於是又加了一篇,這也是整理我自己之前在網上還有書上學習的筆記,好了,不多鋪墊,直接切入主題吧。

為了備孕這個事情還這個專門去見了一次GP。

首先解釋一下,GP是在英國社區醫療中心工作的全科醫生,有點像家庭醫生,他們負責接待病人,初步詢問情況,並有開處方的權利,如果病情比較複雜或者嚴重,他們會向醫院預約,進行進一步確診。沒有GP的介紹信,病人自己是不能直接去醫院看病的,這樣做是為了合理使用醫療資源。

英國備孕

當時去了以後,醫生看了看我的醫療記錄,覺得沒什麼問題,就介紹了下注意事項,整個流程按時間歸納起來就是這樣:

孕前六個月:

1. 女性做Smear檢查和Vaginal Discharge檢查

自願的,如果覺得自己沒問題可以忽略,國內的孕前檢查很多,也很全面,這邊就不提供,除非你有明確病史。

2. 雙方都要戒煙戒酒戒咖啡,如果有慢性病需要一直服藥的也要向醫生諮詢

3. 家裡如果有寵物,要去獸醫注射疫苗還有其他什麼的

這點我問的不是很清楚,因為家裡沒養寵物。

4. 女性預約一次牙齒檢查,有問題及時處理(孕期看牙限制多)

以前中國有句老話: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一方面是說孕期對於鈣的需求量很大,另一方面是在孕期荷爾蒙的作用下,牙齒和牙齦很容易出問題,本身有病史的童鞋更要注意,定期去檢查,提前治療,注意日常牙齒清潔,使用牙線還有漱口水輔助維護口腔健康。我自己懷孕後也確實體會到了牙齒還有牙齦都變敏感了,大家都要小心呵護。

5. 女性停止服用長效避孕藥,換其他方式

決定懷孕之前以及備孕期間最好堅持避孕,等到雙方覺得身體條件,家庭生活,工作安排都比較合適再開始,其實國內之前倡導的計劃生育-Family Planning原本是一個很科學的概念,只是被借用來控制人口而扭曲了真正意義內涵。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計劃性,組建家庭更是如此。

6. 雙方加強體育鍛煉,注意飲食營養,調整作息,不熬夜

我們當時報名健身課程,然後給家裡做了個大掃除,把廚房裡的垃圾食品類的給扔了,不買加工食物,一些重口味醬料,不健康的糖果也都扔了,儘量吃得健康,使用天然調味。

7. 女性補充葉酸和鐵

關於營養補充:這邊醫生只強調了這兩樣,不過我們買的是綜合型的,每天男女各一片,飯後吃。我自己在整個備孕階段吃了這個藥片還有天然VE,其他的就沒了,在國內論壇上有各種各樣的偏方還有營養保健品,大家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吧,我覺得健康的飲食營養和生活方式才是最重要的,保健品只能錦上添花吧。

孕前三個月:

1. 女性注意監測自己排卵期,做好記錄

這個是必備功課,一般通過1-3個月的監控,都可以大致找到時間點,可以用試紙或者體溫法,具體內容網上很詳細,不再贅述。

2. 男性注意不要泡澡或者處於過熱環境

3. 注意家居環境衛生,避免接觸有毒產品

保持家裡健康衛生,良好通風,準備懷孕前,包括懷孕後注意不要接觸消毒水,卸甲水,指甲油,潔廁精之類的,大家看到包裝上有骷髏頭標誌的都要避免接觸,有些家務可以交給老公做或者請家政。

4. 使用安全的個人洗護產品

使用天然無毒的個人護理品牌,洗面奶,沐浴露,牙膏之類的該換就換,尤其是洗髮水,有些去屑成分是不安全的,請大家小心甄別。

準備懷孕當月:

1. 堅持之前的所有注意事項,繼續服用營養補充產品

2. 找到排卵日,提高成功率

有了前幾個月的排卵記錄,以及當月的監測結果,相信大部分女性都能預測到自己當月的排卵日。其實懷孕本身就是一場追逐遊戲,而出發時間可控的只有男性這一方,女性這邊只能根據身體的變化或者藉助科技手段判斷成熟時機,所以只要把女性排卵時間點找到,再加上男性的配合,在雙方身體結構都健康的情況下,很容易實現。

在這裡提醒大家,很多時候並不是當月就能成功的,如果錯過了不要傷心氣餒。醫生告訴我,即使健康的夫妻一般也需要6-18月才能成功,只是一旦開始,隨時可能懷孕,不管這個月結果出沒出來,要時刻注意自己的生活細節。之前有朋友因為大意,在知道自己懷孕前喝了酒或者吃了一些藥,導致擔心的不得了,其實只要小心,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要記住,知道自己懷孕的時候,寶寶已經在肚子裡2周(醫學上為4周),而且頭兩周是十分關鍵的細胞分裂時期。

最後祝大家都能順利等來自己的寶寶!

英國產檢流程

這裡的孕產檢是由社區醫療中心和醫院共同承擔的,具體到人來說就是 GP 和助產士(除非你懷孕情況複雜或者高危妊娠,否則整個孕期是見不到婦產科醫生的),不同角色的醫護人員根據自己的工作職責,相互配合,完成整個孕期的保駕護航。

一般約見GP就是在社區醫療中心,那裡有基本的醫療設備和檢查設備,約見助產士一般在醫院,但是因為我選擇的醫院與我所在的社區醫療中心有合作關係,所有助產士同意在社區醫療中心見面,這樣對我來說節省了很多時間,因為去一次醫院來回至少1小時,而去社區醫療中心走路10分鐘就到。

所以整個孕期除了兩次去醫院做B超,其他都是我自己拎着包,腿着就去了,這樣自己方便,也減輕家人的負擔。

不過孕期的兩次B超檢查和最終的生產是要去醫院的,或者在孕期發生了任何高危妊娠的症狀需要進一步的檢查確診,也是要去醫院的。

整個產檢的經歷

第一次預約

知道懷孕之後就應該立即去約見GP,醫生會幫你用尿檢再次確認結果,問你是否願意繼續妊娠,如果得到確定答案,醫生會根據上次月經周期,幫你計算預產期,但是這個預產期是不準確的,僅供參考。順便會給你一些介紹孕期基本知識的小冊子和書,還有一些孕早期的注意事項。

然後醫生要幫你處理兩個非常重要的事情,一個是選擇醫院預約建檔,一個是申請處方藥免費卡。

醫院的選擇一般以就近為主,孕婦指定醫院,然後醫生安排,也可以選擇區域外的,但是考慮要陸陸續續去多次醫院,大多數人還是選擇了離自己比較近的,醫療水平和資源分布相對比較平均。

免費醫療卡是保障你在懷孕和產後一年所有的處方都是免費的,包括某些牙科服務也是免費的。此外,醫生還會問你的家庭情況,是否有家庭暴力,是否需要政府補助等。

這次見完醫生後基本就在家等消息了,一般4周內會收到醫院建檔成功的確認函,是一封很厚的信,裡面有和第一次和助產士見面的時間地點安排,第12周B超的安排,有唐篩NT檢查和聯合DNA檢查的確認書,還有小冊子詳細介紹這些檢查的原理以及必要性,確認書需要孕婦本人簽字,然後檢查時帶到醫院就可以。

另外,如果你不是英國國籍或歐盟國籍,醫院會單獨發一封信,讓你上交護照和簽證信息,確定有在英國境內享受免費醫療的權利,不然醫院有權拒絕接收你或者要求你自費。

第二次預約

這次就是和你的助產士初次見面,她會帶來你的孕婦手冊,幫着你填完裡面所有的信息,像面試一樣,她問,你答,然後她會把信息記錄在手冊上面,內容有些繁瑣,有家庭背景,夫妻雙方情況,疾病史,生育史等等,不詳細說了。

此外會進行基本檢查,包括身高,體重,血壓,尿液常規檢查,這在以後每次例行產檢都有,助產士還會詢問你的感受,有沒有什麼不正常的症狀。然後幫你抽血,印象中好像是抽了4管。這些血樣用於確認你的血型,傳染病,微量元素以及其他。

有意思的是,這次抽血中竟然沒有關於孕激素的監測,血液報告中也沒有相關項出現,助產士的解釋是,現在驗孕棒技術非常先進,不需要用血液檢查確認懷孕,如果你是正常懷孕,你的身體會自動調節荷爾蒙分泌,如果你的懷孕情況不好,身體也會自動淘汰,醫學上不應過多干預,寶寶發育的狀態會在第一次B超時確認,在這之前不需擔心太多,也沒有必要進行無意義的B超檢查。如果發生異常妊娠情況,你的身體會告訴你,到時候給醫院打電話,醫生會幫你處理的。我只想說,醫院真的心很大,一切順其自然。

結束時會約好下次和助產士見面的時間,一般在孕16周左右。

第三次預約

在孕12周左右,會進行一次B超,根據你收到的信裡面的安排去你的建檔醫院做B超檢查,直接拿着孕婦手冊和確認信去醫院,前台報道後稍候就可。

這次B超是第一次B超,主要確認寶寶是否存活,位置,大小等,同時進行NT篩查,還會根據胎兒大小推定預產期,這次推定的預產期是不能更改的,以後所有的產檢安排要按照這個為準。

結束後你會拿到B超報告,還有上次助產士抽血的血液報告,如果你選擇做DNA聯合檢查,這次需要在醫院單獨再抽一次血,如果你沒有選擇這個,就可直接離開醫院了。

單獨抽血做的DNA聯合檢查的結果會在2周內寄回你的家庭地址。

同時,這次B超之後,你需要根據自己的預產期來預約20周的B超檢查時間,直接和醫院前台預約即可,預約成功後會記錄在孕婦手冊中。

第四次預約

這一次就是16周時和助產士見面,她會進行常規檢查,然後聽一下胎心,幫你分析上次拿回來的血液報告還有你收到的唐篩以及DNA聯合檢查結果報告,如果一切正常,就可以直接回家了,如果有異常情況,助產士會幫你安排和產科醫生見面。

這次見面結束後需要和助產士預約28周見面的時間,同時你需要自己預約24周和GP見面的時間。

第五次預約

20周時候去醫院做B超檢查,這次是傳說中的大排畸,拿着孕婦手冊,按照預約時間去醫院就可以,這一次會檢查很仔細,要看胎兒各個器官發育,還有胎盤位置,胎兒大小等,同時可以選擇知道寶寶性別。

給我檢查的那個醫生比較資深,在帶學生,所以每個動作都給在場的兩個學生解釋的很清楚,還教她們怎麼看,怎麼確定正常與否,我躺在哪裡聽着也跟着學了不少,唯一有點不舒服是她因為一邊說一邊查,時間耽誤了很多,過程有點煎熬,有時候還讓學生自己上手操作,那叫一個沒安全感...

檢查完了就可以拿到報告,沒問題就可以回家了。

第六次預約

24周時候,帶着孕婦手冊見GP,這次沒什麼特殊的,就是進行常規檢查,還有宮高測量以及聽聽胎心音。

GP會提醒你去做糖耐檢查,監測孕期糖尿病,自己打電話去醫院約就可,我當時打電話過去,約到了隔一周的周六,還蠻快的。

關於糖耐(GTT),可以選擇做全套,或者單項,我當時做的是餐後血糖。先去醫院拿一瓶糖水,預約的當天早上,按照要求空腹喝完糖水,之後2小時之內到醫院,根據你喝的時間在2小時的那個點抽血,然後就可回家。如果結果異常醫院會電話告知你,並給你下一步建議,如果沒有接到電話就是血糖正常,不放心的話,你也可以3個工作日後打電話到醫院詢問。

第七次預約

28周,帶着孕婦手冊,根據預約時間和助產士見面,她通過觸摸肚子來幫你確定寶寶的位置,還常規檢查之類的,同時抽兩管血,檢查微量元素和傳染性疾病。

這次檢查結束後會約好下次32周見面時間。

同時,助產士會提醒你在28周-32周期間自己和社區醫院的護士預約打孕婦百日咳疫苗,不要過早或過晚。

第八次預約

32周,帶着孕婦手冊,根據預約時間和助產士見面,基本就是常規檢查,然後帶來你上次血液檢查的報告幫你分析一下,接着測宮高,聽胎心音還有判斷胎兒位置,看寶寶是否入盆。同時告訴你臨產徵兆,如果出現類似情況要立即和醫院聯繫。

這次見面時,助產士幫我約好了產前課程還有母乳餵養課程,按照她給你時間直接去上課就好。

最後就是臨走前約好下次36周見面時間。

第九次預約

36周時與助產士見面,就是常規檢查,然後會討論生產計劃,你自己對於生產的理想安排。然後就是會仔細跟你強調一些危險徵兆和臨產徵兆,如果有類似情況發生,要立即去醫院。

過了37周就算足月,醫院需要在這時候知道你的情況,好提前安排床位和資源,比如你需要打無痛分娩,或者有一些特殊要求,就需要提前和助產士提出。這點還是很人性化的,在產前課程中聽到有些產婦的要求五花八門,不過只要合理,醫院都會儘量一一滿足。

第十、十一次預約

第十次是38周和GP見面(如果還沒有生的話),進行常規檢查,看看臨產情況和寶寶入盆情況。

第十一次是40周和助產士見面(如果還沒有生的話),進行常規檢查,同時討論催產的細節。

嗯,這就是目前位置產檢的經歷,基本還算順利,預約制度真的可以節省精力,而且每次見面也不需要等待。感覺節省了很多時間和精力。

在和助產士與GP的交流過程也是一部血淚史,逼迫我學了大量關於婦產科醫學英語,如果助產士跟你說什麼,你都是一副“我讀書少,你別騙我”的表情,那她們很有可能真的會應付你。

我遇到的第一個助產士就是那樣,她年齡有點大,不是特別和善,第一次見面我自己本身很緊張,也沒有知識儲備,她說的好多醫學概念和疾病名稱我聽不懂,只能靠半聽半猜,結果被她立馬看穿,問我英語水平怎麼樣,需不需要安排PSI人員,我當時深深覺得自己被鄙視了,回去之後還真的沮喪了一會,決定發奮圖強了,看書,整理單詞表,好好學習了一下,之後就好多了,其實也沒什麼難的。回頭看,這刺激我學了不少新知識,如今和助產士交流已經無障礙,好多時候,她們聽到我說出專業的醫學詞彙和表達方式還覺得Impressed,至少不會被鄙視了。

當然,也有些助產士人很好,如果你聽不懂醫學詞彙,她們會用一些日常的表達方式來解釋給你聽,比如寶寶的臍帶Umbilical cord,如果聽不懂,她們會說寶寶和你聯結的那條帶子,又比如寶寶的三種位置Breech, Vephalic, Transverse,如果你聽不懂,她們會比劃給你看,這些都是最最最基本的概念,還有看報告也會解釋各項代表什麼,看運氣了,有些助產士會很體貼,有些就傲嬌。

你自己知道的越多,越能夠和她們進行有效而豐富的交流,她們對你也會很認真,各種知識和可能的情況會解釋的很詳細,這樣對你自己是最有利的,也會安心,相反,如果你不能融入這個語言環境,她們表達時候會有些顧忌,可能會省略一些有難度的信息,這樣多少會有些缺失呢。

知識就是力量,知識就是掃除一切煩惱和恐懼的工具,從懷孕到撫養孩子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學習與自我提升的過程,沒有壞孩子,只有做的不夠好的父母,所以大家都要努力哦,共勉!

原文作者:瑩瑩(微信公號: 慢食漫語家)

分享

最新评论

如果懷孕六個月以上才回到英國,這個孕檢,和建卡該怎麼辦呢?

傻乎乎的MINA: 如果懷孕六個月以上才回到英國,這個孕檢,和建卡該怎麼辦呢?

無論何時何情況,請記住,找GP

如果醫院給我預約做第一次產檢的B超的時間錯過了最佳做NT的檢查怎麼辦,
Leah_Hm: 如果醫院給我預約做第一次產檢的B超的時間錯過了最佳做NT的檢...
@Leah_Hm 這個要問你的midwife或者GP,時間差不了太多沒有影響的,文章中的時期只是個大概時間。
現在疫情產檢是視頻產檢嗎?
杨: 現在疫情產檢是視頻產檢嗎?
具體你要諮詢你的GP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