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英国著名的同性恋作家奥斯卡·王尔德

英国著名的同性恋作家奥斯卡·王尔德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是英国著名作家、诗人以及剧作家,是唯美主义运动的代表人物。唯美主义主张艺术应为艺术而艺术,艺术应追求“美”的存在,为人带来观感上的喜悦而不是道德上的说教。一般认为,唯美主义运动起源于济慈与雪莱,结束于王尔德被捕。此外,王尔德由于同性恋(事实上当时是定义为“鸡奸罪”,同性恋一词在当时仍不流行)而被捕也是现在同性恋反歧视运动中的经典案例。代表作品有《道林·格雷的画像》、《快乐王子》以及《莎乐美》等。

奥斯卡·王尔德

1854年王尔德出生于爱尔兰(当时属于英国)都柏林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眼科医生,母亲是一位诗人。尽管自己是英国国教圣公会的信徒,但王尔德的母亲毕生都是一位坚定的爱尔兰独立主义者。她是一位热情、坚毅、具有很高文化涵养的知识女性。她的启蒙教育为年幼的王尔德开启了诗歌、文学、新古典主义的大门。他的品位、知识、文学素养都受到了来自母亲的巨大影响。不仅如此,母亲也积极支持他全力投身于文学创作中去。王尔德是家中的次子,他的母亲本来想要一个女孩。因此,7岁之前的王尔德是被当作女孩子养的。或许这段童年经历对于他的一生有着难以估量的影响:他记忆中幼年的自己,性别是模棱两可的。

奥斯卡·王尔德

良好的家庭教育加上自己的聪明才智,王尔德的学业可谓一帆风顺。他先是享受皇家奖学金的资助在古老的三一学院(即都柏林大学)就读,之后又进入牛津大学莫德林学院。在那里,他很快成为学校里的风云人物。即使在名门频出的牛津大学,王尔德的唯美主义形象和纨绔子弟的身份还是颇为引人瞩目。他留着醒目的长发,公开表达对“充满男性气质”运动的蔑视。他的房间里陈设着孔雀羽毛笔、百合花或是向日葵,以及中国的青花瓷。王尔德曾对友人说道“我发现要想让自己配得上我的青花瓷,真是一天比一天难了。”这句话很快在校园中传开来,被唯美主义者们奉为箴言的同时也招来一些人对他的批评甚至怨恨。

奥斯卡·王尔德

1891年,王尔德与昆斯贝理伯爵的儿子阿尔弗雷德·道格拉斯在一个剧院相识。当时王尔德已经结婚并且已经有两个孩子,但两人还是很快坠入情网。1895年,两人的地下恋情被伯爵发现。震怒的伯爵以“鸡奸罪”和诱奸自己儿子的罪名将王尔德告上法庭。王尔德以诽谤罪的罪名上诉但最终败诉。他在监狱中服了两年苦役。这件“丑闻”在当时的英国上流社会和文学界引起了轩然大波。王尔德的妻子带着孩子移居意大利,并改掉姓氏。王尔德的旧友中也只有寥寥数人表示对他的支持,其中包括同样出身爱尔兰的剧作家萧伯纳。出狱后的王尔德立即前往巴黎与恋人重逢,不过没过多久两人就又分手了。具体的事件经过建议大家去看电影《王尔德的情人》。

《莫里斯的情人》

另外有一段小插曲,相信大家应该都熟悉,英国演员休·格兰特主演的同性题材经典电影《莫里斯的情人》,该电影的原著小说作者英国作家爱德华·摩根·福斯特也是一位同性恋者。王尔德的同性恋审判发生在他16岁时。这件事对于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认为英国的社会气氛还不能接受同性恋,因此终生没有出柜。直到死后《莫里斯》出版,世人才得知他隐瞒90余年的秘密。

最后补充一下,王尔德的毒舌也是非常著名。例如他曾说:“Quotation is a serviceable substitute for wit”。简单翻译一下就是“智慧不够,格言来凑”。有了王尔德,再也不怕不知如何面对朋友圈里面的《特朗普说给年轻人的十句话》啦。

原文来自微信公号: 黎塞留的猫 作者:李莎贝拉

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