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德伯家的苔絲》:道德的質疑與審判

《德伯家的苔絲》:道德的質疑與審判

今天果果要給大家推薦的書叫做《德伯家的苔絲》(Tess of the d'Urbervilles),是橫跨了兩個世紀的英國作家托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是喜愛文學的小夥伴不得不讀的一本書,托馬斯在書中完美的給大家闡述了十九世紀和二十世紀的英國女性的生活以及當時的社會道德審判。下面,我們就來一起品讀一下吧。

《德伯家的苔絲》 故事梗概

德伯家的苔絲讀後感

故事講述的是出生在貧窮商販家的女孩苔絲的故事。苔絲從小家境不好,父母都是貧窮的小商販,唯利是圖趨炎附勢,有一天苔絲的父親得知自己是貴族德伯的後代,於是非常的得意,還企圖讓苔絲嫁入其他的富貴的家庭來鞏固自己的地位,於是苔絲住進了富老太太家。

然而在苔絲居住的這段時間,老太太家的亞雷看上了美麗大方的苔絲,並引誘強姦了她,還使苔絲生下了一個一出生就夭折的孩子。苔絲不想和亞雷糾纏,於是獨自在外找到一份擠牛奶的活兒,並認識了牧師的兒子克萊。兩個年輕人互相欽慕最後走到了一起,婚後苔絲向丈夫坦誠自己曾經被強姦的事實,企圖得到諒解,豈知克萊並沒有原諒苔絲,而是遠走他鄉,讓苔絲獨守空房。

在克萊離開的這段時間裡 ,以前富老太的兒子亞雷又再次找上門來糾纏苔絲,苔絲被生活所迫和亞雷同居了。但這時克萊卻又幡然醒悟,原諒苔絲了,但是苔絲卻已經沒有回頭的路了。在萬般絕望之下,苔絲殺死了亞雷,自己也被處以絞刑。

《德伯家的苔絲》人物分析

一本好的文學作品,一定是無數個形象生動的典型人物構成的,這些人物組成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組成了我們對善惡的評判,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書中比較典型的三個主要人物。

苔絲:從一個純潔善良的女孩到最後的殺人犯,這絕對是一個讓人對社會道德產生質疑的角色。最初的時候,苔絲是個淳樸善良的鄉下小姑娘,是真善美的代名詞。但是就是這樣美好的女孩子,卻被趨炎附勢的父親推入火坑,失去了貞操,成了被人戳脊梁骨的墮落女人。被強權壓迫,被最愛的丈夫所不理解,被社會倫理所不容。這就是當時社會對待女人的態度,要求女人絕對純潔絕對順從,但是又不能給予她們最好的保護。

苔絲的這個角色大家在讀的時候可以理解為是二十世紀的婦女代表,她渴望打破世俗的壓迫,但是又不得不在世俗的眼光中順從的生活下去。她向丈夫坦白自己的過往,就是希望打破世俗對女子貞潔的看法,但是並沒有成功。她被生活所迫去給亞雷當情婦一方面是因為經濟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從一而終的觀念,儘管這個奪走自己貞潔的男人不是自己的真愛。當這所有的矛盾衝突到一起以後,苔絲成為殺人犯似乎是「順理成章」。

亞雷:他是那個富老太家不學無術的闊公子,他是那個奪走苔絲貞潔的邪惡男人,他是對苔絲糾纏不休的臭流氓,他更是連死也要連累苔絲受絞刑的惡魔。對於亞雷這個角色,用這四句話似乎能概括所有,所以大多數的讀者認為這是一個十惡不赦的角色,是他毀了苔絲,他就是社會上的「道德敗壞」。但是果果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反而有一種新的感受,首先我們必須要承認亞雷最初的時候是個沾滿惡習的闊公子,所以才會對苔絲作出那樣齷齪的事情,但是後來亞雷遇到老牧師以後,專心從教,還變賣家產去傳教,這個時候的亞雷其實已經在改變了。那有的朋友就要問了,那為什麼後來亞雷還要讓苔絲當情婦,還去侮辱苔絲?大家在問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是把亞雷定位在一個惡人的位置,那如果我們換個角度去看,亞雷本來就是真心喜歡苔絲的,儘管他的方法有些惡劣,但是至少是真心,真心這兩個字是沒有錯的。所以,大家在品讀亞雷這個人的時候,希望大家拋除第一印象,多角度去看,你會發現或許和你想象的不一樣。

克萊:他是苔絲的丈夫,是牧師的兒子,更是一個思想先進的新青年。大家會覺得這是一個非常積極向上的正面角色。但是果果在這裡要給大家品讀的卻是如何去批判他。都覺得苔絲最後的結局是因為亞雷,但事實上,如果克萊在得知真相的第一時間給予苔絲的不是質問而是懷抱,結局是不是不一樣呢?在自己的妻子最需要幫助的時候選擇站到妻子的對立面,把妻子推到道德的審判下,讓妻子走上絕路,果果覺得這不是一個真正的君子。所以,大家在閱讀的時候不妨也多揣摩一下這個角色,看看你是不是和果果有一樣的看法。

德伯家的苔絲讀後感

《德伯家的苔絲》文學賞析

整本書我們注重從兩個方面去賞析,一個是他的文學藝術價值。哈代作為一個渾身充滿詩人氣息的小說家,他的小說中一定是充滿了浪漫的詩歌氣息的,即便結尾是悲劇,這一點相信大家初讀的時候都會有這種感覺。所以本書的藝術價值就在於哈代通過文字讓我們看了一部電影,一部如詩如畫的電影。比如「凡是有鳥兒歌唱的地方,也都有毒蛇嘶嘶地叫」「他的目光和神態里,隱藏着某種混亂、模糊和心不在焉的東西,叫人一看到就知道他對於未來的物質生活,既沒有明確目標,也不怎麼關心」。這些都是非常樸實的話語,但是一眼掃過去,你腦海中就能自然而然的形成一副栩栩生動的畫面。這一點相較於其他某些作家晦澀難懂的作品而言,絕對是一個閃光點。

另個值得賞析的地方,就是我們題目所說的,關於道德的問題。我們思考一下,苔絲為什麼會走上這條不歸路?為什麼會落得如此的下場?果果覺得這就是當時社會對於婦女的一個「道德綁架」,這是個在現今的中國也經常出現的問題。總以道德去約束別人。用道德去禁錮人們的思想,去壓制婦女的地位,讓婦女只能依附於男人,並且要從一而終的視貞節如生命。但這些真的是道德嗎?果果覺得,真正的道德應該是寬恕和接納被玷污的苔絲,懲罰玷污苔絲的亞雷,而真正應該受到譴責的還有那個在妻子需要幫助的時候揮袖離開的克萊。這才是真正的道德審判。

《苔絲》這本書整體來說,非常適合想要了解英國新工業時期社會現狀的小夥伴讀,還有研究英國婦女權利的讀者閱讀,當然,如果你是個英國文學愛好者,讀一讀也是未嘗不可的,相信你會對道德提出質疑,期望有公正的道德審判的。

推薦閱讀:

不得不談的英國作家(一)

歐美人心中的十二本經典著作,你讀過嗎?

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