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倫敦的電影博物館(The Cinema Museum)

倫敦的電影博物館(The Cinema Museum)

剛剛過去的這個周四,Film Exhibition課程的老師把電影放映改成了實地考察(Field Trip),要帶大家去參觀The Cinema Museum(電影博物館)。去之前,我以為是那種大型的博物館,到了之後發現其實是個收藏館,就在一所私人住宅裡面。

院子裡有一棵白樺樹,門口停着一輛寫着The Cinema Museum的小箱型車。進去之後,大概六十多歲的負責人Martin Humphries先生已經在門口等,先把大家帶進了小小的放映廳,裡面很小,座位大概十幾二十個,有的椅子稍微一動就會發出聲音。

他先簡單介紹了這裡的基本情況,最初建立這個地方,是為了滿足那些沒有能力去大影院的窮人。接着他開始帶大家進行參觀。就在走廊裡面,看到很多很早以前電影 院的各種物件,比如電影時間指示牌、座位指示牌、區域指示牌、老電影的海報、過去電影明星的照片和別人捐贈的一些電影明星放戲服的箱子……

電影博物館(The Cinema Museum)

裡面有一個1917年電影院賣票的裝置很有意思,當時用的還不是紙質的票,而是用某種金屬做成的幣,有圓形方形等不同形狀,串在一台機器上面。憑藉不同的重量和形狀來區分價格和座位,那時的售票員還要有一個本事,要記住這些不同種類的金屬幣都賣出去了多少,以此來計算當天的票房收入。

接下來,Martin又帶大家去了一個專門展示各種影院制服的房間,可以看到包括領位員、售票員、吧檯服務員和經理等各種工作人員的制服,基本上都是很講究的正裝,但是其中有一套非常幽默,上面是件大西裝,下面是條紅色大短褲,可以想象當年穿着它的工作人員看起來會有多可愛。

下一站是個大房間, 門口一進去是個展示板,上面有很多個攝影機鏡頭拼在一起,很壯觀。這裡是他們平時舉辦活動或放映的地方,旁邊有做咖啡的吧檯區,五顏六色的椅子,一個巨大 的卓別林形象的抽象裝置,其實這位偉大的電影藝術家正是出生在倫敦的Elephant & Castle,離這個博物館非常近,所以館內也有關於卓別林的專門展區。最後,大家又回到最開始的小影廳,Martin給大家放映了幾部老電影。

放映之前,有同學問這裡是否接受普通影迷的捐贈,Martin說其實我們很難對普通人說「不」,他們很多人都是很認真的影迷,真的是把自己非常珍視的收藏拿 過來,希望未來有個地方可以繼續保存。比如他們曾經接收過的一套捐贈,是一個女兒把自己父親當年的觀片記錄捐了出來。她父親當年會把自己看過的每一部電影的內容簡介、導演、主演以及自己的觀感都認認真真的寫下來,做成索引目錄,厚厚的將近有一米多高。「像是這樣的東西,我們怎麼可能拒絕呢?」Martin 說,「但是現在大家也能看到,我們的地方實在是有限,這棟房子是租下來的,一直希望能跟房主溝通把它買下來,但是對方不願賣,所以我們面臨的困難是是很多東西放不下。如果是現在這個階段,我希望能收到一塊能鋪在剛才展示制服的房間的地毯,現在的地毯都不夠大,好多都是小塊小塊的。」

電影博物館(The Cinema Museum)

聽他這樣娓娓道來,想起剛才有一幕,就在那個舉辦活動的大房間,Martin為了讓大家看的更清楚,慢慢的走去窗邊,把兩扇窗簾挨個拉起來,陽光唰的一下照進來。 我在後面看着他的背影,心裡有說不出的感動。他穿着簡樸的衣服,但說起那些收藏的時候卻如數家珍,很多關於電影的知識和年代,都記得清清楚楚。

可以想象,在經營的過程中,他們肯定遇到過不少困難,但他們一直認真堅持到現在。在這個幾乎人人都追名逐利的年代,還有很多像Martin他們這樣的人,在做這樣不求名利的事,讓人覺得特別溫暖。當然,追名逐利也沒有什麼不好,我們很多人都在這樣做,也是為了更好的生活,但正是因為如此,才會在看到Martin這樣的人時更加感動,他們在用自己最大的力量,為後世的人們把跟電影有關的很多往事留下「證據」。所以,在倫敦的大家,如果有時間,不妨跟博物館提前預約一下參觀,進入老電影的世界裡,去享受吧。

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