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利兹,不可错过的几大古老市场
利兹你拿什么吸引我们?利兹说:我这里有古老市场。
Leeds Corn Exchange
我们的旅馆在艾尔河边,出门过桥,看到的第一个圆形建筑物就足以留住了号称审美疲劳的我们。远看近看它都像一个剧场,精雕细刻的一个剧场。走进去看不知道这是个干什么用的建筑,仍然像个圆形剧场,只有看了门口墙壁上的一个圆形标志牌才知道这是“利兹谷物交易所(Leeds Corn Exchange)”。
圆形透明的穹顶,其拱形钢架如同太阳的光芒,极具视觉冲击力,镶嵌在钢架间的玻璃顶棚,让这里不用一灯,明亮如同室外。这样的采光设计,在国内近几年才刚刚出现,如北京的大剧院,T3航站楼等。而利兹的这个谷物交易市场是维多利亚时期的产物,始建于1864年。算上地下一层,一共3层,每个房间都是圆拱门窗,环形的内部“阳台”走廊和上下楼梯,都是铁艺栏杆扶手。中空大厅直通地下一层,抬头看像太阳,低头看像月亮。
没有照片显示当年交易的场面,如此广阔空间,楼上楼下不断伸出的手臂和出价的吆喝声一定热闹非常。时过境迁,现在一层已经是个体商家摊位,地下还没有出租出去,楼上也很冷清,可见利兹的市场并不景气。我们到的时候,大厅开门不久,只有少数几个摊位开始营业,大厅里稀稀落落几个人,让这样一个金碧辉煌的建筑,多了几分凋零没落之感。我以一个老外的眼光看,把这么漂亮的一个宫殿变成小商贩市场有点可惜了,最好结果应该是政府把它改造成博物馆或剧院。
Leeds Kirkgate Market
与老谷物交易所100米之隔又是一个美轮美奂的老市场,就是利兹的城市市场,也被称为Kirkgate市场,资料上说这里最早是个露天市场,在1891年到1895年之间,一个玻璃穹顶覆盖到市场大厅。注意,是100多年前的建筑,还是玻璃屋顶采光,和前面那个谷物市场一样的设计理念,都是自然采光,不是用人工照明的设计。
在中央市场大厅,内置超过250个室内摊位,市场建筑外面的门面还有150个室外摊位,大厅分区感觉较乱,什么都有,肉铺、鱼市、水果,蔬菜和乳制品等占据大部分摊位,还有鲜花、糕点、快餐、理发、小商品甚至美甲等等。
虽然大厅生意红火,但二楼商铺大部分没有租出去,和前面那个谷物市场情况差不多,感觉还是有点萧条。
网上资料说,这里还诞生了一个商业传奇——(玛莎百货)。当年麦克·马克(Michael Marks)的一便士杂货铺(Penny Bazar)在此开始营业,谁能想到这家小小的杂货铺日后会成为在全世界超过30个国家设有约760个分店的超级百货?而这里至今仍然继续营业,成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小的玛莎百货分店,不过这里生意一点都不差,许多人都会来这个原始商店购物,拍照留念。
Victoria Quarter
还说自然采光,还说老市场。利兹步行街有一个大十字建筑的市场,采光一脉相承,圆形玻璃拱顶让市场在白天靠自然光线,一片明亮。这个被称为维多利亚购物区(Victoria Quarter),是购买奢侈品的绝佳去处。有超过70个奢侈品牌落户于此。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建筑内部,这里拥有欧洲最大的现代彩色玻璃天棚。
维多利亚购物区开发于1900年前后,外观主要采用彩陶,内部大量使用马赛克和大理石。但这个玻璃屋顶可能是在1990年至1996年商区维修时安装的。不管怎么说,和前两个市场的采光理念相同。
Trinity Leeds
一脉相承的还有现代化购物中心——利兹“三一购物中心”(Trinity Leeds),这里是利兹的购物胜地之一,同样采用了大面积玻璃屋顶,有13个足球场那么大,和前面说的三处商场一样,这里有一个更大的穹形玻璃顶。其面积约10万平方米,如同把天当做屋顶一般,我们到这里时已经是傍晚,大厅仍然靠外面的自然光采光。这个商场可容纳超过120家商店、咖啡馆、酒吧、餐厅和精品人人影院。
利兹三一购物中心不仅是购物休闲的天堂,还获得了2015年全球购物中心最佳设计奖,中央大厅球顶玻璃棚下,一个携带着布卷的驮马雕塑高高耸立,据说反映的是利兹历史上马匹运输对利兹羊毛和纺织工业输出所起的作用。
到利兹去看市场吧,别被网上资料连篇累牍地介绍什么利兹是个工业城市所迷惑,这里有最好看的、最先进照明理念的古老市场,不是一个,而是到处都是玻璃顶棚。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