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如何淡定地去参加一场伦敦的拍卖会

如何淡定地去参加一场伦敦的拍卖会

在伦敦这个艺术永不缺席的城市,坐落着拍卖界两大巨头——佳士得和苏富比,今天就由小编带上亲爱的小伙伴们,一起走进拍卖会现场,掀开它略微神秘的面纱,从容淡定地参加一场拍卖吧。

首先需要弄清楚一件事情,去拍卖会不一定需要买东西。如果你今天去了一家餐馆,坐在里面几个小时不点东西吃,估计老板下次就会把你放入黑名单。可是根据小编观察,大部分去拍卖会的人,还真都不是去买东西的。在拍卖会开始前提前注册的买家,手上都会有一个号码牌,以便在竞拍时方便工作人员记录。而当拍卖师一说价格,号码牌就此起彼落步步紧追的情况,我也只有在2013年的拍卖会上见过。(友情剧透:2013年是艺术市场的黄金时间,很多惊天大记录也都是那个时候产生的)。

伦敦佳士得拍卖行

那这些不参加拍卖的人又去拍卖会干什么呢?有艺术媒体从业者需要进行采访及报道的,也有好奇想看看拍卖行究竟怎么玩的,然而,大部分的人都是想第一时间了解市场行情的。

怎么看出来一个“潜伏”在拍卖场里的市场调查员?如果在拍卖会现场看到有人拿着一本当季的拍卖图录,随着拍卖师每一次落锤记下拍品的成交价,那么他的身份应该八九不离十了。这些“市场调查员”中,不乏有从事相关行业的古董商,也有初出茅庐的投资者。而真正的大买家,通常是透过电话委托或者网上拍卖来进行交易的。这样做不仅省去了他们时间路程上的花费,对于低调的藏家而言,更减免了其在公众场合的曝光机会。

越是受到关注的拍卖场,现场会有越多负责本场拍卖会的专家出现在拍卖师两侧。他们可不是为了摆拍而站在那里,相反,在拍卖会现场他们的脑力必须高度集中,时刻关注着客户所委托的拍品情况,并在第一时间与对方进行沟通,协助对方完成交易。

伦敦苏富比拍卖行

如果说拍卖会现场充满了让人血管爆棚的紧张和刺激感,艺术品在那刻只等同于一个又一个高不可及的数字的话,拍卖会预览则是大家可以真正一饱眼福,近距离接触艺术品的大好机会。

在此,我要良心推荐一下,通常拍卖会的预览都会定在拍卖开始的前几天。预展期间,拍卖行会把所有即将拍卖的作品公开展示,你不仅可以亲自上手检查作品的状况,更可以和拍卖行的专家以及其他同来看展的人进行交流。虽然拍卖会上的艺术品不一定件件都如博物馆里收藏的那么珍贵,可小编总是很喜欢每一次去预展的机会。不只因为小编对于自己压箱底的存款有清晰的认识,知道去了拍卖现场也无法购买的这个残酷现实,更重要的是,每一次拍卖会预览对于小编来说都是与艺术品的零距离亲密接触呢。

不知道有多少小朋友和小编一样,在博物馆看到精美的艺术品都会有“靠近一点,再近一点”的冲动,无奈那条拦在面前的白线,总把艺术品和我隔在了天涯两端。所以说,对艺术品感兴趣的小伙伴们,不如把拍卖行的预展当作一个很好的学习场所,不断积累自己对艺术品的感官体验,这样远远好过于单纯从价格上对艺术品进行评判。

伦敦佳士得拍卖行展览

最后我们聊一聊出席拍卖会的着装吧。在我参加过的不下十场拍卖会上,并未看过穿着特别出格的来宾。正式休闲装(Smart Casual)是一个明智且安全的选择,毕竟这里不是刚刚结束的Met Ball。不过我曾听人说过一个有趣的搭配方式:开衫+长裤+时尚运动鞋。

开衫方便你在拍卖师喊出低价时能第一个毫无压力地高高举起手上的号码牌;长裤(尤其是有大口袋的)让你可以潇洒自如的掏现金买货;时尚运动鞋的用处则更妙,如果你突然改变主意不想买了,直接穿着它快速逃跑。好了,上面都是开玩笑,虽然小编在心里构想了这个狗血的画面之后笑了很久,不过还是要冷静地告诉各位小伙伴们,如何在拍卖会上“装”,其实就是四个字:保持冷静。可千万别一冲动决定买,下一秒又Say “No”。因为你只有在提交了个人基本信息,甚至有时要做相对的担保以后,才能参加拍卖。所以千万别拿自己的信用开玩笑哦!在此推荐喜爱艺术品,尤其是有可能会进行收藏以及购买的小伙伴们,去拍卖会预展上常看看,不仅收获大而且涨气场,这样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