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兰:芬格尔山洞之旅
据说苏格兰西高地被誉为世界尽头的冷酷仙境。第一次去苏格兰是参加大学里学联组织的活动,我们跟各国学生一起坐大巴,住青年旅社,经爱丁堡到格拉斯哥及高地,其中最令人难忘的是西部艾伦岛(Isle of Arran)上的一日游。记得我们一行四人租了自行车沿岛上唯一的公路骑行,一阵急雨中躲进路边茶舍,奶茶入口沁人心脾。雨后放晴天空又现彩虹,我们真正感受到空气如水晶般透彻,静谧唯有鸟鸣的神奇意境,十几年过去,那情那景至今回味无穷。

今年和亲友一起安排旅行计划,我们不由分说锁定了西部高地,计划线路的时候被一篇内赫布里底群岛(Inner Hebrides)的游记吸引,里面提到一个Staffa Tour不仅能亲临一个奇妙无比的山洞,还有机会看到鲸鱼海豚和海鸟,对与我们同行的几个已进入青少年期的孩子们,这简直是一个再适合不过的令人充满无限期待的探险旅程,当即决定目的地内赫布里底群岛。更为惊喜的是,朋友竟然又发现了一个令人跌破眼镜的事实,大名鼎鼎的作曲家门德尔松(Mendelssohn)就是因为在访问了那一山洞之后谱下了他最辉煌的一首交响乐《赫布里底群岛》(Hebrides),又称《芬格尔山洞》序曲(Fingal's Cave Overture, OP26),难怪乎芬格尔山洞如此受人追捧。

我们从英格兰一路北上,在兰卡斯特停留一晚后第二天便轻松到达罗蒙湖风景区,这里被称为通往高地的门户,第三天再绕经苏格兰最美之82号公路抵达以海鲜著名的小镇奥本(Oban)。一路过来除了湖水略显干涸和几阵疾风劲雨之外,大都是阳光明媚山清水秀,特别是在奥本我们还找到了那个闻名遐迩的绿蓬海鲜大排档,美美饱食一顿。晚上在小镇海边散步一边听门德尔松的交响乐,一边憧憬着这个即将被揭开真面目的神秘洞穴的各种扑朔迷离。

第四天便到了此行的重头戏——斯它弗岛一日游(Staffa Tour)。从奥本的渡口上船45分钟到达马尔岛(Isle of Mull)。之后早已在那儿等候待命的大巴把我们送到马尔岛的西南端渡口,尽管一路下小雨,我们还是没作任何犹豫顺着队伍就登上了去斯它弗岛的小船,随着风浪摇摆前进,地图上距离很近的一个小不点岛,居然用了半个钟头。就在我们被颠簸得快招架不住的时候忽然传来船长的声音:芬格尔山洞到了!众人一起涌向船边,风雨中举目四望,一个巨大的黑压压的岛屿正向我们靠近,眼前的芬格尔山洞在冷色调灰白云层的衬托下更显沧桑,威严四射。传说在这个无人岛上,当潮水进出山洞、浪花拍打着洞中石柱的时候,山洞便会发出响亮悦耳的声响,声闻数里。

然而,还没有从晕船反应恢复过来的我对大作曲家门德尔松1823年来此地一游的别样情怀已根本无心去体验了。岛上的瑟瑟风雨冷得我握紧拳头,脚下的岩石打滑,我一边担心同行人的安全,一边为还要再次经受半个小时的返程煎熬而心有余悸。我已经不清楚是怎样顺着台阶爬到了岛的最高处又如何一步一步从岛的边缘走到洞口观望。欣慰的是几个孩子们,风浪中被雨水浸个透湿,且并没有看见期待中的鲸鱼及海鸟,却没有一个抱怨老天爷的不公,依然快乐地相伴直到行程结束回到奥本。有人把苏格兰西高地比喻为世界尽头的冷酷仙境,如此看来这种体验怕是要和付出的代价成正比了。
从苏格兰返回后的第二天,我们送孩子去南部参加一个音乐夏令营,刚出发没有多久,车里的Classic FM(古典音乐频道)忽然响起一段熟悉的音乐:由低到高,象波浪一样滚滚而来,渐渐扩大,气氛紧张又令人期待,一时间又像乌云在翻滚,黑压压地直逼过来,高潮迭起的音符,分明是海上的大风大浪任海涛在冲击洞穴。之后音乐开始平静了,海鸥在飞翔,静谧中似乎听到了浪花拍打洞中石柱的声音……我们面面相对,一切尽在不言中,莫非这是上帝的安排?
原文来自微信公号:英伦新发现 作者:陈磊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