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Bristol】布里斯托:用塗鴉表達城市的態度

【Bristol】布里斯托:用塗鴉表達城市的態度

想到英國的歷史名城,或許你會想到約克、巴斯或者牛津,但你可能不知道,布里斯托曾經是英國第二大城市和英國最重要的港口,也曾經住着英國最多的貴族。如今,這份遠古歷史情懷與當代文化激情相遇,布里斯托成為英國最重要的塗鴉文化重鎮,這是一座叛逆的古城,特色鮮明卻不失優雅恬靜。讓我們一起走一趟塗鴉之旅,認識迷人的布里斯托。

布里斯托:用塗鴉表達城市的態度

走在市中心的公園大道上(Park Street),你很難錯過這幅大名鼎鼎的塗鴉作品《偷情者》,這是塗鴉教父班克斯(Banksy)作品,這幅塗鴉繪於布里斯托一家性健康診所的外牆上,沒有人知道班克斯是如何在幾乎是三層樓的外牆上畫出這幅作品。由於塗鴉的地點就在市議會旁,當年,市政府試圖要清除這幅塗鴉,但在布里斯托市民集體投票後,將其保留至今。

在這幅班克斯的著名塗鴉下方,則是1984年的塗鴉創作,創作者是布里斯托第一批塗鴉藝術家。他們在主街下方的小巷中作畫,黑牆上畫着立體且色彩搶眼的物體,在他們之後,布里斯托正式轉變為「塗鴉之都」。

繼續從小道往下走,這幅畫風十分類似班克斯的塗鴉其實是街頭藝術家JPS的作品,他的創作常引用許多電影中的人物、演員及卡通人物,用幽默詼諧、雙關語或扭曲的方式表現。

穿過市中心的大街,來到一間連鎖商業酒店,外牆上兩幅充滿童趣的塗鴉和現代化的建築物呈現強烈對比,藝術家在完成這幅塗鴉後拍下了作品,把照片曬到社交媒體上並寫道:「希望你不介意。」至於後續的發展則令人意想不到。酒店回應了藝術家:「當然不介意,我們很喜歡它。」兩年之後,酒店甚至主動邀請藝術家,再為酒店外牆畫下另一幅塗鴉。

繞過市中心的噴水廣場,有條看起來像是防火巷的窄道,穿過低矮的小拱廊,在兩排紅磚建築之中透着日光,這裡是最多人來認識布里斯托塗鴉文化的著名小巷。窄道中有各種不同畫風的塗鴉作品,有寫實的小動物、有狂放的動漫人物、有色彩鮮明的標語、有馬賽克的拼貼畫,也有突顯在牆上的小型雕塑。

走過地下道的圓形廣場,我湊巧碰上推着一整車噴漆罐和油漆的塗鴉藝術家,他們開心地和我打了招呼,並告訴我,他們準備開始創作。

布里斯托:用塗鴉表達城市的態度

走到Nelson Street,這裡的建築顯得較老舊,但在這裡更能凸顯當代塗鴉的生命力。一幅畫着戴圓頂禮帽、穿着西裝的銀行家正在往下倒著油漆,就像在這幢建築作畫一般。這是與班克斯齊名的街頭藝術家尼克·沃克(Nick Walker)所繪製。

而在這個戴着圓頂禮帽的紳士下方,則是一幅畫着布里斯托城市景觀和三名工人的塗鴉,這是來自紐約的藝術家1985年第一次到布里斯托所創作,他以紫色調畫出城市的地標和一座工業正在起步的城市地景。他的創作連帶影響了布里斯托第一批的塗鴉藝術家,這也是紐約和布里斯托亞文化第一次的成功交流。

塗鴉是創新藝術還是損害公物(Vandalism)?這樣的辯論持續幾十年依舊沒有定論,不同於在牆上塗上顏色,有些藝術家則用另一種「聰明」的形式來創作,他們把滿是髒污的牆刷洗出不同圖案,「或許塗鴉是不被允許的,但清洗建築絕對是合法的。」藝術家這麼聲明。

塗鴉這種獨特的視覺表達從一開始非法的,創作人必須躲躲藏藏的,到現在合法的,對經濟、文化或社會都有益處的藝術形式,街頭塗鴉的角色明顯發生了變化。2011年8月,英國最大的街道藝術計劃「See No Evil」,匯聚了70多名塗鴉藝術家共同在布里斯托市中心的一排建築外牆上創作,消耗了超過1萬支噴霧罐,動用了26副高空腳手架,320升乳漆。這條街現在被保留成為最著名的塗鴉街。「See No Evil」意指非禮勿視,這個藝術計劃被人們解讀為「對你們的罪惡視而不見」,就像對於街頭塗鴉在英國長久以來的辯論的大膽宣言。

這一趟塗鴉之旅結束在一間充滿文藝氣息的咖啡館外,這幅倒立的耶穌塗鴉也曾引起轟動,即使是拿宗教聖像開了玩笑,卻連基督教徒都欣然接受。而相對的則是一支玩絨毛玩具熊拿着燃火的汽油罐,對着三名手持着盾牌的警察,這是班克斯對於暴力的反諷作品, 延續了其一貫的黑色幽默。

從莎士比亞之於斯特拉福德,到簡·奧斯汀之於巴斯,再到班克斯之於布里斯托,一座城市的魅力就在於他孕育出的人們。是這些塗鴉藝術家,給了布里斯托獨特的樣貌。

布里斯托塗鴉藝術導覽

Where the Wall Bristol Street Art Tour

· 每周三、六、日上午11點

· 導覽時間約2小時

· 需提前線上預約,詳情可參考網站:

www.wherethewall.com/tours

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