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家庭和孩子沟通时使用频率非常高的10句话
我发现英国父母非常讲究和孩子的沟通方式,不管孩子此时多失控,我总感觉大人非常淡定,说话依旧有条有理。经过长时间的观察、思考和探讨,我总结了10句我觉得在和孩子每日对话中非常有用的语句,希望对国内的麻麻们也能有一定的帮助。

1. 我跟孩子说“不”,他从来不听?
试一试:用Stop而非No,用“停”而不要用“不”
小朋友调皮或者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的时候,很多人会习惯性的说“不”,你甚至可能会觉你的孩子对No已经有免疫力了。专业人士表示,经常使用命令性很强的No还会造成小孩的内心的叛逆。我发现姐姐和弟弟对话时,她也经常使用Stop,而不是No,因为姐姐学校的老师和孩子们相处的时候也经常使用Stop这个字。如果你是特别喜欢讲No的妈妈,试一试改用Stop,效果会显著很多。
2. 小朋友在外面不肯回家、耍赖,怎么办?
试一试:使用选择性语句"This or that?" 这个还是那个?
很多人应该都有经历过在公共场所看见熊孩子赖在地上不肯回家,或者要买东西。此时家长自然会觉得非常尴尬,硬拖硬拽的把孩子弄上车,说“再闹就不带你出门了!我以后再也不带你出来了?”
说这种话的人就是以前的我,自己气死,孩子也依旧大哭大闹。后来我问健康访问人员,我怎么从来没见过英国孩子那样呢,即使孩子大哭大闹,家长都很淡定的很快就搞定了。她跟我说你可以试试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在孩子气急败坏的避免硬碰硬,问他“你想回家后先玩玩具还是先吃饭?”“你觉得外面是在下雨还是晴天?”
试想一下,在这时候,如果你打岔:“呀,你看外面下雨啦。”熊孩子的反应很可能是看一眼,说“没有!”然后继续闹。如果你说:“我们要不要回家玩玩具去?”熊孩子可能看你一眼,说:“不要!”然后继续哭闹。而你如果使用选择问句,孩子常常会停下来,思考一下,回答你“是晴天”“我要先吃饭”,这样可以非常好地帮助他们缓解情绪,是一个很有效的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我觉得在孩子耍赖的时候非常有用。

3. 使用Good job/Good thinking/ Good eating等表示这一次做的很好,而尽量不要用clever真聪明这一类的词
西方教育非常注重和孩子对话是鼓励“成长型思维”(Growth mindset)的,比如使用“做得好”,表示只是针对这一件事情,这样在赞扬孩子的同时,无形鼓励孩子去思考下次怎么做得更好。
与之相反的是“固定型思维”(Fixed mindset),比如使用“你好聪明”,长期使用这样的词会让孩子潜意识认为自己聪明这个事实是自己成功的原因,从而不愿思考、创新。
和4、5岁孩子对话的时候,你可能会发现如果你对有的孩子说:“哇,你做得好棒,你是怎么做到的呀?”有的孩子可能会告诉你自己是怎么怎么做的,而有的孩子可能会说“哦,因为我聪明!”后者就是典型的固定型思维,认为自己的成功缘于自己聪明,而且前者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在告诉你自己怎么做到的同时也是又一次分析、思考的过程。
4. You can do it. 你可以做到的。
在孩子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多鼓励他们自己去做。从小尽可能多地鼓励他们自己去做一些事情,这样孩子大了,遇到困难也更加习惯去解决而不是寻求帮助。
5. How can I help? 我可以怎么帮助你?
鼓励他们自己做的同时也要让他们知道你很愿意帮助他们。在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可以鼓励孩子把这件事分成几步,能够独立完成的步骤鼓励孩子自己完成,而需要帮助完成的步骤可以问孩子,你需要什么样的帮助。这也是很好的提高孩子分析和思维能力的方式。
6. Tell me more.
孩子们都喜欢被关注,比如“说给我听听”这类的语句表达了你对孩子关注和对他说的事情感兴趣,同时这类语句不带有任何感情色彩和个人意见。在孩子说自己的事情的时候,尽量聆听而避免给予意见。鼓励他们自己表达、自己思考。
7. In 10 minutes….再过10分钟;It is time to….是……的时间了
英国家庭非常重视Routine,凡事都要按规矩来,如果偶尔不能按规矩来,父母之间都会事先“偷偷”商量,达成一致才可以。
是睡觉的时间了,是需要安静的时间了,是吃饭的时间了。使用“是……的时间”更好地强调了作息规律的重要性。每天有规律的生活其实也能够增加孩子的安全感。
当然在你说“是……的时间”了之前,使用“再过10分钟”“再过5分钟”这样的语句也是非常重要的。带孩子在游乐场玩,经常听见家长对孩子说“再过5分钟,我们回家。”这样在你说时间到了之前给孩子做好心理准备,到了该回家的时候孩子也会欣然接受。
8. What about…? 这样如何?这个怎么样?
孩子们可能会有很多的想法你觉得并不可行,家长在这时候可以尽量用商量的口吻,而非指令性的语句。
“你认为这个怎么样呢?”“我们这样做你看怎样?”鼓励孩子思考的同时,让孩子觉得父母在和自己交流,而非命令。也是一种转移注意力的方式。
9. What do you think? 你是怎么看的?
孩子们到了一定年龄就特别喜欢问“为什么”。这时候你可以用鼓励他们思考的方式问“你觉得呢?”很多事情都可以问问孩子的想法,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鼓励孩子思维的同时也增加了孩子的自信,长大以后更加愿意、勇于表达自己。这也是一个大人了解孩子内心的很好方式。
10. Please/Thank you/Excuseme和I love you. 礼貌用语和“我爱你”
最后不用说了,最基本的礼貌用语不离口,对于小孩子来说也变成一种习惯。请孩子帮忙的时候说声:“请……”
在孩子帮助了你后,说声“谢谢”。
当然不要忘了时刻告诉孩子我爱你呦!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