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er Rabbit】科學與童話的碰撞:彼得兔的誕生
可能很多人跟Lea一樣對「彼得兔(Peter Rabbit)」這個名稱並不是十分耳熟,但是一旦看到其圖畫形象,一定都會恍然大悟:「唔,原來就是這個小傢伙呀!」真是所謂的久見其人,不聞其名。

Lea和彼得兔的創作者碧雅翠絲·波特(Helen Beatrix Potter)一樣,童年時期都有過類似的卡通朋友。小動物於我們大多數人而言,是不折不扣的親密夥伴。雖然它們不會講話,可是和我們一樣有着豐富而細膩的心靈。他們陪伴我們,一點點學會了這個世界上最最單純而真實的生活法則。
但是一般的現象是,當我們長大後,他們便逐漸淡出我們的生活,角色的改變,及由原來的夥伴變成後來的寵物,更甚者降至跟我們沒有太大關聯的生物存在。因為我們隨着成長逐漸變得強大,也更適應社會生活,而他們依舊是那麼弱小無助,簡單單純。所以當我第一次認識到彼得兔,再結合時代背景了解了Miss Potter的生平,我震撼於她的卓爾不群,真的是由衷地敬佩她,對她的崇拜也真的可謂是五體投地。這個世界上,熱愛小動物的人很多,可是像波特小姐這樣,將它們當做朋友,當做事業,當做心靈貫穿一生的人,甚少!
當然,大部分人可能都跟Lea一樣,都是通過卡通知名品牌彼得兔(Peter Rabbit),才對其背後的創作者產生好奇。波特小姐 (Miss Potter)創作了非常多的角色,彼得兔是她創作中比較知名的一個角色。而讓Lea感到意外的是,波特小姐出身於英國一個中產家庭,自幼在家接受家庭教師的教育,沒有上過學,本就擁有維多利亞時代女孩所夢想着的一切,可她卻沒有走那尋常路線。

她最初的夢想是成為一名科學家,她畫過毛毛蟲的蛻變,畫過開花植物,畫過菌類,畫過文物,還做過孢子的研究寫過相關的論文,在生物科學領域的研究也相當深入。特別是在1897年,波特小姐向倫敦林奈協會遞交了一篇關於真菌繁殖的論文。但是由於當時的時代背景,科學院的紳士因為波特小姐的女性身份便粗魯地否決了她的理論。當青黴素的發現震驚世界時,官方才意識到當年的她在這一領域的原創性。時隔百年後的1997年,林奈協會正式發表聲明,為當年簡單處理她的論文公開致歉。
當時的她,遇到這令人氣憤的否決事件,果斷地放棄科學,但是並沒有放棄科學精神,轉而進入到童話創作中。那麼從何入手童話創作呢?她不斷回想自己身上的亮點。她想起自己1893年9月寫的一封信,那一天,她拿起筆給一個名叫莫爾的5歲小男孩寫信。給他寫什麼好呢?她的眼光落到家裡的彼得兔子身上。於是靈感來了,她寫道:「親愛的孩子,我不知道該寫些什麼,就讓我給你講一講四隻小兔子的故事吧,它們的名字叫弗洛普西、默普西、棉球尾和彼得······」她邊寫邊畫,四隻栩栩如生、神態各異的小兔子躍然紙上。這封信寫了八頁,穿插了十六幅小而生動的圖畫。她就是根據這封信,改編成The Tale of Peter Rabbit《彼得兔的故事》,出版後即成為現代圖畫書的開山之作。
她的作品,非常具有人生實景感,跳動着展現生活。她讓動物們互通郵件,小松鼠納普金給貓頭鷹老布朗寫信,希望贖回尾巴;牛頓爵士給托米勒烏龜寫信,討論可憐的費雪先生的婚姻前景······與同時代的兒童繪本作家肯尼斯·格雷漢姆、米爾恩不同,波特小姐以科學精確度描繪故事裡的動物、植物、花園和樹林著稱。

追根溯源,波特小姐她從小就立志當科學家,在它的童年時代,家教甚嚴,玩伴是家裡養着的小動物。敏感而豐富的心靈讓她輕而易舉地進入它們的世界,與它們無聲地交談。她觀察兔子怎麼跑,怎麼睡覺,怎麼用嘴巴和爪子,怎麼清理自己。她分析它們在攻擊與退縮時的骨骼結構和肌肉運動。她觀察兔子大膽而懦弱、好奇又易受驚嚇的習性,走投無路時甚至會往噴壺裡鑽的窘態。因此,她筆下的動物,每一個細節都真實而精確,這種真實和精確不僅體現在個性和行為上,連解剖學上的構造都完全精確。
在危險的真實里,波特小姐總是保持一種激情。她的「冷靜寫實」和「溫和超脫」,成為繪本童書飛翔的雙翼。科學從一個個猜想開始,然後才是科學論證。文學從一個個現實出發,不斷放射靈感的火花。這種變異,構成了波特小姐獨特的成功之路。把想象與現實、科學巧妙地融合,正是波特小姐卓爾不群的秘籍。文學裡的「精確科學學」一經發端,必呈現璀璨光芒,波特小姐就是一例。
自從1902年首次出版以來,「彼得兔」 系列故事便贏得了全世界孩子的心,至今已被翻譯成三十六種語言,銷售量以千萬冊計,英語國家的孩子們幾乎人手一冊,被譽為「兒童文學中的《聖經》。
波特小姐更是一位生活在所屬時代前面的女人,1903年,她預見到了將書中最受歡迎的形象做成專利的毛絨玩具的巨大市場潛力,於是,她將歷史最悠久的形象比得兔做成了授權玩具。不僅如此,她還為世人留下了令人震驚的故事、形象、藝術以及保存完好的生態景象,這些都是後人難以逾越的。雖然波特小姐一直是一個害羞、內向的人,但是她的一生是一個真正的傳奇!
推薦閱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