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奥斯卡”奥利弗奖:背后那个能演能导能撩妹的男人
随着奥斯卡奖的公布,英国的奥利弗奖也宣布了提名,除了大家热爱的“缺哥”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的《哈姆雷特》获得了最佳男演员提名之外,似乎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亮点,因为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是个什么奖。奥利弗奖可以说是英国戏剧界的“奥斯卡奖”,但英国的舞台剧离我们感觉很遥远,这样的奖项很难像电影奖那样让人有代入感。

奥利弗是谁?
为什么他在活着的时候就会有如此重量级的奖项以他命名?他到底做了什么?接下来小编就带你了解一下这位戏剧大神。
“戏剧之神”?不,人家可是舞台银幕通吃,能演能导的全能选手!
首先,说他只是戏剧界大腕或者是舞台演员就太小看他了。1907年出生的劳伦斯·奥利弗,从20年代开始便加入剧团开始了舞台演艺生涯。进入30年代,奥利弗得到了当时英国最有名的剧作家、导演之一的Noël Coward的青睐,逐渐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戏剧新星,也开始逐渐接触到了电影行业。之后,奥利弗就开始发挥他大神本性,走上了一发不可收拾的成功之路。
1939年奥利弗就凭借《呼啸山庄》中的表演拿下了自己的第一座奥斯卡小金人,第二年靠《蝴蝶梦》再获提名。1944年他自导自演的莎翁剧改编电影《亨利五世》也被提名无数,他第二部导演作品,1948年的《王子复仇记》更是成为了第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非美国电影,也是至今唯一一部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的莎士比亚剧。奥利弗自己也凭此片获得了最佳男演员的大奖。中国观众对这一部电影应该也十分熟悉,孙道临配音的“活着还是不活”独白可以说是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

由于他实在是太过强大,在1947年,年仅40岁的奥利弗就被英王乔治六世册封为骑士,成了英国当年最年轻拥有爵士头衔的演员。其实,除了在四十年代的大热,奥利弗一生中在不同场合获奖无数,简单的列举一下:
奥斯卡:获奖2次,提名13次
BAFTA:获奖3次,提名9次
金球奖:获奖3次,提名6次
旗帜晚报戏剧奖:获奖3次,提名3次
艾美奖:获奖5次,提名9次
另外1970年他还获得了终身爵位,此外受勋无数,加上各种终身成就奖和包括牛津大学在内的多个荣誉博士。死后还在西敏寺(又叫作:威斯敏斯特教堂)的诗人角获得了纪念石碑,与莎士比亚、狄更斯为伍。因为他在六十年代主持创立了英国国家剧院,并担任主席10年,伦敦国家剧院门口至今矗立着他扮作哈姆雷特的铜像。奥大神这一辈子可以说是把能得的荣誉都得了一遍,也难怪英国最权威的戏剧奖要用他来命名了。
奥利弗戏剧般的爱情之路
大神事业如此辉煌,作为人生赢家,他的爱情之路又是如何呢?
嗯,他结过三次婚,三位妻子都是演员。但是相信和小编一样,大家最关注的果然还是和他在一起20年的第二任妻子,费雯·丽!

女神丽不仅美,而且1939年26岁就靠《乱世佳人》中的郝思嘉成为了第一个获得奥斯卡最佳女演员的英国人,1951年又凭借《欲望号街车》横扫包括奥斯卡、BAFTA在内一片最佳女演员奖,论事业也不比大神差多少,可以说是才貌双全。
但是,这两位舞台、银幕巨星的爱情之路却远远说不上顺坦,他们的爱情始于不伦、终于绝望。他们在1937年出演情侣后很快坠入爱河,可是对于热恋中的二人来说,最大的问题是,当时他们两人都已婚了。之后的几年里,媒体将两人的关系作为公开的秘密来处理。直到1940年两人才各自离婚,终成眷属。此后,“奥利弗夫妇”可以说是英国最有名的“第一家庭”,在英美两国的舞台和银幕上呼风唤雨,合作了诸多大热剧目。
但好景不长,随着费雯·丽逐渐恶化的精神状态,两人的关系愈发紧张。天使丽的躁郁症、失眠和评论界对两人演技的不断比较(以及天使丽明显的劣势甚至因此引发的嫉妒)导致了两人的分歧,乃至分别出轨。两人恶化的关系也导致了很多演出和拍摄的中断甚至取消。
到50年代,丽的健康状况已经严重影响了她事业的发展,这也让奥利弗不堪重负,不断寻找新的合作伙伴与精神伴侣,在此期间两人多次争吵。据透露,有一次奥利弗在盛怒下把天使丽意外推进壁炉,导致天使丽撞到头部昏迷。而奥利弗却表示,“如果有下次的话,我可能会杀了她”。1958年,两人在形式上分手,在1960年“奥利弗夫妇”最终宣布离婚,宣布了一个时代的终结。奥利弗很快和新欢琼·普莱怀特成婚,从此背上了抛妻负心汉的骂名。而天使丽则继续与疾病抗争,直到1967年因为结核去世。
也许是因为天才往往是寂寞的,当两个天才凑在一起寂寞的时候,悲剧可能就会发生。
奥利弗与玛丽莲·梦露之间的小摩擦
前几年有过一部“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主演的电影《我与梦露的一周》,里面就详细描写了梦露在英国拍摄电影《游龙戏凤》时的故事。而影片中肯尼斯·布拉纳饰演的英国大导演就是奥利弗大神。

1957年,梦露为了摆脱好莱坞给她贴上的“性感花瓶”的标签,所以来到了英国制作新片。因而她找到了奥利弗来制片、导演和主演,希望他能够带领她走上新的方向。而奥利弗也想要开拓自己的非莎士比亚的导演之路,两人愉快地决定合作。
然而当梦露来到英国片场,一切并不像她计划得那么顺利。梦露当时十分沉迷演技的方法论,甚至还带了表演老师参与拍摄。这和奥利弗放任的导演方式严重冲突,奥利弗甚至当面对梦露说:“你只要性感就够了。”这对于希望演技受到认可的梦露来说,无疑是一大打击。她努力想摆脱的标签,似乎并没有因为新环境而改变,奥利弗愿意与她合作,似乎也只是因为她的名字能带来更多的票房。
于是梦露开始以迟到、不配合导演等方式开始抗议,而越是这样,奥利弗对她就越发蔑视。后来,曾在1953年舞台版中和奥利弗一起出演该剧的费雯·丽也来到片场,奥利弗表示梦露的表演应该像天使丽在话剧中的风格,两人的关系达到冰点。
所以,即使之后业界对梦露在此部电影里的表现大加赞赏,却改变不了因为不愉快的合作而导致影片的平庸。这次失败的合作可以说是两个人性格和理念的冲撞,同时也是戏剧精英和电影“灰姑娘”之间的阶级冲突。直到多年以后,记者问起已经去世的梦露,奥利弗仍然直言不讳地表示:“她是个‘碧池’。”
英伦戏剧走近身边
所以说“人无完人”,即使这样一位大神,也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也许正是因为他在事业上的成就,导致了他与身边女性之间的问题。但是,这也同样不能掩盖他作为二十世纪英国戏剧界最闪耀的明星的事实。如今每年一度的劳伦斯·奥利弗奖就是最好的证明。即使英国的舞台好像离中国观众们很远,但随着英国戏剧演员不断登上英美两国的银幕,很多优秀的演员也已经被我们熟知。比如与“卷福”竞争奥利弗奖最佳演员的马克·里朗斯今年就凭借《间谍之桥》中的表演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
而且,最近随着西区音乐剧《歌剧魅影》、英国国家剧院的《战马》、NT Live录影版电影和皇家莎士比亚剧团的《亨利四世》、《亨利五世》纷纷进入中国,英国悠久的戏剧传统和当代的舞台艺术似乎也逐渐开始吸引国内的观众。相信在不远的将来,英国舞台剧也会逐渐走到我们身边,而我们也可以像讨论奥斯卡影片一样谈论奥利弗奖的戏剧了。
推荐阅读: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