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旅拍、Vlog 拍攝神器:適合新手入門的5款微單相機推薦

旅拍、Vlog 拍攝神器:適合新手入門的5款微單相機推薦

  • 新手購買微單要考慮什麼
  • 英國最暢銷的5款微單相機推薦

微單相機的英文是Mirrorless Camera,意思是沒有反光鏡的相機。和單反不一樣,微單相機沒有反光板和五稜鏡,所以體積和重量比單反相機小很多,更加便攜,翻譯成“無反相機”更準確一些,“微單”二字是索尼公司在中國註冊的商標名稱,這兩個字被消費者廣泛接受,同時也被消費者廣泛誤解,認為微單是“微型單反”,一定比單反便宜,其實不一定哦。那麼微單和單反畫質哪個更好呢?這一點很難說,無論微單還是單反,質量都有高有低,應該具體型號具體分析。

圖片來自photofans.cn

微單因為輕便,所以更適合新手入門。人們在購買相機的時候,往往覺得重量是一個小問題,然而絕大部分攝影愛好者放棄的原因都非常簡單:拿不動了。那麼卡片機(數碼相機)更輕便,適不適合新手入門呢?當然適合,不過入門後想要進階有困難。因為卡片機不能外接鏡頭,無法根據拍攝對象的不同更換不同的鏡頭,專業度就會差很多。總而言之,如果你是一個新手,又希望在攝影方面深入提高,那微單是最合適的。

視頻分辨率

分辨率決定了拍攝視頻的清晰程度,新出的機型紛紛進軍4K,老機型往往最高就1080p。

對焦速度

相機最迷人的點就是對焦,“對焦處如刀鋒鋒利,焦點外如奶油化開”,這句攝影界的名言是無數人有智能手機但依然買相機的理由。如果對焦太慢,想拍的如奶油化開,不想拍的如刀鋒鋒利,精彩瞬間轉瞬即逝,那就扎心了。拍攝vlog更需要對焦速度,否則當你進入鏡頭時你有一段時間是模糊的,會加大後期剪輯工作量。邊走邊拍時如果相機對焦不給力,你會發現你的臉一會兒清楚一會兒模糊。

是否支持 wifi 傳輸

照片滿了需要導入硬盤,照片需要放進電腦做後期,照片要發朋友圈等等,都需要傳輸。Wifi 傳輸是最方便的,不用導線,不用硬盤。有的甚至都不用按鍵,只要事先設置好共享,相機電腦手機照片同步更新。

有無電子取景器

相機後面基本都有一個屏幕,可以看到鏡頭中的畫面,也可以進行一些操作,這個屏幕不是電子取景器。電子取景器是一個覆蓋着透鏡的小孔,眯着眼睛往裡看能夠看到鏡頭中的畫面。室外光線足的時候那個大屏幕看不清,如果沒有電子取景器,那就只能盲拍了。電子取景器比電子屏幕像素高很多,能夠看清更多細節。電子屏幕和實際拍攝畫面在色彩、亮度、對比度方面會有一些偏差,有可能看着挺好拍出來卻一般,令人大失所望。但電子取景器所見即所得,不會傷害新手們脆弱易放棄的心。

是否智能防抖

相機如果不防抖,按快門時手一抖,畫面就糊了。拍vlog畫面也會晃的令人頭疼,傳到網上肯定所有觀眾都在留言說太抖了,即便你的內容再有趣也很難有人願意訂閱你的頻道。智能防抖,值得擁有。相機不防抖想不抖怎麼辦?可以搭配有防抖功能的鏡頭使用,或者買一個穩定器。

有沒有翻轉屏

拍別人拍景物不需要翻轉屏,但如果要自拍,翻轉屏就有大用啦。現在很多微單帶有專屬app,下載到手機中可以通過手機查看鏡頭中的畫面,可以把手機當翻轉屏來用,不過又拿相機又拿手機的自拍可太麻煩了。

微單推薦

翻轉屏有兩種,一種向上翻一種側面翻,二者各有利弊。向上翻的自拍時看屏幕也就是看着鏡頭,畫面自然。側面翻看屏幕時眼睛向一側瞟,容易拍出斜眼效果。不過向上翻的相機無法在上方外接話筒,需要再購買話筒支架固定在側面,成本和重量又增加了。側面翻的就可以在上面接話筒了。

為什麼要接話筒?室外錄製vlog時環境音非常嘈雜,噪音很大。外接一個專業話筒可以摒除噪音,並讓你自己的聲音清晰。Vlog博主都會外接包着毛毛的那種專業降噪話筒。

機身重量

相機越沉,用一次就放一邊吃灰的概率就越大。

完美的相機是不存在的,關鍵看自己需要的是什麼。如果你不自拍,那翻轉屏就沒有必要。如果1080p不能滿足你,那就一定要買能拍4K的。電池記得多買幾塊哦,微單非常費電,微單玩家們基本都是4塊打底。

在英國亞馬遜上,最熱銷的微單基本都來自索尼,“索尼大法好”不是白說的。下面就按照上面總結的要點為大家逐一分析高人氣微單的性能:

Sony A6000 Interchangeable Lens Digital Camera with SELP1650 Lens Kit(索尼A6000+SELP1650鏡頭套機)

Sony A6000 微單推薦

購買鏈接

最高視頻分辨率:1080p

對焦速度:以快速對焦聞名於全行業,擁有黑科技4D快速對焦。焦點鎖定也特別棒,在快速移動的畫面里也能牢牢鎖定視頻主角,讓主體人物始終保持清晰。

支持 wifi 傳輸,而且還有一觸分享神技能,只要用手機或者平板碰一下相機,照片就傳過去了,前提是手機和平板支持NFC。不支持也沒事,在手機上下載專用app,拍的照片在手機上同步共享。可以通過手機控制拍照,可以通過手機查看鏡頭中的畫面。

有無電子取景器:有

是否智能防抖:否

有沒有翻轉屏:無

重量:285g,超輕~

其他優勢:每秒11張高速連拍。

索尼A6000+ SELP1650鏡頭套機組合在全世界都很受歡迎,特別適合新手入門。SELP1650鏡頭內置光學防抖,彌補了索尼A6000沒有防抖的缺憾。16mm廣角到50mm焦段非常實用,涵蓋了人像、日常、靜物、風景等多種拍攝需求。重量116g,小巧便攜。誠然,這是一款入門級鏡頭,攝影高手當然可以列舉出一大堆畫質更好的鏡頭,但比SELP1650+A6000更加實用的,非常少有。

Sony Alpha 7 II(索尼A72)

購買鏈接

最高視頻分辨率:1080p

對焦速度:4D快速對焦。還有增強型混合自動對焦,在疾馳的賽車中鎖定對焦車輛。支持眼控對焦,能夠自動在畫面中識別眼睛並對焦。

是否支持 wifi 傳輸: 支持。下載專屬app可實現照片即時共享,還可以用手機操控相機,在手機上看鏡頭畫面。

有無電子取景器:有

是否智能防抖:鏡頭防抖和五軸防抖。五軸防抖是一種高階的防抖科技,能夠識別不同情況下的抖動並針對性的防抖,可修正使用長焦鏡頭時的搖擺抖動、使用微距鏡頭時的位移抖動以及夜景拍攝時的旋轉抖動,全能且智能。相機有五軸防抖,那就算是“穩了”。

有沒有翻轉屏:無

重量:550g

其他優勢:自定義按鍵,可按照使用習慣定義按鍵功能。內置多種拍照模式,多種風格濾鏡,風格百變。

Sony Alpha 7 III(索尼A73)

Sony Alpha 7 III(索尼A73)

購買鏈接

最高視頻分辨率:4K

對焦速度:4D快速對焦,眼控對焦。

是否支持wifi傳輸:支持。下載app實現照片同步分享。

有無電子取景器:有

是否智能防抖:鏡頭防抖+五軸防抖

有沒有翻轉屏:無

重量:582g

其他優勢:電池電量大,一塊頂別人兩塊。快門可靜音。可以手指觸屏放大再對焦,操作簡便。10張每秒高速連拍。

Canon EOS M50 Compact System Camera (佳能M50+ EF-M 15-45 mm f/3.5-6.3 IS 防抖鏡頭套機)

佳能微單相機推薦

購買鏈接

攝影愛好者和專業攝影師大多喜歡索尼,但美妝博主大多喜歡佳能。因為佳能色調偏粉,小姐姐拍出來更漂釀~佳能M50是佳能微單的人氣冠軍。

最高視頻分辨率:4K

對焦速度:佳能相機使用“CMOS片上雙核對焦”,速度不如索尼的4D對焦。記錄日常沒問題,抓拍高速運動就不如索尼啦。多種對焦方式可選:眼部對焦、面部追蹤定焦、點部對焦和區域對焦,在觸摸屏上就可以操作,非常簡單。

是否支持wifi傳輸: 支持。也支持NFC和藍牙。

有無電子取景器:有

是否智能防抖:5軸防抖

有沒有翻轉屏:有,側面翻轉。

重量:黑色351g,白色354g

其他優勢:每秒10張高速連拍。大圖像感應器,背景虛化效果好。暗光拍攝噪點低。自動亮度優化功能,有效改善畫面過暗或者過曝,逆光拍攝顯神威。使用濾鏡會讓照片的畫質降低,M50內置數碼優化,可對加濾鏡後的畫質進行補償。M50的人像模式小姐姐們用了都說好,直接在液晶屏上可以操作亮度、膚質等美顏參數,比手機拍完了用美圖軟件修的更真實、更高級、更有質感。

這款套機由佳能M50微單相機搭配EF-M 15-45 mm f/3.5-6.3鏡頭,這款鏡頭自帶IS防抖系統。15-45mm焦段又有大廣角又有中長焦,拍遠景宏大開闊,拍全身像顯腿長,拍人物近景和靜物背景有虛化效果。總之是灰常的實用啦~而且重量也很輕,只有130g。

Olympus OM-D E-M10 Mark II Kit(奧林巴斯OM-D E-M10 Mark I二代套機)

微單推薦

購買鏈接

最高視頻分辨率:4K

對焦速度:在觸摸屏上確定焦點,操作簡單。

是否支持wifi傳輸:支持。可以用手機控制相機。

有無電子取景器:有,而且是OLED取景器,高級貨,236萬個像素點,超級清晰真實。

是否智能防抖:5軸防抖

有沒有翻轉屏:無

重量:342g

其他優勢:外觀復古有質感,自帶的濾鏡也都超級好看。這台相機可以拼接圖片,也可以疊加圖片。能夠拍出光的軌跡,可以製作拼圖、合成圖像、光繪塗鴉,還能拍攝星軌。自帶剪輯功能,方便製作簡單的Vlog。防水防塵,內有超聲波除塵系統。智能系統可以根據拍攝環境自動調節拍攝模式。

這款套機搭配的是M.Zuiko 14-42 mm鏡頭,小巧輕薄,是典型的“餅乾鏡頭”,重量僅有93g。拍攝物體邊緣鋒利,幾乎無色差,微距拍攝細節清晰動人。

對於攝影新手來說,什麼才是最重要的呢?不放棄才是最重要的。好機器只是好作品的條件之一,如果一開始沒能拍出滿意的效果不要輕易放棄,努力提高構圖、用光、後期等技巧,一定能拍出驚艷大作~ 

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