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Eton College】伊顿公学,作育英才,传道是楷模

【Eton College】伊顿公学,作育英才,传道是楷模

说起伊顿公学(Eton College),小编情不自禁就会将它和“绅士”、“贵族”、“学霸”等名词联系在一起,坊间有这样一个说法,若是成功进入伊顿就读,基本就表示一只脚已经迈入了剑桥牛津的大门了,可见这一座剑桥摇篮真是震古烁今显耀当世啊。这里总共造就了二十位英国首相,还培养出了演员汤姆·希德勒斯顿、埃迪·雷德梅恩这等绝世男神,以及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贝尔·格里尔斯,所以,这绝对是一所神奇至极的学校。

学校校徽

伊顿公校校徽

它的校徽是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代表英格兰王室的狮子纹章和代表法兰西王室的百合花徽章以及下方三枚衬着黑底的银色百合。使用两个王室的标志只因当时建校者亨利六世同为英法两国的国王;而黑底代表永恒,银百合代表圣母玛利亚。

学校历史

1440年,亨利六世在英格兰温莎,泰晤士河的河边创立了伊顿公学,最早仅为70名贫穷学生提供免费教育,作为进入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预备学校,在17世纪伊顿声名大噪后,却逐渐成为英国一所贵族学校,因为在伊顿工学就读的学生的成绩都十分优异,学校每年250名左右的毕业生中,70余名进入牛津、剑桥,70%进入世界名校。被誉为英国王室、政界经济界精英的摇篮。于是乎贵族子弟都以能够进入这所学校为荣,争相入学,从而整个学校笼罩着一种高贵的氛围,平民子弟反而可望不可及,最终逐渐变成一所等级森严,仅面向贵族子弟开放的学校。

威廉王子入学

这所学校只招收13至18岁的男生,每名住校生一学年(三学期)的学费和住宿费大约是30000英镑。近年来,尽管很多英国私校都从以前的男女分校纷纷改为男女合校,但伊顿仍保持男校制不变。这所私立寄宿制的男子中学目前有约1400名13至18岁的学生,都是由中学读到大学预科的男孩。因为每年在伊顿公学就读的海外学生中有很大一批来自中东和阿拉伯国家,学校还任命了一位伊斯兰阿訇,以满足这些学生的宗教需求。

教学特色

伊顿学生现在也参加英国中学的GCSE和ALEVEL水平考试(升入英国名牌大学的主要途径),成绩几乎都是优秀。与其它学校比较,伊顿的教学有其独特之处。

1. 独特教材

课堂

伊顿也会使用为中学统考编写的教材,但他们只用一半时间就教完了。余下的一半时间,由系主任自己选择增添其他教材。每年9月开学时,各系主任已制订好独特而细致的教学计划,发给每个老师和学生,学生还可以在计划之外再选学更多的知识。

因此,伊顿学生除了要参加统考外,还必须参加“伊顿考核”,考核在每年12月进行,它的难度可比中学统考要难得多多。伊顿学生几乎都能通过统考,却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通过伊顿考核。如果一位学生不幸连续几次都没有通过伊顿考核,那他就必须转学了。同时,伊顿考核决定着下一学期的分班,在升学时,如剑桥国王学院等,会更看重伊顿考核展示的学生质量。

2. 分班教学

教材

考入伊顿的学生基本都是尖子生,但不等于每个学生的天分、特长、爱好都一样,“分班制”就是为了避免成群教育的粗略。学校从每个学生考入伊顿的第一个成绩起,在英语、数学、法文等每一学科下分别分出等级(班),一般14级,较小的学科相应减少。

它与传统的分快慢班不同,一个学生不是被笼统地归在快或慢的班里,而是根据每一科分在不同的班级里。如进入某一科第一班的学生,即证明他在该科目上已经有了超强的天分和能力,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我学习机会。而14班则相反,证明学生在该项目上天赋和能力较弱,缺乏自学能力,就需要老师加倍细致、耐心,必要时还要进行一对一地个别辅导。

对学生而言,并不会因为被划入“低班”而自暴自弃。因为一个学生这科在14班,另一科也可能在1班,其间的差异,反而凸显出自己的优势,成为让自己“全面优秀”的动力。同学之间也会注意到每个人各有千秋,你是“数学天才”,我是“文学博士”,增进互相尊重和友谊。每年通过伊顿考核,前几名会升入更高班,每次“提升”班级,学生都得到更上一层楼式的鼓励,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严格着装

伊顿公学还以古老传统和非常特别的校服而闻名。学生们只有在每天下午和体育课上才能穿自己的衣服,其余的时间都要穿校服——正式的燕尾服。学校希望他们将来能够成为真正的绅士,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绅士的养成首先就要从衣着上开始。伊顿公学为不同职位的学校职工,不同等级的学生、不同荣誉的获得者设计了不同的服装。传统的伊顿校服是白色衬衫加圆领扣、配上黑色的马甲、黑色燕尾服、长裤和皮鞋。单单这套行头就要700英镑,加上配套的成打衬衫、领带等,装扮一个伊顿人,至少要好几千英镑,这可不是普通工薪家庭可以负担得起的。

伊顿校服

等级制度在这里表现十分广泛,但最重要的等级区别不是来自于社会、家庭背景,而是学生自身成绩。在黑色燕尾服中,有一些带披风的,那是国王奖学金获得者的标志(伊顿校服最早是乔治三世去世时人们为悼念他而穿),他们吃饭的菜单也和普通学生不同,不过每年全校全额国家奖学金的名额只有20个。

有些穿不同颜色马甲的,是伊顿5年级的“明日之星”,他们是从所有获奖者中选出的佼佼者。如果配有银色扣子,则代表最高级别的优秀学生,他们有权参与学校政务。若是你遇上了一位身着亮蓝色马甲灰色长裤的话,那么恭喜你,你正和一个特级优等生擦肩而过。

毕业礼

通过这些日常服饰上的变化,突出竞争中优胜者的地位,使他们理所当然地鹤立鸡群,让学生充分体会优胜者的优越感、荣誉感。校长、教务长、舍监和各学科负责人,也有不同的黑色学袍,稍微正式的场合,学袍一穿,犹如宫廷朝服,也是等级分明。

严苛的招生条件录取原则

伊顿原则上是面向公众招生,但能够入学的学生要符合“财”、“才”二字才行。据统计,英国每400名男孩中,只有一名能进入一般的公学读书,但要进入伊顿公学的,则每1500名男孩中才有一人,而每年报考伊顿公学的学生有1000余名,通过严格考试和面试后,仅录取250多人。

正式入学考试的年龄是13岁,但会要求在入校的前两年,也就是在学生11岁的时候参加一个资格考试,考试内容超级广泛,包括天文、地理、数学、文学等各个方面,共100道题,学生需在20秒内完成一道题,考试完毕便立刻公布成绩,通过笔试和面试以及其它各项指标来综合评判学生的水平,真可谓是万里挑一。有些英国的名门望族为了让子弟能进入伊顿读书,每当有男婴出生,便凭"出生证"向伊顿公学报名排队,希望到孩子长到12岁时能够入学,不过校方表示,面试预约已经排到了2017年。而对于一些中低产阶级的家庭而言,学生每年三万多英镑的学费,着实令人望而却步,所以“贵族”实际已变成“昂贵一族”的代称。

英女王来学校参观

伊顿公学,全世界最显赫的贵族子弟学府。自1440年亨利六世创建以来,已有573年的历史。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它不仅是一个贵族男校,而且更被称为“世界级精英人才的摇篮”,英国众多皇室子弟和历史名人曾在伊顿公学攻读过。对于这样一所“战绩辉煌”的学校,小编表示膝盖已碎,想想自己十三岁还在池塘里抓泥鳅的场景,伊顿学生已经准备走上了人生巅峰了,你说这人和人的差别咋这么大呢?

推荐阅读:

那些英国王室成员读过的学校

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