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邦利
【Eton College】伊頓公學,作育英才,傳道是楷模

【Eton College】伊頓公學,作育英才,傳道是楷模

說起伊頓公學(Eton College),小編情不自禁就會將它和「紳士」、「貴族」、「學霸」等名詞聯繫在一起,坊間有這樣一個說法,若是成功進入伊頓就讀,基本就表示一隻腳已經邁入了劍橋牛津的大門了,可見這一座劍橋搖籃真是震古爍今顯耀當世啊。這裡總共造就了二十位英國首相,還培養出了演員湯姆·希德勒斯頓、埃迪·雷德梅恩這等絕世男神,以及站在食物鏈頂端的男人——貝爾·格里爾斯,所以,這絕對是一所神奇至極的學校。

學校校徽

伊頓公校校徽

它的校徽是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代表英格蘭王室的獅子紋章和代表法蘭西王室的百合花徽章以及下方三枚襯着黑底的銀色百合。使用兩個王室的標誌只因當時建校者亨利六世同為英法兩國的國王;而黑底代表永恆,銀百合代表聖母瑪利亞。

學校歷史

1440年,亨利六世在英格蘭溫莎,泰晤士河的河邊創立了伊頓公學,最早僅為70名貧窮學生提供免費教育,作為進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的預備學校,在17世紀伊頓聲名大噪後,卻逐漸成為英國一所貴族學校,因為在伊頓工學就讀的學生的成績都十分優異,學校每年250名左右的畢業生中,70餘名進入牛津、劍橋,70%進入世界名校。被譽為英國王室、政界經濟界精英的搖籃。於是乎貴族子弟都以能夠進入這所學校為榮,爭相入學,從而整個學校籠罩着一種高貴的氛圍,平民子弟反而可望不可及,最終逐漸變成一所等級森嚴,僅面向貴族子弟開放的學校。

威廉王子入學

這所學校只招收13至18歲的男生,每名住校生一學年(三學期)的學費和住宿費大約是30000英鎊。近年來,儘管很多英國私校都從以前的男女分校紛紛改為男女合校,但伊頓仍保持男校制不變。這所私立寄宿制的男子中學目前有約1400名13至18歲的學生,都是由中學讀到大學預科的男孩。因為每年在伊頓公學就讀的海外學生中有很大一批來自中東和阿拉伯國家,學校還任命了一位伊斯蘭阿訇,以滿足這些學生的宗教需求。

教學特色

伊頓學生現在也參加英國中學的GCSE和ALEVEL水平考試(升入英國名牌大學的主要途徑),成績幾乎都是優秀。與其它學校比較,伊頓的教學有其獨特之處。

1. 獨特教材

課堂

伊頓也會使用為中學統考編寫的教材,但他們只用一半時間就教完了。餘下的一半時間,由系主任自己選擇增添其他教材。每年9月開學時,各系主任已制訂好獨特而細緻的教學計劃,發給每個老師和學生,學生還可以在計劃之外再選學更多的知識。

因此,伊頓學生除了要參加統考外,還必須參加「伊頓考核」,考核在每年12月進行,它的難度可比中學統考要難得多多。伊頓學生幾乎都能通過統考,卻不能保證每個人都能通過伊頓考核。如果一位學生不幸連續幾次都沒有通過伊頓考核,那他就必須轉學了。同時,伊頓考核決定着下一學期的分班,在升學時,如劍橋國王學院等,會更看重伊頓考核展示的學生質量。

2. 分班教學

教材

考入伊頓的學生基本都是尖子生,但不等於每個學生的天分、特長、愛好都一樣,「分班制」就是為了避免成群教育的粗略。學校從每個學生考入伊頓的第一個成績起,在英語、數學、法文等每一學科下分別分出等級(班),一般14級,較小的學科相應減少。

它與傳統的分快慢班不同,一個學生不是被籠統地歸在快或慢的班裡,而是根據每一科分在不同的班級里。如進入某一科第一班的學生,即證明他在該科目上已經有了超強的天分和能力,教師要給學生充分的自我學習機會。而14班則相反,證明學生在該項目上天賦和能力較弱,缺乏自學能力,就需要老師加倍細緻、耐心,必要時還要進行一對一地個別輔導。

對學生而言,並不會因為被劃入「低班」而自暴自棄。因為一個學生這科在14班,另一科也可能在1班,其間的差異,反而凸顯出自己的優勢,成為讓自己「全面優秀」的動力。同學之間也會注意到每個人各有千秋,你是「數學天才」,我是「文學博士」,增進互相尊重和友誼。每年通過伊頓考核,前幾名會升入更高班,每次「提升」班級,學生都得到更上一層樓式的鼓勵,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

嚴格着裝

伊頓公學還以古老傳統和非常特別的校服而聞名。學生們只有在每天下午和體育課上才能穿自己的衣服,其餘的時間都要穿校服——正式的燕尾服。學校希望他們將來能夠成為真正的紳士,俗話說:人靠衣裝,佛靠金裝。紳士的養成首先就要從衣着上開始。伊頓公學為不同職位的學校職工,不同等級的學生、不同榮譽的獲得者設計了不同的服裝。傳統的伊頓校服是白色襯衫加圓領扣、配上黑色的馬甲、黑色燕尾服、長褲和皮鞋。單單這套行頭就要700英鎊,加上配套的成打襯衫、領帶等,裝扮一個伊頓人,至少要好幾千英鎊,這可不是普通工薪家庭可以負擔得起的。

伊頓校服

等級制度在這裡表現十分廣泛,但最重要的等級區別不是來自於社會、家庭背景,而是學生自身成績。在黑色燕尾服中,有一些帶披風的,那是國王獎學金獲得者的標誌(伊頓校服最早是喬治三世去世時人們為悼念他而穿),他們吃飯的菜單也和普通學生不同,不過每年全校全額國家獎學金的名額只有20個。

有些穿不同顏色馬甲的,是伊頓5年級的「明日之星」,他們是從所有獲獎者中選出的佼佼者。如果配有銀色扣子,則代表最高級別的優秀學生,他們有權參與學校政務。若是你遇上了一位身着亮藍色馬甲灰色長褲的話,那麼恭喜你,你正和一個特級優等生擦肩而過。

畢業禮

通過這些日常服飾上的變化,突出競爭中優勝者的地位,使他們理所當然地鶴立雞群,讓學生充分體會優勝者的優越感、榮譽感。校長、教務長、舍監和各學科負責人,也有不同的黑色學袍,稍微正式的場合,學袍一穿,猶如宮廷朝服,也是等級分明。

嚴苛的招生條件錄取原則

伊頓原則上是面向公眾招生,但能夠入學的學生要符合「財」、「才」二字才行。據統計,英國每400名男孩中,只有一名能進入一般的公學讀書,但要進入伊頓公學的,則每1500名男孩中才有一人,而每年報考伊頓公學的學生有1000餘名,通過嚴格考試和面試後,僅錄取250多人。

正式入學考試的年齡是13歲,但會要求在入校的前兩年,也就是在學生11歲的時候參加一個資格考試,考試內容超級廣泛,包括天文、地理、數學、文學等各個方面,共100道題,學生需在20秒內完成一道題,考試完畢便立刻公布成績,通過筆試和面試以及其它各項指標來綜合評判學生的水平,真可謂是萬里挑一。有些英國的名門望族為了讓子弟能進入伊頓讀書,每當有男嬰出生,便憑"出生證"向伊頓公學報名排隊,希望到孩子長到12歲時能夠入學,不過校方表示,面試預約已經排到了2017年。而對於一些中低產階級的家庭而言,學生每年三萬多英鎊的學費,着實令人望而卻步,所以「貴族」實際已變成「昂貴一族」的代稱。

英女王來學校參觀

伊頓公學,全世界最顯赫的貴族子弟學府。自1440年亨利六世創建以來,已有573年的歷史。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它不僅是一個貴族男校,而且更被稱為「世界級精英人才的搖籃」,英國眾多皇室子弟和歷史名人曾在伊頓公學攻讀過。對於這樣一所「戰績輝煌」的學校,小編表示膝蓋已碎,想想自己十三歲還在池塘里抓泥鰍的場景,伊頓學生已經準備走上了人生巔峰了,你說這人和人的差別咋這麼大呢?

推薦閱讀:

那些英國王室成員讀過的學校

分享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