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乳腺癌史影響學齡女性心理健康
眾所周知,乳腺癌史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也因為其發病率、致死率都不低使得不少女性談虎色變。對於家庭曾經出現過乳腺癌患者的女性,從臨床而言,各國都認為屬於高危人群,在中國,有家族史的乳腺癌患者占到10%-20%,因此,各國都建議由家族史的女性能提前做基因檢測,以便及早發現乳腺癌。而近期最新的美國兒科科學研究顯示,家庭中如果曾有較高比例的女性曾罹患過乳腺癌,不僅在生理上患乳腺癌的幾率更高,處於青春期的女孩在心理上會表現出更多的憂慮和擔心,從而影響其身心健康。

這個2015年10月19日在兒科領域發表的名為「伴有家族乳腺癌史的學齡少女的心理調整研究」的課題,選取了超過800個年齡在6-13歲的少女,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觀察組的少女家族都曾有過一定比例的乳腺癌史,對照組的少女家庭則沒有成員患過乳腺癌,並且心理狀況評估為健康。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少女心理和健康行為進行長期監測,以此觀察這個家族病史的經歷是否會對這些少女產生心理影響。
研究顯示,來自於有乳腺癌家族史的家庭少女並沒有表現出比來自於健康家庭的少女更差的心理調適能力,她們在心理調整和健康行為上的水平是一致的。但是,唯獨在對待癌症的自我感知和發現上,兩組對照數據分別是38.4%和13.7%這說明觀察組中那些有過乳腺癌家族史的少女在對待癌症問題上顯得更為焦慮。而這種兒童或青少年階段的焦慮會導致有風險行為的大量增加,如抽煙和喝酒。更為重要的是,其母親不自覺的憂慮和擔心會同時影響到女兒,而這種影響不可估量。
作者指出,這個發現對於提前進行基因測試是非常重要的。並且強調這個調查不僅對於有女兒的乳腺癌患者有一定意義,而且對那些」Pre-vivor」的媽媽(意思是沒有患過乳腺癌,但家族曾有過乳腺癌病人的媽媽們)能幫助其女兒獲得最佳的心理疏導幫助,從而大大減少罹患癌症的風險。
推薦閱讀:
最新评论